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583章 哎呀,大家都是老演员啦,别紧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3章 哎呀,大家都是老演员啦,别紧张

以李倓带兵打仗,平定叛乱,稳定四方,保住千万人性命的功德,又掌握了军权,想要马上弄死王铸并且让其他人闭嘴,也是可以办到的。

但一个人的威信不是无限的,哪怕是皇帝,也不是无限的。

要不然李世民还过的那么克制?

要不然李隆基前期威信为什么那么高?

威信这个东西,说直白一些,就是大家都服你。

认为你在这个位置上,大家跟着你都有饭吃,而且会吃的越来越好。

有一部分人横跳都没关系,还有一大部分人支持就可以。

这就是一个关键所在。

政治的核心不在于你有权力就能为所欲为,也不在于你的行为正确与否,而在于你的行为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大部分人支持你的前提是认可你,有了这个先决条件,你就有了威信。

如果你再有名正言顺的权力,那办很多事就可以相当顺利了。

如果只有权而无威信,可以下达命令,却无法保证大家伙为你卖命执行。

李倓当然有权力。

人事权、兵权、财政权,都在手里握着。

他当然也有威信,毕竟临危受命,挽大厦之将倾。

核心的问题就在威信这里。

权力保证你发号施令,威信保证你发的命令人们愿意去执行,但威信有一个极限值。

每当你发号的施令错误一次,你的威信就会弱一分。

例如杨广刚登基的时候,权力和威信都是巅峰。

那为什么短短十几年,隋朝完蛋了?

原因很简单,杨广将自己的威信一次次掏空,最后众叛亲离。

再近一点的例子有李隆基。

历史上的李隆基,从有了杨玉环开始,威信开始慢慢下降。

天宝年间之所以能维持十几年,完全靠他的余威。

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心里不服他,很多政令是无法贯彻下去的。

无法贯彻下去的时候,就只能用李林甫来锁死朝堂上下的行政,包括言论,以此来强行推动。

这样做的后遗症是巨大的。

而当安禄山叛乱的那一刻,李隆基的威信被打击得荡然无存。

这件事说明,就算一个皇帝曾经将一个国家推到了巅峰盛世,他也不能随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乱来。

不但不能乱来,而且还要如履薄冰。

因为一旦稍有不慎,威信的折损将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积累,什么时候爆炸,谁都无法预料到。

李倓的目光收回到王铸身上,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权力和威望,立刻马上砍了王铸,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什么。

可他不打算这么做。

自从他做了皇帝,感受到了无上权力之后,他反而开始没日没夜提醒自己克制。

他杀了很多人,每一次杀人的时候,他都感觉到内心有一只凶兽浮现,仿佛要冲破那个牢笼,张牙舞爪。

每当那个时候,他就亲身体会到汉武帝、隋炀帝等人那种往下坠落的快感。

那种快感中有令人着迷的沉醉。

刚开始,你以为你是在为正义杀人,你也的确在为正义杀人,在肃清一切阻碍国家进步的阻力。

可到了一定的地步,你无法再分辨出哪些是真正阻碍国家进步的阻力,哪些是在唤醒黑暗和麻木的良知傲骨。

你作为皇帝,不能像百姓一样非黑即白,非善即恶。

所以,李倓很痛苦,他内心时常觉得皇帝不好做。

眼前的局面更难,比打仗更难。

要解眼前的局,只有一条路:抢占道义的高点,让反对者无话可说,再在道义的制高点去搞物理消灭。

“王卿的政绩,朕是看在眼里的,魏州今年修建了三座渡口,每一座渡口都能容纳船只三百只以上,连刘尚书都说,若无魏州的三座大渡口,清河、沧州的军备补给将会少一半,卿的功劳,朕时刻都记在心里。”

皇帝的语气温和而儒雅,令人如沐春风。

说完后,大殿内那紧张的气氛也在一瞬间变得缓和了许多。

你看看,你看看,还是圣人说话好听,还是圣人随和。

圣人不仅会打仗,对待臣下也非常走心。

这就是重视人才啊!

我们不跟着这种君主干,我们跟随哪种君主干?

在接下来短暂的时间里,大殿内大多数人内心不约而同达成了一致:这些新政背后一切都是朝堂上几个跳梁小丑一样的奸臣在蛊惑圣明的君主!

那这几个跳梁小丑是谁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左相元载!

其次是杨国忠那条天天吃屎的狗!

接下来还有什么靠着投机倒把上来的杨炎,趋炎附势的刘晏,结党营私的杜甫。

在他们看来,那个杜甫表面老实,其实在扬州开设大学的时候,就存在私心,借此机会培养朋党。

当然,少不了李白那个草包。

最可恨的就是鲜于仲通那个畜生、禽兽!

当众人内心达成一致后,再看王铸的眼神,已经从尊敬变得崇敬。

王铸俨然已经从这一次反对吏改的前锋,变成了意见领袖人物。

方今矛盾已经如此激化,甚至众人联合将鲜于仲通打了一顿,又和杨国忠闹得不可开交。

即便如此,王铸在朝堂上三两句话,就让圣人动容,甚至欣赏。

这种气魄和才情,试问大唐谁还比得过?

连王铸也感受到周围人看自己的目光更加炽烈,一时间,他全身热血沸腾,豪气干云。

“臣愚钝,幸得圣人垂怜,许臣以魏州刺史,臣才有机会施展寸薄之才,略有一点政绩,但在这朝堂之上,与其他人相比,远远不足。”

王铸情真意切地说着。

至少表面听起来情是真的,意是切的。

王铸刚说完,人群中的杨国忠似有所感,他抬起头,看见圣人正在看自己。

圣人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一样。

杨国忠立刻心领神会,他跳出来,问王铸道:“哦,什么不足呢?”

“嗯?”

“你刚才说远远不足,是什么不足呢?”杨国忠眨巴眨巴眼睛问道,一脸憨厚老实的样子。

“例如……”王铸顿了一下,“例如我并未能帮清河反击叛军。”

杨国忠顿了一下,显然辩论具体的事务,他脑子有点不够用。

于是李倓继续温和地说道:“王卿言重啦,那不是你这个刺史该做的,这并非卿之过。”

“对啊,那不是你该做的,你到底有什么不足,说出来我们听听。”杨国忠一副老子今天盯死你的架势,嘴角还扬起三百六十一度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