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情殇是末年 > 第六章 “她”的第一个辅政大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章 “她”的第一个辅政大臣

一路的惊险,两人在郊外便下了马。明显地,马儿都有些接不上气,怜儿看到曲降阴扶着马儿的鬃毛,细说着什么。

她的马儿很快便安静了下来,最后,曲降阴奔跑到怜儿身边。怜儿从身后看着她绕过马儿来到自己身侧,她笑了笑,“公主殿下,这马儿心性不太好,就交给降阴吧!”

她轻巧地绕过马鞍,又一次拂过马儿的鬃毛,用了同样的方法,让身边的马儿安静了下来。刘怜儿的手还握着缰绳,毫不费力地,降阴顺着马儿从怜儿手中拿到了缰绳。

一切,简单得犹如寻常。

怜儿朝着前头走着,郊外除了一些鸟雀声,就只剩下身后的马蹄声。

马蹄践踏着草地,“滴答”、“滴答”。蓦然回头,怜儿发现降阴毕恭毕敬地跟在自己身后,在不足几寸的地方。怜儿看到了奇异的景象,她的马儿竟然在前头“指挥”着路况,身后遵从着的便是降阴的马儿。

“降阴。”怜儿停了停行走的脚步,自然地唤了一声。

“是。”腼腆的脸上,堆挤满了笑容。“公主殿下!”

降阴一直侍立在身后,无有不从。

“你的身后,那些马儿很听话。”怜儿眼角一睨,眸光中充满了思索,是浑然天成的士族一派。“你是怎么办到的?”

一身胖胖的小内服侍,加上怜儿闲散的神色,她看到曲降阴的眼中充满了笑意。

那弯弯的月牙,晶莹如水珠的眼眸……

收回了审视的目光,刘怜儿继续前行。

经历了林荫之中的惊险,降阴终于难以慢下焦灼的脚步。她一跃薄纱般的丝绸,可能是自小跟在刘怜儿身边的原因,挥洒出自然而成的舞步。

她在刘怜儿面前,犹如一只蝴蝶,停留在她的身侧,她说。“只是一点小技巧。降阴闲来无事,在藏书阁发现的趣事。那时候,长皇子、皇子戎和公主殿下还经常相处,长皇子还会命侍从送来一些解闷的书籍给降阴和纯善她们。”

“恩。”刘怜儿咽下了惊异,她拂过刀鞘的手有些发抖。稳了稳不安的情绪,怜儿细数着脑中的黑衣人,开了口。“经过了林荫之中发生的事情,你有什么想问本宫的吗?”

“降阴自小就和公主在一起,降阴只知道公主舞步天下无双。可在林子中,公主对周围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挥刀欲弑。”

“也并不是,本宫还未知晓是哪一派的狂徒,如此胆大!”刘怜儿瞥了一眼曲降阴,不顾她在自己面前雀跃的模样。几番咀嚼试探林中的情形,才有底气地问,“你是不是觉得本宫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这个……降阴不敢多论。”她又笑了笑,满是憧憬,她说。“但是降阴不惧任何狂徒,愿与公主同进退。”

刘怜儿顺着曲降阴的目光所在,终是知道了。她盯着的,是自己轻而易举的权势,面容和服侍的自己,还是别人眼中的“绝色”。如果容貌都能够迷惑一个人的人心,那么怜儿有这样的想法,当真是纸上谈兵都多余。

“离裘恪府不足一里路,得快了。”想着前后发生的事情,刘怜儿的脚步片刻不想耽搁。

“降阴知晓,裘大人曾是娘娘的幕僚。只是诩帝心疼娘娘病弱,他已经多年未有入宫了。”一路上很安静,安静到她们真的只能听到鸟雀虫鸣,便没有了其他。

“公主殿下此去,是否有所不妥?”她眼中的憧憬依旧,怜儿听着声音都知晓,她关注的是什么。

一个皇朝的公主,是最美。然而她的小内服侍,更是“绝色”。

“降阴出来的时候,带了一些更换的服饰……”她的话中满是浓密的关心,只是被刘怜儿一手打断了。

“暂时不必了,先留着吧。”看着她像献宝一样,把马儿马腹上的包袱拿了出来。“林中的惊险未散,再行着上一些休闲的公子哥服饰,只怕连裘恪都会以为怜儿只是出来游玩的。再想追究到底,也难了一些。”

