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9年10月建立新中国后,李胜国名副其实的成了广田县的一把手,他紧紧跟随新中国的脚步,努力建设发展广田县。
他和广田县原来的县长郭明怀经过几次商讨,最终决定依据县城的周边地貌和需求,由政府出资开办了小型的水果罐头厂和坚果炒制厂。
因为周边多是山林地段且雨水充足,所以在50年春季到来的时候,李胜国就委派多人在农科院,其他地界的果园购买了大量的果树苗,辛苦的运回来种植在周围的村子周围,由村民们精心伺候,几年过去,这些存活下来的果树也开始大量挂果,看着今年的水果罐头厂就能转亏为盈。
在50年的人口统计中,李蔓萍一家人的户口就又重新登记到了县城的铺子里,变成了县城户口。
没办法,以前想着可以兼顾县城的铺子和家里少少的耕地,也想着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民和工人,军人是最安全的身份,想以农民的身份度过那段时期,谁知实行起来这么困难,只好放弃那不切实际的想法,老实的在县里待着。
谁知道在53年春左右,周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了,无偿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所以国家领导又发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李蔓萍家少少的土地完全不符合和其他村民互助合作的要求,就和大伯和小叔家组成了小型的合作团队,勉强也能支应过农忙。
因为去年新政府开始推行各工业企业的公私合营暂行条例,在二伯的动员游说下李家几兄弟无奈的积极响应,将自家的两个铺子从私人所有转变成了和政府共同经营,即是所谓的公私合营。
当然店铺名字也从李家粮铺、李家裁缝铺,变成了国营粮食商店和国营裁缝铺。
现在她爹娘已经不能说是店铺的老板了,成了店铺的帮忙经营,领取固定工资的员工,靠工资养家糊口。
她的父母和大伯也从农民转变成了领工资的工人。
不过她爹李义兴还能每月领取固定的赎买补偿,直到几年后终止。
大伯娘娘家的小工厂在老爷子的干预下也首先响应,李蔓萍私下觉得肯定是大伯透露了什么消息,不然唐家大舅不会愿意的。
唐家大舅从几十号人的小工厂老板,唯一决策人变成了国有小企业主管生产的经理,每月领取工人职位相符的工资,当然也有几年工厂总资产的百分之五的定息。
不过几年后工厂就彻底属于国家公有,与唐家大舅无关了,他也就成了彻底的工人阶级,只能领取工资。
当然他还可以一直在里面继续任职,直到他不愿意做了,甚至还有一个待定的工作名额,这是国家对于这种私有小工厂和平赎买后的补偿之一。
虽然有种种补偿,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愿意,特别是一些靠铺子养家的私人个体户,本来挣得就不多,现在合营利润分薄,养家都困难了。
可惜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从刚开始的自主自愿到后来的半强迫,短短两年间已经全部是公私合营店铺了。
当然也有没有变化的工作,比如医院的医生,比如警察局的警员们。
“爹,娘,我回来了。”
李蔓萍回到裁缝铺子,冲着忙碌的爹娘打了招呼后就去了后院,打了水洗过脸后,她就主动的帮忙。
因为成了国营的商铺,帮人裁剪制作衣服裤子有了固定的价格,所以生意好了很多,有时候会忙不过来。
“你马上就要毕业了,去写作业吧,这里不用你帮忙,我和你爹很快就好。”
杨琴看着婷婷玉丽的闺女,舍不得她来帮忙,赶紧叫她忙自己的事。
“娘,没关系的,我们就快考试了,现在作业已经很少了,在学校就完成了。”
李蔓萍没听杨琴的,看她爹已经画好了线,就接过来三下两下的将整块布料剪成了需要的布片。
就这样一个人按本子上的肩背腰围记录划线,李蔓萍询问后利落的下剪刀,再交给杨琴缝制,很快就把明天别人要的服装制作叠好。
“慢慢,你想清楚上什么大学了吗?我去问过了,现在好的学校不止在沿海一带,其他地方这两年新建的也不错。”
李义兴以前上学多是私塾和老牌学院,后来出国留洋了一年,花费太大家里也有点撑不住,看情况实在不成他就回来啃老了。
再说那时候国内国际的局面都已经开始混乱,以他文人的清高性子明显他齁不住,干脆回家接手了家里的产业,在家人的庇护下平安过活。
一眨眼他儿子都去大学读书了,闺女眼看也要去外地上学长年在外,寂寞的他他想再培养个小号了。
记住晚上可以和媳妇商量一下,才两个孩子有点少,可以再生两个,反正他能养得起。
“你是女孩子,可以去河南中医进修学校学中医和北京协和医院学习西医知识,或者其他医科大学也可以,还可以去福建,山东师范学院和东北师范学院,毕业后好找工作,出来就是医生和老师,都比较轻松适合。”
李义兴是经过深思熟虑考虑过的,学校专科张口就来。
李蔓萍看着她爹越说越上头,想到她爹说的学校,不是要拼命学拼命背就是未来不太好的,她赶紧打断她爹的异想天开。
“爹,我想去农业大学,你知道的,我对种植和改良感兴趣。”
李蔓萍说着还冲她爹眨了眨眼,她有金手指可用,为什么不尽量掌握更多知识,和她的金手指互相配合,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点改变呢。
至少在饥荒的时候可以产出很多的粮食,也能活命更多的人。
李义兴看懂了闺女的眼神,想到那个默认只长草的神奇空间,顿时就不说话了。
好吧,她闺女的确更适合去农业学校,他不多言了。
杨琴没注意到父女两个挤眉弄眼的传递小秘密,听到李蔓萍想去农业学校,皱了眉头。
农业大学就是和田地打交道,累人还磨人,她觉得不太适合娇养的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