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还不是一般的大。

有的人想当官,有的人想发财,有的人就想到处钻去探险,有的人立志要做到千人斩万人斩,而也有的人就想平平静静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事实上,躺平这个词儿绝对不是后来在什么时候才兴起来的,而是亘古有之,而且是永远占着大多数的这么一种行为,或者说思维。

不管在哪个年代,随遇而安的人都是大多数。我们常常说泯然众人矣,这个众人,就是大多数。

在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所谓士的思维影响下,我们向来是乐于造反的,视平庸为不耻。

或者是希望别人都平庸,都老老实实的,让自己去取而代之。

于是,生命就在于折腾,甚至毋宁死,也确实造就了那么多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故事,但不管怎么说,平凡才永远是大多数。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不管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都得埋到土里等着慢慢腐烂。

哦,现在加急了,直接烧成灰,连腐烂成肥的机会都没得了。

所以这里面就出来了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命题,什么是幸福,或者说什么是快乐。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但不管怎么差异,终归会有一个大多数和几个小少数,这个大多数往往就是平静,平安,或者贪心一点儿,带上亲人的平静和平安。

世界其实是唯心的,任何事情和任何人事实上都没有任何关系,你关上门,它就再也不存在了。

于是大多数人更愿意关上门过自己的安生日子,屋不用大适居就行,钱不用多够用就行,不用为抚小养老发愁,可以和至亲至爱相护陪伴,足矣。

安安静静的,平平安安的,慢慢品味人生当中每一个节点的快乐和惊喜,和至亲至爱一起慢慢老去。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幸福。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延续不断,和这个大多数的众人有着不可取代的关系,指望着那些蹦的欢的不大可能,估计早早就断完了。

把这个概念缩小,缩小到一城一地,缩小到一个集体,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如果一家公司一个厂里的每一个人每天都在琢磨着取而代之,它还能存在多久呢?

我们用三十年从无到有建起来了完整的工业产业,我们的农民用三十年的辛苦保障了工业的建立社会的发展。

依靠的,或者说依仗的,就是大多数的平庸之辈。

如果把现代的这些学生也好工人也好社会精英也好,把他们放到那个年代去,别说建立工业,农业都给你毁没了完事儿。

先辈们披荆斩棘披肝沥胆不畏艰难排除险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结果就换来了精英皆废物的这么一个结果。

也只用了短短三十年,而且这个废物群体还在迅速的不断扩大当中,向平民扩散。

孰是孰非自有评说,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体,总是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最后把一切交给平凡。

每一个集体,都是由大多数甘心平凡的小人物支撑起来的,没有谁都行,没有他们肯定不行。

“吴大姐。”张铁军笑着叫了一声,快步过去和吴大姐握手:“孩子毕业了吧?家里都好不?”

“都好,这几年日子过的也好,都是托了老板你的福气。俺家小子毕业了,丫头还有一年,我都叫他们好好学,往咱们公司考。”

“可不能硬来呀,还是得给孩子一点空间,看看他们自己想干什么,强扭的瓜不甜。”

“不扭,我就是这么一说,想干什么还是让他们自己定吧,我和他爸也就这么个样子了,能管他们个穿衣吃饭,别的也管不了。”

“只要身体好,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强。”

“对,老板你这话说的对劲儿,我也不多想,就盼着他们健健康康的就行,别的随他们折腾吧,反正岁数也还小。”

“原来那些老人现在还有多少留在这的?”

“哎哟,那可不多了,原来我们第一批三十几号人,现在还留在这的算上我也就是五六个了,都分出去了,扩的快哪都缺人。”

“你没想着换个地方?”

“没,可不折腾,现在这日子我依足,隔几年前去哪敢想去?可不琢磨那些个没用的,在这离家又近便。

你们是过来吃饭的吧?”

“嗯,对,带他们三个过来吃个饭,我也是有日子没吃过咱家食堂了。”

“这扯不扯,赶紧坐,坐吧,都是干净的。净听我老婆子瞎扯了,吃饭要紧,我去给你们打饭。有啥忌口没?”

