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提高了,夫妻俩开始考虑她的人生大事了。
文桥殷指了指自己:“爹娘,你们没事干了吗?我才多大,今年刚满十一岁,你们就想着给我找男人了?”
“没有没有,就是提前问一下你的意见,我和你爹这辈子可能就你一个孩子,想问你愿不愿意招婿。”张成秀站在她的角度,不想让女儿吃婆婆的苦。
文旭海赞同的点点头:“我和你娘想了下,与其嫁出去吃苦头,不如爹娘养着你。”
文旭海一想到捧在手心的女儿到别人家做牛做马,还被打骂,心犹如刀割一般难受。
文桥殷根本没想这一茬,觉得自己还小,没到成婚年纪。
没想到爹娘想的这么早,开始为自己打算了。
“爹娘愿意我招婿,我自然没意见。”文桥殷没打算再要个弟弟妹妹,爹娘要是自然有孕,那就生,如果没有,那就这辈子她给养老。
没想到爹娘这么开明,居然已经考虑到她结婚了。
夫妻俩露出了个笑容,“我们就是怕你嫁出去受欺负,在家里多好,想干啥干啥。”
张成秀早年和婆婆干架,婆婆当然不敢拿她怎么样,时常吵架,和妯娌发生口角,这些琐碎事着实让人心烦。
文旭海则是看到自己媳妇被娘欺负的场面,有他帮着,可在他看不见的角度,免不了受气。
阿桥要是嫁出去了,丈夫不像他这般好,向着娘,岂不是有数不尽苦楚?
他们没有第二个孩子,阿桥自然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
他们也不打算要第二个孩子,要是有了,他们保证不了给阿桥独一无二的关心爱护。
女儿不排斥最好,他们就怕打算好一切,女儿反对,想好的一切都没辙。
文桥殷挽着爹娘的胳膊,“爹娘,不怕被说闲话吗?”
这年头,招上门婿的鲜少,就算家里只有女儿,也是统统都嫁出去,宁肯过继侄子养老,也不会让女儿在家招婿。
“闲话?谁敢说闲话?往后不收他家的红薯。”文旭海冷哼道。
文桥殷星星眼盯着爹:“爹,你现在好威武,好有气势,特别有小老板的气度。”
文旭海一秒破功,憨憨的挠了挠脑袋,“是,是吗?”
张成秀方才也被文旭海的气势给折服,头一回觉得自家男人俊朗帅气。
结果,他一下就变回了原型。
文旭海嘿嘿一笑:“阿秀,好阿秀,刚刚你男人是不是特别有气势,你是不是特别高兴,嫁给我?”
张成秀扭头就走,文旭海黏黏糊糊的缠上去:“阿秀,阿秀,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
文桥殷摇摇头,她爹还是老样子,腻歪的没眼看。
作坊如火如荼的运转,红薯粉卖出的份量越来越多。
洪老板又订了二百斤的红薯粉,温云九的店每天消耗的量也不少。
作坊又招了五个人手,被选上的村民喜得不见牙。
没有被招上的村民面露艳羡,嫉妒是没有的,因为今年的红薯丰收,他们又能赚一笔,过个好年了。
事关利益,作坊至今没有出过任何突发事件。
村民们都自发的维护作坊,这可是他们往后好生活的保障。
一月二百五十到三百文的工钱,这个价不少外出去镇上做工的人都十分嫉妒。
尤其是文旭刚,作坊招人,他想让刘小莲也进作坊干活。
但被刷下去了,因为卫生不过关。
文旭刚却认定是文旭海打的招呼,让作坊不收他们二房的人。
负责招人的是里正的小儿子,他那眼睛,特别尖,有任何一处不干净的地方都被找出来。
没有人帮衬,刘小莲要做饭洗衣服干杂活,还要下地。
指甲里都是泥垢,一看就不行。
文旭刚不找刘小莲的原因,反而一再怨恨上给他们二房使袢子的文旭海。
二房一家日子原地踏步,其他村民生活质量慢慢提升,看着别人家里吃肉,他们日日吃素,这谁受得了?
文纪东和文纪北每次都听到小伙伴们述说家里吃肉,又夜夜听文旭刚骂咧文旭海的不是,想到他们娘进作坊进不去,都是因为文旭海,他们家日子才不好过,他们才吃不上肉,心里怨恨。
兄弟俩为了报复文旭海,居然敢往提供给做活的村民吃的绿豆汤里下巴豆粉。
被巡逻的徐婆子当场抓住,徐婆子主动揽下了做绿豆汤的活计。
她手艺不错,煮的绿豆汤大家都很爱。
兄弟俩在作坊边徘徊,她以为兄弟俩想喝绿豆汤,做的多,便打了两碗给他们喝。
徐婆子还没有孙子,看村里的孩子都带着慈爱。
结果她就离开了一会,回头瞅见兄弟俩一个望风,一个望统里边撒粉。
徐婆子当场就大嚎一声:“兔崽子,你们俩干什么!”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兄弟俩就是在做坏事,当然怕了,拔腿就跑。
被作坊里的村民抓住,拷问一下,兄弟俩哭着说了出来,才知道他们下的巴豆粉。
这事可不小啊,巴豆粉少量通便,多了就腹泻。
文纪东和文纪北被当场抓住,让文旭刚给个说法。
文旭刚也没想到,俩孩子是个蠢货,居然下药被抓了,还是众目睽睽被抓!
刘小莲也气的半死,夫妻俩旁若无人的揍孩子,俩孩子也是人精,打人不痛,但虎视眈眈围观的村民,他们是怕的,哭的撕心裂肺,仿佛夫妻俩像是要打死他们似的。
文婆子和文老头匆匆从地里赶过来,还云里雾里,热心村民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
知道俩孙子干的好事,恨不得晕过去。
这事最后的处理结果,文旭刚出大血,赔了五十文钱,给作坊的村民提供绿豆汤。
得亏是村里人,看在同村的份上宽容一二,若是外村的,非得要他们赔个一两银子!
文旭海是晚上知道这事的,文婆子上门告诉他。
“娘,五十文已经便宜他了,若是都拉肚子,耽误多少活?少赚多少钱?他可赔不起村里人的损失。”文旭海不知道文旭刚怎么教育孩子的,竟然让俩孩子下药。
文婆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只是想不通,为什么俩兄弟要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