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勃元旦放假回家,遭遇情变,女朋友没了。
牛科长安慰他说:“不要紧,好好工作,在这还能找不到对象?咱这女孩多了,有干部,也有工人,说不定哪天,就会有人主动上门!再说,你年龄还小呢,干嘛找那么早?”
也有那么几个人,不知是关心,还是取笑,对李勃也给予特别关注,让他十分烦恼。他们管这么多干嘛,别人的私事少问点,工作多干点,不好吗?
李勃的工作确实够忙的了。有来拉化肥的,有来买被罩的,有来洽谈合作项目的,一时间生产科的两间办公室人满为患,单是开水就充了好几壶,蜂窝煤也多烧了好几块。
等人少清静下来,李勃刚想写写年终的工作总结,这时绣花厂合作方的李广旭厂长进来,说是找牛科长。
牛科长不在。李勃顺便就和李厂长聊起碧沙岗公园照相的事。
李厂长说:“前天已经把照片取回来了,本想着给你带回来的,一忙,又忘了。我看你也没啥紧要的事,走,跟我一块到绣花厂看照片吧!”
李勃站起来,刚要和李厂长一块走。这时,一个刘湾村的中年农民闯进门来,大口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快,药厂门口,你们的人和别人,打起来喽,三打一,还动了枪。”
李厂长十分匆忙地叫道:“动枪?大事,快叫保卫科的人!”
李勃匆忙上二楼,突然想起来,哪有什么保卫科?恰好看到政治处的王主任,就紧急做了汇报。
王主任马上吩咐:“叫关大雷、吕海伟先过去,我们随后再找上几个人一起过去。”
关大雷和吕海伟性急,想骑食堂买菜的公车,看车轮卡住不转,不由分说,把刘湾那个农民的车强借过来。吕海伟骑上,关大雷飞奔坐上后座,出了大门,立刻看不见影子了。
李勃拉上美工崔师傅,陪着王主任快步猛赶,到生物药厂门口,看到还有很多闲人在叨扯刚才发生的事情。
在门口修鞋的老刘头摇头晃脑地说:“乖乖嘞,砰砰两枪,吓死我了,恁么粗一根树股子,都打断下来了。”
常在门口下象棋的一个退休工人颇有感慨地说:“多少年没见过了,沉渣泛起,不再搞一次严打,真不中了。”
“要不是那个警察放那两枪,说不定要打死人哩,三打一呀!”另外一个目击者说。
王主任不想听他们瞎叨扯,直接问老刘头:“老刘,我们刚才来的两个小伙子,去哪儿了?”
老刘头好像与王主任认识,急忙往里一指说:“主任哪!你们刚来的那俩小伙子,也去厂保卫科了。”
李勃上前也问:“刘师傅,先前的那人呢?”
“抓住一个人,可能也在厂保卫科。”老刘头看了李勃一眼,虽然不熟悉,但看是跟王主任一起的,也实话实说。
“不用再问了,咱都去保卫科。”王主任吩咐一声,就领着二人直奔药厂保卫科。
还没到厂保卫科门口,就看见吕海伟和关大雷两人有说有笑,非常轻松地一人推车,一人在旁边跟着,沿着厂中间的大路往大门口走回来了。
王主任看到二人,着急地问:“小吕,小关,到底怎么回事?”
吕海伟一笑:“王主任,你不用紧张了,一场虚惊,跟咱们没什么关系!”
“哦!那到底是咋回事吗?小关,你来说。”王主任长出一口气。
“是这样的,王主任,市中院的一名法警,乘13路公交车到药厂来下达一起离婚案件的执行通知书,在车上文件袋被小偷掏了,法警抓住一个怀疑对象,另外两个可能是同伙,竟然上来厮打。从车上,打到车下,法警势单力孤,情急之下,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对空中开了两枪,两个同伙被枪声吓跑,被抓住的那个,法警就带到了厂保卫科。”关大雷在一起回来的路上,详细汇报了情况。
“老百姓也不知道,法警、公安,还有咱劳教警察,有啥区别,还以为是咱所里的干警呢?”吕海伟也补充了一句。
“别说老百姓了,你们都穿警服,我也分不清,你们都是属于哪一家的。”美工崔师傅凑近一步说。
“不管是哪家的,出了涉枪事件,都是要详查的。幸好不是咱所的,要是的话,麻烦大了。”王主任感叹道。
“就是,得查配枪证、枪号、子弹,还有领用审批手续,哪一样有问题,都是要处分人的。”管枪的吕海伟,对枪支管理制度很熟悉。
“要真是咱所的人,不但是我,就是冷所长也必须去上级说清楚了!”王主任又深出一口气。
“王主任,咱所都谁可以配枪啊?”李勃觉得有配枪很神气,就随便问了一句。
“这是秘密,不该问的不问啊!”王主任突然严肃起来。
“嘿嘿!你觉得神气呀,等那天你当了所领导,就知道有配枪是多么烦恼了!”吕海伟笑着对李勃说。
“那玩意,最好不摸,拿着沉,还烫手!”关大雷好像深有体会。
“不经过正规的培训学习训练,是不准摸枪的,这个可不敢马虎!”王主任似乎在告诫几个年轻人。
“王主任,我看咱的培训计划里,还有实弹射击这一项,咱所什么时间组织?”李勃好像对枪有了兴趣。
“计划里可以有,实际上不可能有。咱所哪有那个条件?等你们生产上多挣点钱,咱也申请建个射击训练馆,那时可能计划才能落实吧!”王主任也是无奈,但还有一丝期待。
“远水解不了近渴,王主任,咱是不是和省军区、或者省警校合作,搞个短期培训班,借助人家的场地,让大家练练,都能打几发子弹?”关大雷似乎出了一个好主意。
“想都别想,又是枪、又是弹的,多危险,合作培训,谁愿意承担责任?”王主任一句话怼了回去。
大家都不言语了,沉默着走到所大门口。
刘湾那个农民,还在翘首以盼,等收回他的自行车。
王主任上前握住那个农民的手说:“当事方不是我们的人,是一场虚惊,但还是要感谢你,及时给我们报了信。”
“不是,更好,不谢,不谢!”农民惶恐地说。
吕海伟把推着的自行车还给农民,开玩笑说:“也谢谢你的自行车!”
农民接过自行车,挥挥手,甩腿上车,骑着车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