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消失,让闭关修行近三百年的司马威不得不终止修炼,三百年后,再一次坐在养心殿的大案前,处理起了朝堂上的俗务。
对于修士而言,三百年的时间恍若旬月,一次闭关修行,即便是千秋万载,亦如转瞬。可对于人世之间,三百年,足以让世间诸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百年不理朝政,朝中的大小事务,和自己主政之时截然不同,对一些具体事务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是故,司马威目前还处于“熟悉政务”阶段,便请来了左相王煜之和右相谢傅相伴左右,就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向两人随时提问。
三人正专心于政务,谁也没有留意到,一封书信,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出现在了书案之上。待到三人处理完要紧之事,正要起身略作休息之时,收拾书案的小吏发现了案上的书信,见信封上写着“司马威亲启”的字样,连忙奉于皇帝御览。
司马威接过信件先看了信封上“司马威亲启”几个字,觉得字体略微有些熟悉,但又没有写明是谁给自己写的信,而且上面直接称呼自己的名讳,千年以降已是不曾有过,于是起了好奇之心。抬头看看王煜之和谢傅,见二人摇头,便亲手去掉信封上的蜡封,打开书信,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不觉得头上冒出了一层涔涔的冷汗。
司马威看罢书信,良久没有出声,只愣愣地看着信纸,默默地发呆,这让左相王煜之和右相谢傅既好奇又紧张。好奇的是,是谁给皇帝来的信件,让皇帝看了后如此失态?紧张的是,昨天才消失了灵气,今天不会是又有什么祸事要发生吧?
二人先是对视了一眼,又双双看向皇帝。心想,有什么事也要面对啊?于是王煜之轻声唤了一声:
“陛下”。
司马威从怔愣中醒了神儿,见两人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知道自己刚才的失态吓着了两人,于是便将书信递给了王煜之,王煜之接过书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夏皇威见字如面:
自故土迁徙此地,已逾千八百余年,因被他事缠身,又存了大浪淘沙优胜略汰之愿,故对尔等相互征伐兼并之事无作多故,致使我华夏族子民屡遭战火兵烽之累,更有甚者流离失所丧身殒命,此吾之过也。
今汝与曹灏两人,自众人中脱颖而出,各统一国,罢兵戈、护子民,使民休养生息,不过五纪,我华夏子民已增逾百亿,此汝二人之功也。汝二人之举,上合天意,下遂民心,乃吾辈当行之事矣,汝等能有此绩,吾心甚感欣慰。望汝勿忘先祖着尔等由故土迁来此地之本意,自此之后,多行护族护民之善举,施仁政、重民生、兴道学、育才俊,多为契合天道之举,少做损伤天和之事,使华夏族之道统得以承续,使华夏族之文明得以鼎盛。此亦是汝集聚功德之途,望汝时刻铭记于心,不可忘之不顾。
昨日灵气流失之事,乃吾后辈修炼引动天地共鸣之故也,尔等不必纠结于心,矣不必派人前往探究。五日后,吾之族人将遣族中后辈前往夏都,向汝细说个钟情由,届时,其中原委汝自知晓。
灵气消失之地,名曰千霞岭,乃吾之族人寄居之所,汝于灏二人,需约束本国民众及乡野散修,令其不可私自前往探查究竟,更不可生了觊觎之心,否则伤人伤己都非吾之愿也。
此次灵气消失,只为暂时,旬月间灵气自可恢复如初,尔等不必为此事担忧。然,对两国修士亦或有不利之处,吾之族人前往两国,亦有补偿两国修士损失之意,有何赠与,尔等不必推辞,坦然受之即可。
此事之后,吾将遣族人常驻于两国,将族中修炼法诀、灵石丹药等修炼所需之物,置于两国流通。一者,有促进我华夏修士尽早修炼晋级之意,二者,也是欲让吾之族人去俗世历练之举,望汝与灏暗中护之即可,不必过多维护。尔等若有所需,亦可差吾族之人向吾禀知,但有所能,必不推辞。
离,即日
王煜之看罢书信,与方才皇帝司马威一般模样,连谢傅从他手中拿走了书信也浑然不觉,待谢傅把书信看完,也呆在了那里发愣。司马威负手而立,目光倥侗地看着屋顶,似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王煜之和谢傅二人低头发愣一言不发,不知为何,眼睛都有些微微地泛红。
三人这种状态保持了良久,还是司马威率先收回了思绪,缓缓地开口道:
“你二人对故里之事还记得多少”?
王煜之和谢傅听得皇帝问话,抬起头看向皇帝,谢傅的情绪似乎有些激动,颤着声答道:
“臣对故土之事一刻也不曾忘怀,离家时父祖的叮嘱,娘亲姊妹们的悲痛哀泣之声,如今彷如犹在耳边,故乡的亲朋故旧,时常在臣的睡梦里萦绕不去。每逢祭拜先祖之时,臣每每大放悲声,家中小辈不解臣内心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私下笑臣过于在乎形式,可有谁知道臣心中离乡别土,远离亲人的切肤之痛啊!……”。
不等谢傅说完,王煜之接口说道:
“臣出身琅琊王氏,臣离家时,魏蜀吴三国之中,都有臣家中的才俊担任要职。臣记得那日祖父突然从许昌回到家里,言称祖神原离欲将一半华夏子民迁于异域,着令各世家门阀,将族中最优秀的后人列出名单,择日送到泰安汇合,然后从泰山之巅,由祖神原离亲携众人离开故里”。
“知道此一别再无相见之日,家中父母哪里能舍得自己的儿女离家别去,不得已,家族里只好采用抽签碰运的笨办法,决定最后离开的人选。臣记得,当臣抽到上面写着‘去’字的竹签时,父亲当场昏厥了过去,娘亲抱着我放声痛哭,死也不愿松开抱着我的双臂!……”
皇帝司马威仿佛也被二人的述说带入了遥远的回忆,讪讪地接话道:
“家祖父司马防,当时与你的祖父一同在许昌辅佐幼帝,对令祖的才学和风骨多有称颂,令祖父也时常赞许家祖的胆魄和机敏,两人可称是莫逆之交,是以,离开故土前他对我言说,到了新地,但凡我有一点儿能力,就不要忘了照拂王氏后人。时间一晃已经过了一千八百余年,不知故乡亲人如今可还安好,亦不知故土如今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哎!我等三个活了近两千年的老怪,怎地在此伤春悲秋?让人知道,徒增笑柄,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
三人感慨良久,待到情绪稍许平稳了一些,谢傅把信交给皇帝司马威,向司马威问道:
“那陛下”?