张铁军也没拒绝吴大姐,带着罗庆贺和方玲方颖就在大厅随便找个地方坐了下来,四下里看了看。

这些老大姐自带热情劲儿,打饭就是她们表达热情的一种方式,也不累,要是拒绝了反而不好,到时候东想西想的。

这个时间离饭点儿还有一会儿,食堂里人不多,主要都是集体打饭的人员,像安保基地,医院,酒店还有体育场那边,都是打回去吃。

不过集体打饭是只管在班的,不在班的就得自己过来吃了。

培训学校那边不打饭,那边有自己的食堂,也是归大食堂这边管理运营。

不过学校里面的食堂是定时营业,有些赶不上的就跑这边来吃,价格都是一样的。

食堂对外大厅那边要比内部这边热闹的多,已经是人头攒动了。

“没有忌口。”张铁军解开西装扣子坐下来,给三个人介绍了一下:“这是公司的内部食堂,那边拐过去是食堂对外的营业部。

这边有食堂,医院,培训学校,酒店,安保公司和服务公司等等几个大单位,到时候看看你们想干哪一块。

不用多寻思,感觉想干什么就去,不行再换,总能找到合适的岗位。”

“我还选啥呀?”罗庆贺笑着说:“我就是个厨子,就炒菜呗,要是改行那考票的钱不是白花了嘛。有没有能学这个的地方?”

“有,咱们培训学校也有厨师班,”张铁军点点头:“是专门给自己培养厨师的地方,你可以去跟一段时间。”

“和那边一样不?”

“不一样,那边其实感觉就是扯淡的,一千八百块钱一共也没摸到几次大勺,这边都是以实操为主。”

“那行,那我先学一段时间,现在感觉差不少呢,在那边确实啥也没学着,就跟着瞎扯了,又是分肉又是刻土豆花的。”

“那我俩呢?”方玲问了一声。

“明天带你们过去,看看你们想干什么吧,自己选,咱们这边岗位还是挺多的。”

“学点有用的,”罗庆贺对方玲说:“服务员还能干一辈子?有这个机会就好好学学,学个本事。”

“干服务员用学不?”方颖问张铁军。

“服务员也得学习,”张铁军点点头看了看她:“不管干什么里面都有技巧,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行为举止包括说话都需要学。”

方颖吐了吐舌头:“那我啥也没学过,不也在饭店干了这么长时间了嘛。”

“那不一样,现在庆贺要是自已开个饭店,你和你姐去帮忙的话,也能支起来,但是如果你想做好做大,那就得学了,明白吧?

摆个地摊什么都随便卖,卖货就行,开个小卖店就得学会算账了,你要是开一家超市那必须得学会供销存得会记账。

要是开个大商场呢?好几层楼好几百员工,你管得过来吗?会不会管?明白了不?不管干什么差不多都是这么个意思。”

“那你说干这些的都专门学过呀?我咋不信呢?过去那时候去哪学呀?”

“那是用时间用错误学出来的,那个时候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试错,慢慢的积累经验,现在能行吗?

除非你是自己干,自己创业,干好干坏和别人无关,但是上班就肯定不行,你起码得懂,得会干才行,然后再从工作中实践。”

张铁军点了根烟,给她们讲了一会儿服务行业,从个体户讲到规模型的大饭店大酒店,讲里面的差异和标准。

至于罗庆贺这边,实在是没什么好讲的,厨师就是把菜做好,那个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苦练,辛苦加上天赋。

罗庆贺还是有点天赋的,在做菜这方面,不能说多但是也够用。

“来了来了,等久了你们。”

吴大姐带着几个食堂的小姑娘把饭菜送了过来:“刚才这个红烧鱼还没好,等了下,快吃吧,是不是都饿了?”

