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 第496章 还要怎么分封天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6章 还要怎么分封天下?

西历,1685年,2月27日清晨,君士坦丁堡。

当圣索菲亚大教堂悠扬的钟声响起时,君士坦丁堡城内的混战已经彻底结束了,整个城市现在如死一般的寂静,以至于并不嘹亮的钟声可以在这个硝烟尚未散尽的清晨在整个城市上空飘来荡去。

原本繁华的街道,在经过了七天的城市巷战之后,现在大多是满目疮痍。到处都有烟熏火燎的痕迹,随处可见横七竖八的尸体还有被打得和蜂窝一样的墙壁。一些被强制动员起来的法纳尔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正在罗刹士兵的监督下搬运尸体和挨家挨户破开紧闭的房门,将里面瑟瑟发抖的天方教居民驱赶出来。

等待这座城市的前任统治民族的命运,当然不是无情的杀戮,而是相对温和的驱逐。这并不是因为常宁、巴海、观音保他们有多仁慈,而是精心推算后的最优解。

这座城市当中有几十万天方教徒,大部分是妇孺和老人,他们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包衣族群”切尼耶里官兵和切尼耶里出身的官僚们的家眷。

杀光他们也许可以解气.但却是非常不理智的,因为这将彻底激怒苏丹的切尼耶里战士,顺便将他们重新变回“以军营为家,以苏丹为父”的状态,不如将他们驱逐。不过不是撵过海峡轰到小亚细亚去,而是将他们向西驱逐,让他们去和从维也纳前线撤回的苏丹大军汇合。

这样一来,本来急于回师为家人报仇的哀师,一下就变成了“携民行军”的“仁义之师”了。穆罕默德四世不可能不管这些从君士坦丁尼耶逃出来的军眷,他必须先妥善安顿了这些人,再考虑反攻君士坦丁尼耶的事儿。

这么一拖延,罗刹国就有机会在君士坦丁堡站稳脚跟了。

因为君士坦丁堡被罗刹“光复”肯定会引发巴尔干半岛的动荡,而神圣罗马帝国和波兰也会被罗刹人的成功所激励!因此他们肯定会努力猛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条落水狗。如果穆罕默德四世不能马上组织大反攻夺回君士坦丁堡,那他就有可能被反应过来的神罗、波兰和巴尔干半岛上那群被迫臣服于奥斯曼帝国的天主教、正教诸侯给缠住。

这么一纠缠,穆罕默德四世能不能活着回到亚德里亚堡(君士坦丁堡附近,也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都没一定.就算他命大,能从神罗、波兰等国的手上逃生,一定也元气大伤。

到时候,罗刹国在君士坦丁堡的盘子就稳住了,不仅能把君士坦丁堡城牢牢控制住,而且还能拿下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地盘,以打通君堡和黑海的联络.这样,君堡就算真的拿住了!

有了君士坦丁堡这块地盘,爱新觉罗家也算能有一小块儿安身立命的地盘虽然这地盘看着和历史上快要完蛋的东罗马帝国的末年差不多,但只有这样岌岌可危的形势,爱新觉罗家才有可能实际控制君堡。

要不然罗刹国的沙皇就该来君堡登基当罗马帝国皇上了

站在君士坦丁堡第二军事城门的城墙上,看着底下成群结队,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被逐出这座易守难攻到了极点的城堡的天方教徒,常宁就长出了口气,然后又转头看了眼东方,喃喃道:“三哥,你看到了吗?我和二哥终于在西方又替爱新觉罗家打下一块儿地盘了!等将来我和二哥在君士坦丁堡站稳了,还会把流散四方的满洲子弟,特别是爱新觉罗家的人,都弄了来,一家人,就应该在一起抱团.”

想到这里,他就扭头对身边的巴海说:“巴海,派人去给我二哥和我嫂嫂送信,告诉他们:罗马的鹰旗已经在圣索菲娅大教堂上空飘扬了!”

