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南国国都丽城,洛玮微啼金井阑,卷帷望旭如云端。
城中处处呈现一派,初夏盎然的景象。
鳞次栉比,发荣昌达的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
街道两旁的旷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沿街都是高立的善贾楼台,入眼处都是,各个木质上品的,烫金大字匾悬。
挂在高门之上,各色各样的镂空花雕,木艺栩栩如生。
非富即贵的公子哥们,潇洒的行走在,铺满石砖的宽阔街道上。
满街嘈杂的喊卖之声不绝于耳。
身处于这座古老又繁华的城池中,是丝毫感受不到,外界那些争斗纷乱的气息。
人人熏香整面,风流倜傥相交甚欢,恍若在温柔乡中,醉生梦死一般。
萧夏冷眼闲心的行走其中。
手中拿着一物,另一只手中,拿着一个肉包子啃了一口。
不曾想,这古代的包子味道,倒是极好。
溜达半日,该了解的尽数于胸,接下来就是该她出手了。
不过有那么一点,萧夏甚是疑惑。
没想到,这古代小姐闺名,竟也叫萧夏,这世上竟会有这般巧合的事?
这着实太巧,萧夏并不相信,不过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说起来,这古代萧夏,芳龄十六,乃是南国王爷萧意的长女。
本该是个享福的命,奈何这少女身世颇惨。
听闻,她竟是萧王爷,当年在外征战时,与一民间女子结合所生下的。
后战事纷乱二人分散,直到十几年后,萧王爷才将那仅活的女儿寻了回来。
父女久别重逢,也算喜事一桩。
怎奈不惑之年的萧意,早已经娶妻生子,膝下另有一子一女。
而且萧王爷不似南国人风流多情,多年来只娶了一房妻子,府中一个妾侍都没有。
这突然多出了个女儿,家中主母兄妹怕是会多有不悦。
孤女独身接下来的日子可想而知。
然而这些还不算什么,最为要命的是,那萧夏被找回来时已经十三岁了。
竟然呆呆傻傻言语不清,口含指吮,满嘴流涎!
目光呆滞,毫无慧智可言,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般。
王爷府生活了三年,外人不知其处境几何。
但是知道那王爷弱智小姐,年方十六,却只有四五岁孩童的智商。
世人皆以此为乐,茶余饭后,颇具谈资。
而今丽城中,关于那王府傻子千金的事,各茶楼酒肆,更是喧嚣尘起。
事情要从五日前说起。
听闻南国边境突生动荡,莫名有他国军队逼近演练。
这兵临城下,南国皇帝自然寝食难安,遂派出自家皇兄武安王萧意,领兵前去查探。
要说起武安王萧意,此人不喜吟诗弄墨,独爱舞刀弄枪,熟读兵法谋略,是名不可多得的将才。
少年时征战在外,领兵杀敌,杀伐果决,颇具盛名,是南国仅有的武将之一。
奈何家国重文轻武,一身抱负也渐偃旗息鼓,雄心难存。
此次出发,其带上了长子萧亦朗同行。
再说说这世子萧亦朗,王府上下除去萧王爷,只余他一人没有芥蒂。
以兄长之态对萧夏关爱有加,颇具真心。
亲厚的两人都离开了,那弱智小姐,也不知从哪儿听来了消息,说是父亲兄长,此去有险。
五岁孩童智商的她,哪里能想到那么多,竟独自一人偷偷跑出府去,只想要去提醒和保护父兄。
一直到萧意萧亦朗等人探查回来,那弱智小姐却失了消息,杳无音信。
这不,武安王府这些天,一直四下张贴告示。
布文悬重赏,誓要找回那失踪的王府小姐。
只是众人心中难免猜想,那小姐的智商只有五岁,又孤身一人在外,恐怕早已凶多吉少咯!
如今萧夏手中拿着的,正是那张贴的告示,上面画着的画像,和如今的她如出一辙。
思忖间,又朝着一处走去,只是那一方昏暗破旧,不似街道繁华富丽,倒更像是那些乞丐聚集之地。
萧夏善于倾听,更善于倾听百家之言。
正所谓神有神道,鬼有鬼途,不同之人有不同的门道。
行乞之人分散于各处,他们有意无意间,听到的消息可也不少,她怎会错过。
待她走后,几道街口过去一个拐角,走出来一个男人。
那人身量高大,浓眉星目,望着萧夏离去的身影,面色古怪。
而此人,正是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