“好,也好。”她说,然后将包袱紧了紧,背在了肩头。

耳边少了一些言语,只是,不时地,她用帕子给自己擦汗。

“说了这么多,裘恪府就在前头,别让马儿太有性子了。”许久,怜儿也发现了,两匹马儿都懒散了。“上马吧。”

“是。”曲降阴点头听令,牵过一匹马儿,她欲要帮着怜儿上马鞍。

“路上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得快点了。马儿再有脾性也将就一下,降阴,你也上马吧。”说着,刘怜儿握着缰绳,扶着马鞍,脚尖一点,一跃而上便控住了马势。

“是。”

怜儿驾马轻跑,身后的马蹄声很响亮,紧跟着前面的步子。穿过几条街巷,这个时候,街巷中都是市井之中的叫卖声。

“你看。”小卖部的小二对着老板说着,不时伸手指了指马上的人。

“是宫里的服饰。”街头巷尾的人群议论纷纷。

“是两个小公公。”还有人叫闹。

垂低了额头,刘怜儿将帽子压低了一些。因为疾驰而散乱两侧的鬓发,显得两人都有一些狼狈。

的确,她们不敢再沿着计划之中的路行走。可是,换了大道,恐怕接下去的行踪更容易被掌控。“降阴,跟上。”

街市之中越来越闹,刘怜儿驱着马鞍,快了马蹄。身后的曲降阴得令,不自主地跟紧了一些。“是。”

然而,不知怎么地,街巷之中,有了一些秩序。

难道,有谁潜行在人群之中?除了一些流民,还会是什么人?

刘怜儿低着头,左右察看了一番。是一些日常忙碌装扮的地方人,怜儿细查之下,再没有多少人注视到显眼的两人。

“公主。”降阴也发现了这一点,她驱马来到身后。

“走吧。”刘怜儿观测了一会儿,街市之中,真的只是一些平民百姓。最多,也就一些西夷的流民。

难道?有人会易形得犹如平民百姓?可是,如果他们现在还不出手,那么一切的目的又是什么?

她们在街巷的尾端看到了坐卧在裘恪府的狮子石像,再进几步,裘府的匾额映入眼睑。

“你们是?”门口的侍从提刀而来,可能是两人的狼狈模样,惊了他们的冰刃。

“大胆!”曲降阴呵斥着,趋马而上,“放下刀刃!”

那些侍从没有再敢靠近,将手头的刀鞘握于身侧。几人面面相觑,各自交流了一番。其中一个领头人,持剑而出,作揖道,“敢问两位是?”

怜儿默不作声地注视了眼前的一切,想来他们是真不知道两人的行踪。刘怜儿半阖着眼睑,盯着腰间处细细的结,指尖一拨,那块宫令丢入了领头人的手中。“宫里的人。”

“我们都知道是宫中的人。”其他的侍从并不敢放松,看着领头人接过从空中抛出的令牌。几名侍从围在了一起,对着领头人提醒道。

几人又跟着领头人的眼神,观察了一眼眼前的“绝色”。反复几次下来,侍从们竟是阴红了两颊。

“难道,裘恪府的侍从——会有癖好?”降阴吐了吐舌头,被怜儿惨白的脸色吓到了。

此时,领头人再去翻看手中的令牌,周身的侍从都瞪大了双眼。不多时,几人拿着刀鞘,单膝而跪。

“是……是宫令!”领头人双膝发颤,依旧持剑而跪。“不知贵人驱马而来,所谓何事?”

“去叫裘恪出来。”刘怜儿跨马而下,两鬓的散发,失了仪态,却留有威仪。她知道,她的宫令有多大的权利。

一块宫令,她卑劣地再也看不到侍从们的落魄。一种属于年轻,张狂男子的窘迫,落寞成不容于世人、对异类的赞叹。

踏步来到侍从的身侧,她低眼看到,侍从抬头只能看到她的鞋子,随后又顾自低头领命。“这就去,这就去。”

怜儿在街市又等了等,想到若是以宫里的真面目示人,恐怕会引起更多不必要的麻烦,落实了皇家被辱的口实。

裘恪出来的时候,底下跪满了一片。刘怜儿的侍女,正在为她整理仪容。裘恪在门口,几乎是提着儒服,不敢怠慢地跪跑出来。

然而,刘怜儿的眼中,只看到了恢复平静的街市,似乎无人再有窥探眼前的一切。

“裘大人。”收回一般的视线,怜儿点头应对,接受了裘恪还未行完的礼节。“进里面详谈,如何?”