“按着祖神信中的意思安排吧,煜之着人告知吏部侍郎张琛,不必再筹措人手了。谢傅回去草拟一份通告,以朕的明义昭告天下,不得朕特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千霞岭。着右军都督庾衡,帅本部五万人马,在千霞岭五千里外驻防,严禁任何闲杂人等擅闯千霞岭,遇不听劝告着意擅入者,按军法处置”。
同样的一封信,也出现在了楚皇曹灏的案头,只是上面的收信人变成了曹灏,祖神原离族人到访的时间,比去夏都的时间晚了五日。
曹灏召集群臣,定下了前去灵气消失之地查探究竟的计划,领了君命的臣子,有条不紊地开始着手准备,一切都有下面的人去做,自然不用曹灏操心。
这一日,曹灏正在考校几个儿子的学问和修炼成果,不经意之间发现案头多了一封书信,上面“曹灏亲启”四字显得无比的刺目。
怀着些许不悦,打开书信一看,顿时惊得直冒冷汗。好在曹灏为帝多年,心性自然不可等闲视之,快速从震惊中冷静下来,一边向外走一边下令召集群臣到金殿议事。等到群臣在大殿看过祖神原离的来信,整个大殿里顿时鸦雀无声,众臣亦如夏皇三人一般,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之中。
见众臣如此模样,曹灏自然知道个中缘由,也不怪众臣议事时走思,轻咳一声换回众臣思绪,缓缓开口道:
“着令相关人等,前往千霞岭一事就此作罢。下令昭告天下,没有朕的谕旨,无论何人,均不得擅自迈入千霞岭半步。令威武将军张骋,携本部人马五万,带兵符帅印,于千霞岭五千里外安营,但凡有擅闯千霞岭者,格杀勿论。着吏部尚书郭从,立即着手准备,十日后,隆重迎接祖神后人。溢瑾和叔恒留下,其余人都退下吧”。
等众臣退去,曹灏君臣三人再次陷入沉默,过了良久,左相荀勉打破沉默,向曹灏问道:
“陛下,祖神原离当初究竟为何要让我等迁来此地?致使我等背井离乡一千八百多年。到达此地,又对我等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和在故乡又有何不同?初到此地,整个世界一片荒芜,处处都有妖兽横行,我等与天抗争,与地抗争,与命抗争,一刀一枪地打下这偌大的江山,才有了今日太平的天下。他的后人修炼引动天地共鸣,就可把这天下的灵气吸干,却欲让我等不去过问,这又是何道理”?
“溢瑾不可胡言乱语,若让祖神听到,怪罪下来,你我承担不起。你道此信是谁送来的”?
“不知”。
“方才朕正在考校儿孙学问,此信突兀地出现在朕的案头,以朕的道行,竟然毫无察觉,有如此神通之人,端的让人害怕。好在,从信中字里行间看出,祖神对此次吸走灵气之事抱有愧疚之心,方要遣后辈族人出来对天下修士予以补偿,溢瑾切不可因一时之不忿,徒为自己惹来祸端”。
“祖神将吾等迁来此地的缘由,朕略知一二,迁徙的事开始之前。祖神原离曾到朕的家里,朕的祖父曹操亲自接待了祖神,当时我虽还不及弱冠,却受到祖父允许,岁祖父一同拜见了祖神”。
“期间听祖神向祖父说,故土人类,是来自一个叫仙皇星系的地方,是道皇仙帝的族人。说是天上的月亮带着道皇仙帝和其余九位仙帝族人的生命种子,一起来到得地球。然而,十位仙帝的后人来到故土,却是各自为政,不能相容,为了争夺生存资源相互掠夺,相互倾轧,致使故土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为了给我华夏民族留出一条后路,祖神经过几十年的找寻,才找到这块适合人类生存的大陆,又以一人之力将吾等迁徙到此地,你可曾记得当时吾等向这里迁徙时是何状况”?
右相刘焱回道:
“我只记得,当时祖神原离立于泰山之巅做法,下一刻,我等仿若进入了一个通天的隧道,几千万男女,几乎同时被送到这块大陆,前后也不过一炷香的时间”。
“这就是了,这要有何等惊天地泣鬼神之能才可做到?敢问你我三人可有此神通”?
荀勉回道:
“不能”。
“所以,千万不可对祖神生了半点抱怨之心,这也是朕要于十天后隆重接待祖神后人的原因”。
荀勉又道:
“只是不知家乡故里,如今时何等模样,故乡亲人是否还安好”?
曹灏被这话再次带入沉思,良久才道:
“哎!你我在家乡故里,可曾见过许多寿命超过百岁之人?想来你我家人早已作古了吧?还是等祖神族人来了后,向他打听一下吧,心里盼着他们也会像我等这样,能活到现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