“今天多少个菜?”张铁军接过筷子问了一声。

“今天哪?荤的九个,素的得有十二个。十二个还是十五个来着?汤是三种,甩秀汤,海带汤和素烩汤。”

几个小姑娘好奇的打量张铁军他们几个人。

食堂每天吃饭的人很多,包括下面一些公司的经理总经理,但是吴大姐帮着打饭的这还是头一回,她们肯定好奇呀。

吴大姐现在是大食堂内部餐厅这边的主管,已经是干部岗了。

“行,你们忙吧,这些够了。谢谢啊。”张铁军给罗庆贺方玲方颖递筷子:“吃饭吃饭,吃完饭再说,我是真饿了。”

“不要钱哪?”方颖拿着筷子大眼睛四处寻摸着小声问了一句。

“这是内部食堂,只要在这边上班的都不要钱,随便吃管饱,不浪费就行。浪费会罚款。”

“这么好啊?那,那要是不想在这吃能带走不?”

“打包的话就得花钱了,不过只收成本价儿,还是要比外面的饭店便宜不老少。”

“为什么带走就得花钱?”

“那要是不收钱还了得?那不得几天就给我吃垮呀?不少人家都是四五口六七口人,我能养得起吗?”

“那给成本你还不是不挣钱?”

“那也没亏呀,就当给大家伙的福利了,你说是不是?”

这个打包收成本的规定还是李娜和金晶她们几个人定的,就是发现总会有人多打多占拿回家去。

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复杂了。

不是所有人你对他好他都会感恩,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你越是对他好他越是不满足,总想占更多的便宜。

“吴大姐,那几个人是谁呀?还得你给帮着打饭。”

“你们来的晚不认识,那个大个子是咱们老板,最大的老板,这食堂酒店都是他盖的,他家里的生意。记着点。”

“咱们老板不是那个胖子吗?”

“什么胖子胖子的,胖子是你能说的?死丫头。小胖子……我都给你带偏了,张总是二老板,也是老板。

咱们大老板也姓张,平时都在京城,现在一年也难得回来几趟,今天能见到都是你们运气,我都有阵子没见过了,他还记着我呢。”

“他都不管哪?”

“平时都是金总李总她们管,他不管,以前还在柳园住的时候到是经常来吃饭,现在也没功夫回来了。

你们好好干,将来调到京城去当个管理经理什么的,兴许就经常能见到他了。”

“他就在京城管着那边呗?”

“那边他也不管,咱们食堂这边就是金总管着,全国都是金总管。老板哪有那个时间管这些小事儿?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啥呀?为什么呀?”

“和你们也说不清,以后没事多看新闻报纸,说不上哪天就看明白了。都去干活去,这个闹挺,就是活少了我看。”

小姑娘们一哄而散,嘻嘻哈哈的也不怕主管,工作氛围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管做哪一行,凝聚力都是一个相当关键的东西,员工有了凝聚力才会热爱这个集体,产生荣辱与共的思维。

但是凝聚力这个东西到底怎么才会产生,这是一个千古迷题。

首先,肯定不是拿制度能要求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这东西只能自然而然的从员工的意识当中产生,没有办法往里塞。

后来那些老板天天早会晚会喊口号,占用大家的时间搞团建,屁用没有,该散花还是散花,也没见哪个搞出来过。

其实这东西怎么说呢?不外乎良好和善的工作氛围,公平平等的晋升机制和良好优越的工资福利待遇。你得先给才行。

说白了就是换,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来了就有了,换不来也不用强求,那咋的估计也不好使,把公司给他都白扯。

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是永远也养不熟的。

慢慢的培养,慢慢的淘汰,最终就会拥有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了,而且这东西只要一旦成了型,就会自我进行循环。

一切的开始都是能够让员工安心舒适的工作。

今天扣人家工资,明天占人家假期,后天牺牲员工利益换单子,每天想方设法的想少给点,你还凝聚个锤子哦,聚个医疗单差不多。

吴大姐是了解张铁军的,一大份红烧带鱼摆在张铁军的面前。

红烧带鱼海带汤,炸丸子,木须肉,这都是张铁军的最爱,百吃不厌的那种。蕃茄炒蛋也算。

上辈子张铁军跑销售那几年,吃过东北四省到华北华中所有城市的蕃茄炒蛋,简简单单营养充足还管饱,还不用担心有问题。

再怎么不卫生,再怎么高科技,鸡蛋就是那么个鸡蛋,还能注射点东西进去?

