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7,3天成万元户 > 第1247章 陆老板对老外真了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7章 陆老板对老外真了解

“陆先生,祝咱们合作愉快,我非常期待肯德基在江城的第1家分店。”凯文拿着自己的那份已经签订好的合同,跟陆浩握手。

他非常的愉快。

肯德基在中华区终于迈开了另外一只脚。

能不能跑,就看这第二只脚稳不稳了。

关于肯德基在中华区的经营,一直都是肯德基高层商讨的重点,因为这关乎到肯德基的发展,或者说关乎到肯德基跟竞争对手之间的较量。

为什么肯德基比必胜客,比麦当劳等餐饮品牌先在中华区开店?并不是因为中华区的当地政府给肯德基方面提供了多么优渥的条件,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次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肯德基在其他的地方跟竞争者之间已经被拉开了距离,无论如何追赶都追赶不上,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基于这个背景条件,所以,就只能在另外的市场寻求进步,寻求突破,于是就将目光放到了中华区。

第1家肯德基店开业的时候,肯德基上下都非常忐忑,在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本应该高兴,但实际上在高兴之后却是更加的谨慎。

第一步棋落对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看到了能够追赶上竞争对手的曙光,如同一团小火苗一样,可又生怕这团小火苗被风一吹就熄灭了。

于是,在肯德基后面在中华区的经营决策之中,众人更加的谨慎和忐忑,导致近一年的时间,第2家分店也没有开张。

可现在,在跟陆浩接触后,终于迈开了另外一条腿,而且陆浩的方案非常好,解决了肯德基的顾虑。

“我跟凯文先生一样,同样对中华区第2家分店,江城,乃至中部区域的第一家肯德基分店,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江城,肯德基分店的成绩不一定会比第1家分店差,也一定会让凯文,让肯德基方面吃一颗定心丸,加快在中华区的布局。”陆浩说道。

然后,陆浩转头看着王国胜,江仁,王孝辉,还有严明昌几人,“各位领导,还有时间吗?要不要跟肯德基一方吃个饭,在饭桌上面再聊一聊?”

“凯文先生有时间吗?他们老外好像不怎么喜欢这一套,没有咱们国内的饭局文化,该谈事就谈事,谈完了就拍屁股走人。”王孝辉说道。

能跟几个老外吃顿饭,在饭桌上聊一聊,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老外没有饭桌文化,这一点他也是清楚的,生怕提出来之后对方不同意,所以就没有提。

现在陆浩主动提了,王孝辉便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王孝辉说完之后,严明昌并没有反对。

看这意思,几个领导其实都是想要跟老外一起吃个饭的,倒不是在乎那顿饭,而是跟老外吃饭,边上肯定也会有记者,拍照,录像,这样也可以作为宣传的素材。

只是在会议上面拍照,录像,素材显得干瘪了些,再多一些其他的素材,宣传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灵活,更加的丰富。

掌握了这个信息,陆浩便说道,“合同已经签了,而且双方都非常的满意,吃顿饭也是应该的,也不一定非得要他跟着咱们一起喝酒,谈谈事情也是可以的,而且肯德基在江城肯定不会只开一家分店,凯文现在是因为对江城这个市场没有信心,再加上我主动的寻求跟他们合作,所以他才愿意以转让产权,让我加盟的这种方式合作,但是等肯德基在江城的分店正式的营业,看到销售额之后,凯文还有肯德基方面肯定会采取直营的方式在江城开分店,或者是跟我继续合作,开更多的分店。”

“也就是说,凯文往后跟江城这边联系的还会更加的频繁,提前的再多了解了解,加深一下感情也是正常的,别看老外没有什么饭桌文化,但实际上他们对于人际交往这方面可能比咱们还要强一些,有各种舞会,这种舞会实际上也就是提供给人交流,商谈合作的一个场所和机会。”

“简单的说,实际上如果能够让老外看到利益,看到有利可图,都是愿意参加的。”

关于老外的理念,其实在几十年后,更多的人去外国生活,出差,留学,了解的会更深,老外的教育,实际是一定的年龄做一定的事。

年纪小,就玩乐为主,以快乐教育为核心,但这并不代表对于学识,对于知识,老外就不注重,不少外国大学都是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也就是想要毕业,必须有真的学识。

这么做有坏处,很多年纪小的学生,一些基本的算数都不会,而好处也有,能筛选出对学习真正喜爱的人,让人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

主动学习能激发人的潜力,事半功倍,而被动学习,很可能导致原本天赋不错的人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并且将学习当作一件非常功利的事情去做。

“陆老板对老外还真是了解。”王孝辉说道。

他看了一眼严明昌,“江城这边,对老外有这么了解的,能解答的这么客观的,还真没几个人,就是好多出国留过学的,回来之后,跟老外打起交道也显得有些紧张,没有陆老板你这么放得开。”

“是的,不少出国的人,对老外的了解也非常的片面。”严明昌点了点头。

他对王孝辉的这个说法非常认同。

江城也有不少出国的,特别是因为公务出国,或者是出国留学的,回来之后,在谈及到国外的情况的时候,都是赞扬,对老外的生活非常羡慕,非常惊叹,这个倒也正常,经济差距在那,应该实事求是。

但是,如果只有一味的夸耀,将老外说成是圣人,这似乎又不是实事求是了。

而且,这些出国后回来的人,关于老外的评价,大多是说老外非常讲诚信,公事公办。

对方的缺点没有看到,似乎只有优点,这让己方跟对方谈合作的时候非常被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果只知道对方的优点,却不知道缺点,甚至优点还非常的片面,不客观,这还怎么针对性的跟对方谈判?

完全就陷入了被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