“公主殿下说了,臣遵从便是了。”裘恪忙得低头应对,用低得只能两人听到的苍老声音听令着,身旁的领头人跟从地递上那块宫牌。

“请!”

看着刘怜儿行云流水般地接过令牌,动作堪比王孙贵胄。裘恪赞许地看了一眼,执礼而说。

才进府门,刘怜儿看着眼前的议事厅,并没有上座。

“臣裘恪,参见公主殿下!”裘恪跪地叩首,他的主子正在议事厅的正中间,不曾移动分毫,甚至落座。

“裘大人,请起。”刘怜儿才觉背对着他,缓步接受了他的礼节。

她负手而立,任由曲降阴摘下了头上的帽子。一头秀发披散而下,她知道曲降阴正整理着她的仪容。“裘大人,这么多年而来,辛苦了。”

轻微的“呵呵哈哈”声,裘恪显得有些局促。“公主殿下亲临,裘恪心怀感恩。”

“裘大人劳苦功高,这些年来又多事忙。本宫常听得父皇有言,裘大人是朝中元老,堪为重任。”刘怜儿不曾移得半步,不多时,曲降阴便退立在一旁。

刘怜儿默许地垂低了眼睑,她知道此时的自己还乔装打扮成了一个小内。

“臣谢诩帝挂念!臣谢公主殿下赏识!”裘恪退却了几步,有些拘谨。

“如今皇室衰微,本宫牵念父皇和母妃。裘大人又为几朝元老,这些都是当得的。”刘怜儿欲近几步,来到裘恪的身旁。“本宫虽不及皇子龙嗣,却也想为江山社稷进一份绵薄之力。只是这小小的要求,大人可愿再次辅助帮衬?”

“这……”看得刘怜儿再欲进一步言说,裘恪还不及顾自遐想,伸手又作揖更胜言语。“公主殿下!”

“公主殿下,诩帝将美人之子,也就是现今的二皇子托付给臣辅政之时,臣已经跟随二皇子成了公主殿下的辅政大臣。”裘恪再次作揖之时,又劝言,“此番再让公主殿下前来说辞,是臣失虑了。”

“裘大人事忙,本宫见得一面,也欣慰了,怎劳裘大人再次伤怀。”怜儿正身在裘恪面前,对着裘恪苍老可亲的面容,实难多言。

裘恪身居重位,从府中的布置和家丁的防卫,比过一般小将的格局。他的威严尚在,至少刘怜儿在他和蔼的面容后看到了肃穆的死寂。“本宫一路而来,路上多有生人。这京师重地,是否多了一些潜藏的人?”

“这早年的流寇,可大多被驱散边境。公主殿下此言,可有实说?”裘恪抱拳作揖,又欲多问。

“本宫只是听说边境多流寇,而如今,上报入京师的奏折中偏偏又少了些许。单单早年的西夷,还有人管辖,为皇室参保将员留守。裘大人没发现京师五十里之内,都多了一些西夷的百姓么?”刘怜儿低头盘算,心中有了计较。

“西夷一族多勇士,但历来不服训诫,甚少入京师担任重责。臣曾在朝堂听得诩帝多言,那些不过是一些灾民罢了。朝廷又多次援护,想来只是一些民众而已。如若西夷等边境心存怨怼,那么,再生反叛之心可就难以说词了。到那时,朝廷再派兵镇压,也为时未晚。”裘恪思虑,他笑着进言。

“可留守在边境的将领,所言也不过尔尔。仅仅是镇压,在西夷的境内,很多年前就该是一派繁华,至少民生足以安定百姓,哪来那么多的流离失所?”刘怜儿亲临京师繁华之地,可并不是自己所想一般。

“许是战乱,被逼逃了一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