大明共和十二年冬,南京,大将军府。

当“君士坦丁堡事变”的消息传回大明的时候,李中山已经回到大明的首善之都南京城好几个月了,距离大明北伐大获全胜,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了。

两年时间看上去不短了,但是对于想要医治黄淮之间的“战争创伤”(治理泛滥的黄河),并且消化上次北伐的胜利果实,将包括山东、山西、北直隶、辽东、吉林、黑龙江、漠南蒙古、河南东部和中部等地盘,全都收入囊中,还想为下一轮的西征做好准备的李中山李大将军而言,那真是太短暂了。几乎是眼睛一眨,两年时间就过去了!

好在这两年当中,李大将军也办成了不少事儿。

首先是河道总督靳辅在他的支持下,终于又把泛滥的黄河给控制住了,黄河水再一次“听话”地奔流入海不复还了。

其次是李中山在北京成功主持了北八省——山东省、山西省、北直隶省、辽东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漠南省、河南省的“共和制改革”!

主要的改革内容有:一、在这八个省设立权限很大的总督府,开设省国人议政会,并且由总督和省国人议政会指派下面的州县官员。

二、开始清点八省土地、人口,并且依据《天朝田亩制度》拟定了《北八省均田、限田办法》,而且还在少数已经完成了清田查户的县开始试行该办法。

三、指定北八省籍的国人、国士,并且从他们当中挑选地方官吏——挑选的办法主要是考试、征辟、察举等等。

四、将北八省的部分荒地和没收的“逆产”分配给大明的有功之臣——大明的有功之臣,包括李中山本人在内,都应该根据功劳大小,获得相应的勋庄爵田。不过大明之前控制的东南各省相对地狭人多,所以只先给无田少地的中下层有功将士分配土地,至于上层或本就拥有较多土地的中层功臣,都没有得到足额的土地。

这回拿下了人少地阔的北八省,终于可以兑现勋庄爵田了!另外,这次北伐可有80万人参与,一仗打下来,光是国人就多出40余万!那么多的国人,都得分田分地!

可别小看这一波分田分地,这要分好了,大明在北八省就算站住根脚了!

而李中山在过去两年中办成的第三件大事,则是主持了“北京和会”。北京和会又分成对日和会和对英荷西和会两部分,其中对日和会就是“对日八条”,确定了大明对日本内政的“有限干涉原则”——就是干涉,但不深度介入,确保日本出现京都朝廷和江户幕府对立,以及诸侯割据就行了。

而对英荷西和会则是边打边谈!

在岘港大战后,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丧失了继续在西太平洋和大明进行抗衡的能力,不得不退往印度洋。

随后西班牙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维也纳进军和新西班牙南部被阿兹特克共和国光复,不得不退出战争,向法国、大明求、阿兹特克共和国和,承认了大明扶植的“西美帝”对于加利福尼亚等新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占有,又承认了阿兹特克对新西班牙南部的光复,也承认了大明对西班牙的菲律宾殖民地的光复!

而同荷兰、英格兰(这两国现在共用一个领袖)的谈判,则和大明对荷属东印度和马六甲地区的攻略同时进行!

在西班牙无敌舰队(其实是英荷联合舰队)遭遇重创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无法在西太平洋对抗大明,不得不于1685年初,放弃香料群岛、巴达维亚和马六甲等据点,撤往锡兰岛,全力经营印度洋去了!

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退出南洋区域,大明和英荷之间也就不存在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了。

毕竟李中山对于奴役印度人民也没什么兴趣——他的大明根本不需要印度市场,只要有新大陆和大洋洲的黄金、白银,大明就有足够辽阔的市场。

印度的人口,根本就可有可无。

当然了,他现在就算想拿印度也没那余力……如果吴应麒对印度有兴趣,他倒是乐见其成。

而为了促使吴应麒向西发展,李中山在过去两年中所进行打击第四件大事,就是筹备一场旨在统一中国的西征了!