至于带鱼,那是一种习惯,他小的时候物资匮乏呀,啥也没有,什么都是定量的。

那个时候带鱼和明钛鱼,海带,腐竹这几样东西是常年供应的,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经常吃到的美食。

而且它也确实好吃,深海鱼嘛,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不管怎么做都好吃。

海带这个东西也是相当鲜美的,但是要做得好才行,油要大,比如用五花肉和豆腐一起炖,炖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

张铁军吃饭的时候一般不会主动说话,而且不管吃什么都会让人感觉他吃的贼香,就特别有食欲那种。

一般来说和他一张桌子吃饭,怎么也能多吃个半碗一碗的。

他不说话,罗庆贺他们三个就也不大敢说话了,闷头吃饭,小声的嚓嚓。

方颖说菜做的比罗庆贺做的好吃,海带汤都比他炖的好喝。

这罗庆贺能服吗?那肯定不能。

“你也不看看这里放了多少东西多少料,那能不好吃吗?要是在五星我这么弄老板不得打死我?我多放两片肉他都能嘟囔好几天。”

“你们那饭店我感觉高汤都没有。”张铁军接了一句。

“没有。”罗庆贺摇摇头:“那玩艺儿我都只是听说过没见过,去哪弄去?老板能舍得?那玩艺儿就是大骨汤是吧?”

“这么说也行,这个也没有说非得用什么不用什么,一般用大骨头的多一点儿。”

“你会熬不?”

“会一点儿,用猪大骨和整只鸡一起熬,小火慢熬一直到把骨头和鸡煮烂,不能加盐和味精,可以加一点香叶,不能放胡椒和大蒜,大料这些。”

“那得煮多长时间?”

“五六个小时吧,慢慢熬呗。”

“那什么也不加放不坏吗?怕是放不住哦。”

“放不住。”张铁军点点头:“就那么在火上一直熬着,边熬边用它就不坏,停了火的话,像这种天气,有两三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就臭了呗?”

“嗯,就坏了不能用了。”

“那我怎么听说人家做卤味的一锅老汤能传好几代?”

“你也说了那是卤汤,那东西重盐重味重料,再说还要一直反复的进行烧开,传几代人很正常的事儿。”

“就是不用放那它也得坏呗?”

“那肯定的,什么都怕放,一直用就没事儿。”

“这个是老汤煮的呀?”方颖夹着块海带问。

“嗯,这边的汤都加了高汤,人多用的多,不怕放坏。”

几个人闲聊着吃完了饭,张铁军和吴大姐告辞,带着三个人去了酒店。

也没特意给他们开房间,直接就到了上面,在杨雪她们占的那一层给找了两个空房间。

“杨雪,你给他们安排两个房间,然后一人给拿两千块钱先用着,带她们去买点生活用品换洗衣服这些。”

“叫我啥?”

“咋的两天没见脾气还上来了呗?名字都不能叫了?”

“那我不管,你都没叫过她们全名,凭啥这么叫我呀?不平衡。”

“她们都是三个字儿,就你是两个字儿。行吧行吧,雪姐~,雪姐↗↘。行了不?”

杨雪哈哈笑起来:“信球,叫出来一身鸡皮疙瘩,麻了麻了,受不了这个。你就不能正常点儿?叫我声姐吃亏呀?”

“赶紧去办事儿,嘻嘻哈哈的。这边有事儿没?”

“就几份文件也不急,我放你办公桌了。”

“哥。”张倩钻了过来:“你咋两天才回来呀?出门都不带我。”

“哥。”龙灵雨跟在后面。

两个丫头都在寻摸打量着方玲和方颖姊妹,有一种淡淡的危机感在滋生。嗯,可以理解为有那么点吃醋的意思。

“这是罗庆贺,这是方玲和方颖,她俩是亲姐妹。他仨是来咱们培训学校学习的,先在这住一晚,明天安排过去。

正好,你俩带他们三个去逛逛街吧,买个箱子,买点生活用品换洗衣服这些,看看还没有别的啥需要的。”

“你不去呀?”方颖看着张铁军。

“我有事儿,要看几份文件,你们跟她俩去吧,等回来再说。”