虽然在大明取得北伐胜利的时候,李中山就曾和吴应麒达成了默契——大明西征,吴周西迁,同时,吴周留下一批贵族子弟当投降派,大明会给他们封侯封伯,让他们“上岸”。

但是这仅仅只是默契,吴应麒口头答应的挺好,不过真的到了大明的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过去的时候,他会不会改变主意,妄图抗拒天兵,好像也没人知道。

所以,李中山还是做好了在西北大打出手的准备。

不过,这两年吴应麒也的确在准备跑路,首先他在陕西、甘肃封了一大批公侯——这就是再给底下人“分家”,留一部分,走一部分,哪儿哪儿都不吃亏麻!

同时,他又以讨伐满清余孽为名,大举征伐河中之地!还将康熙苦心经营起来的太平谷和天京城一并吃下。

还将他从山西、北京、上京带出来的大清遗民,一并押去了河中,填充到了太平谷当中。

据说,现在河中的中原遗民和西域遗民(司马依汗的部众百姓)已经超过了二百万……差不多占到了河中、蒙兀儿草原各族人口的三分之一了。

如果能再多迁一点过去,中原加西域的移民占河中、蒙兀儿草原人口的半数都是有可能的!

到时候吴周大概就能在中亚占据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

那一堆斯坦,恐怕就要变成一个大大的西周了!

看到吴应麒跑路跑得挺积极的,李中山就打算再“帮”他几下!

一边通过蒙古东印度贸易公司,向吴应麒的大周发放贷款,提供军备;一边则积极准备一场由四十万人参与的西征!

连送带赶的,起码还得再为河中送去一百万移民……

就在西征的准备即将完成的时候,福全和常宁占据君士坦丁堡的消息。

这可真是有点让人意外了……他们居然那么能跑!

而且还气数未尽……

“难道这大清朝的气数被福全和常宁带到罗刹国去了?”李中山从姚启圣手中接管大明驻欧洲各国大使贾国柱派人送来的报告,看了一遍后,忍不住低声嘟哝了起来。

“大将军,”锦衣卫的头头姚启圣笑着说,“这大清朝还能有多少气数?

所谓胡无百年之运……大清从皇太极改制称帝,至今也有五十多年了,差不多该完了。”

差不多?

李中山看了看姚起圣这老头儿,心道:要没我,你现在还是大清朝的奴才呢!

这姚启圣现在可是郡公的爵位了!

等他跟李中山从西边回来(他将担任西征的军师),高低能整个国公!

“熙止,”李中山又把自己的心思拉了回来,“西征方案的摘要做好了吗?”

“好了,都已经好了。”姚启圣说,“现在就进宫面圣吗?”

西征可是出兵几十万的大征,而且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天下的统一!

根据李中山的计划,这次西征,大明往西要一直打到伊犁河畔才收手!

不仅要收复陕西、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和河南西部,还要收复天山南北和雪域高原!

所以,出兵的规模很大,用兵的时间也很长。

而在这场大征之后,大明本土的版图就基本确立了。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应该也不会有大规模的征战了。

所以大明朝上下对于这次西征都格外重视。不仅大将军府、尚书省和国人议政会都将此事当成了头等大事。

就连垂拱而治的朱慈炯,也非常关心此事,隔三差五就派人请李中山入宫询问进度。

“那就走吧!”李中山点点头,“把贾国柱的报告也带上……这也算一件奇闻异事,皇上整天待在宫里边儿,也挺闷的,让他知道一点外头的事情也好。”

“还是大将军周到。”姚启圣笑着回道,“大将军,等这一仗打完……天下就该太平了吧?”

李中山扭过头,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都堂当中的一架地球仪,看了一会儿,才指着地球仪说:“熙止,那才是真正的天下!

咱们即便能圆满完成西征方略,也不过将小半个神洲给拿下了。怎么敢说天下太平?这天下……再有一百年,恐怕也太平不了啊!”

说到这里,他猛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朝姚启圣一招手:“走……咱们一块儿入宫,去和朱皇帝说说西征胜利之后,还要怎么分封天下的事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