杨雪回她屋里拿了钱出来,给罗庆贺和方玲方颖一人分了两千。

这个年头都是现金消费,身上随时都要带着现金才行,这次出来就杨雪跟出来了,带钱的事儿自然也就落到了她头上。

“太多了。”罗庆贺看向张铁军。

“拿着吧,不怕多就怕不够,在这边学习这段时间你们又没有来源,和我不用客气。”

“那我等上班了再还你。”方玲看了看罗庆贺,对张铁军说了一句。

“不用,也没有多少的,等以后有机会了请我吃饭吧。你们就跟着她俩去,这边商业街还是有点逛头的。”

张倩和龙灵雨就带着三个人下楼去了。

张铁军去了办公室看文件,两天时间攒了一小垛在那,都得批阅。头疼。

看了一会儿,周妈把电话打了过来:“铁军啊,你回来啦?怎么不回家来呢?”

“妈,我这攒了不少文件要看,今晚就不过来了吧,明天来。”

“那也行,管着来不来的你也没个电话,真是的。那明天来家吃晚饭。”

“行,我明天回来吃晚饭。”

周妈电话放下,周可人的就打了进来:“你在酒店哪?”

“你打住,前几天才干了的,今天老实点儿吧。”

“我又没说要干啥,真是的。”

“你现在真得小心点儿,咱们稳一盘,好不?等十月底以后有三个月了再得瑟。”

“那前你又不回来。”周可人撒娇。

“年底要回,怎么年底也得回一趟……对了,今年说是全家去海南,你去不去?不去呀?”

“去,敢不让我去。去了你还敢和我一起呀?那么多人。”

“想的别的,等孩子生了就好了。”

“后悔了。”周可人在那边捶枕头:“你还在沈阳待几天?”

“两三天吧,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嗯。”周可人挂了电话。她在周妈家,也怕被谁给听见,特别是周可心。周爸周妈她到是不怕,知道就知道了呗。

正常来说好像这个女的有了外遇情人啥的,都不怕自己父母知道,甚至还能光明正大的带着回娘家。真事儿。

一百个丈母娘里起码得有六成帮女儿打过掩护,剩那四成是因为离的太远帮不上忙。哈哈

时间就在翻阅文件当中过去,不知不觉的天色就已经黑了下来。

酒店和周边的楼已经全都亮了起来,路灯,边廓灯,洗墙灯,装饰灯,从酒店一直亮到了步行商业街那边。

这个时间段的南运河就像是飘在天上的星河,又漂亮又迷幻。

“哥,我们回来啦。”张倩敲了敲张铁军办公室的门。

“嗯,东西买齐啦?”

“都买了,还吃了东西。我进来啦?”杨雪警告过她们不要随意出入张铁军的办公室,需要报告得到批准才行。

“进来吧。”

五个人走进屋里。

张铁军的这间办公室可以说布置的相当简单,书柜,桌椅,一台电脑,一个五位的沙发接待区,就是比较宽大。

“东西如果有差的,以后可以在学校里买,那里有专门面向学生的小超市。”张铁军指了指沙发让大家坐:“我把这个看完。”

“不差啥了,该买的都买了,要差也是她俩的衣服啥的,我这头都有。”罗庆贺坐下拿起桌子上的烟,抽了一根。

“衣服,嗯,马上换季了,是得买点应季的。”张铁军愣了一下,点了点头:“我让杨雪再给你们拿点钱,这点怕是不够。”

东北这边到了九月下旬就开始冷了,十月降霜十一月下雪,以后这就开始一天不如一天了,保暖的衣服必须得备足了才行。

“够。”方颖说:“够了。”

“买点好的,别舍不得,现在你们没入职也没有折扣,还是多预备点在身上,不花揣着也安心。”

“不要你钱了。”

“没事儿,以后等你们发工资了再请我。”张铁军在文件上签上名字,放进已处置文件框,合上盖子。

过来到沙发这边,看了看几个人买的东西。

确实是该买的都买了,但都是买的很便宜的那种,农村孩子舍不得呀,钱对于他们来说从概念上就和城里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铁军也没说什么,习惯需要慢慢改变。

再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知道节俭本身就是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