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乾心论道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群小杂谋诸葛前盟(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一章 群小杂谋诸葛前盟(1)

“胆大包天!”

疋春殿内,桓志将座下方榻拍得“砰砰”响。

鲵族的使者刚刚所立之处留下的一摊水渍,越看越刺眼。

那些海泥鳅竟然还敢跟他讨价还价。

须知鲵、蛟所谓的王,都不过是一宫之主,管辖领域虽然不小,但其治下族众数量十分有限,甚至比不上蓬莱一郡之地。

那斛宫离着蓬莱又近,真要下了狠心,也不是剿不了他!

至于鳞虫们的报复,则无须多虑。

这些海中异类,一宫便是一国,说起来倒是很有些先师老子小国寡民的意思。

只可惜,他们仅有寡民之实,无有安居、乐俗之景。

等闲时候,蛟、鲵各宫之间矛盾重重,仇怨复杂,血亲兼具血仇的关系不在少数,互相联手、合为大势的次数,几千年来屈指可数。

最近的,就是王莽乱汉之时,迩海、墟海为主,联络了东海、南海中的几宫蛟、鲵,那也是他们最为强盛的一段时期了。

彼时其等图谋蓬莱,被迎头挫败,感应以上修为的蛟王、鲵王战死的,被镇压的,少说也有十余位,给了终于有联合迹象的鳞虫一族沉重打击。

从那之后,鳞虫一族内部主张统合的声音就再次陷入低谷。

蓬莱这里真要强行剿灭斛宫,只需做得干净,手段够狠够毒,不使斛宫能有族人幸存,多半就不会有其他鲵族、蛟族来报复。

当然,桓志也要真的有能力剿才行!

愤怒之后,心中默默算计了自己能够调动的力量,桓志也唯有平复怒气。

中卫军、雁冲军的重建都还遥遥无期。

身边可以调动的感应以上大修士,只剩下了郭况和桓氏内隐藏的那几位。

曾经孔、谢、丁、王,再加上舍氏的两人,现在全都变成了听调不听宣,甚至还必须加以防备的对象。

“来人!无论如何,将任仙师给孤请来!”

与斛宫的联系,本就是任文公暗中为桓志勾连达成的。

现在斛宫那位照伯纳的要求,也要拜托任文公解决才是!

此外……

桓志心中升起一阵烦闷,似乎身边缺少一个帮他谋划之人。

“去将郭常侍一并请来。”

郭况受命在为桓志尝试破解雁冲军所需丹丸的隐秘。

为了防止任文公有什么特殊手段,万一从郭况神情之类的地方看出端倪,却还不好让这两人打照面。

可没有郭况在身边,桓志也不知为何,就是不想处理政务。

不一时,郭况先到,听了桓志说原本答应好拦截陈仲,夺取大成太玄的鲵王照伯纳,忽然扣下孙秀,要求桓志提供一名陈仲至亲之人,才肯动手,也不由得感到棘手。

郭况太熟悉陈仲了,那一位哪来的至亲啊?

在陈仲最活跃的几十年间,单是魏武就好几次遣人到蓬莱寻访陈仲家族,招揽也好,威胁也罢,那都是最方便下手的地方。

但蓬莱战乱频繁,陈家早就不知了去处。

桓志现在再去找……

郭况忽然脑海中闪过一份奏表。

是仙门郡孔蘩露的!

之前孔衍天天在仙门郡大骂桓志,孔蘩露在奏表中似乎提到过一句,说是仙门名士陈仲的弟子也被孔衍的“谬论”吸引。

郭况将这一发现告诉桓志,桓志命人去找。

果然,郭况没有记错。

“陈子正返回仙门,定是寻人传下道统,故此这弟子一说,当无错讹!”

郭况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之前他一直没有完全搞清楚,陈仲为什么会不声不响回到蓬莱,还奇迹般突破了感应,按理说,以陈仲的行事风格,一旦突破感应,可不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

现在,一切都讲得通了。

陈仲回蓬莱之前,确实一直没能突破,他是回乡寻找传人了,但就在这段时间内,他也突破了感应,而后便在檀德台上再次一鸣惊人。

这果然是郭况所熟知的那个陈仲。

陈仲留在仙门郡的弟子,可以拿!

郭况瞬间有了定论。

此事涉及的是任文公,鲵王照伯纳。

以及,那位露出了尾巴的龙虎大士王素!

郭况通过雁冲军的丹丸,早就确认了桓志身边的另一股支持者,与王素脱不开干系。

恰好,此事不管结果如何。

陈仲都必然会再次咬上王素。

这样,桓志除去倚仗郭况,就再没有其它选择了,只需要注意,别在捉拿陈仲弟子的事情上留下破绽,让陈仲盯上自己就行!

“主公,陈子正只这一名弟子最为亲近,不妨……”

正说到这里,外面传报,任文公来了。

桓志忙让郭况躲到他座榻的屏风后面。

郭况躲好。

便见任文公一身鹤羽大氅,笑眯眯地走入殿中。

在他身后,还是一头丹鹤,迈着优雅的步伐,伸长着颈子跟入殿来。

疋春殿内外,站立侍奉的宫人,都忍不住将仰慕地目光追随任文公拖得长长的影子。

若能随着这样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仙师修行,说不得他们也能成为大修士呢?

“贫道见过大王。”

任文公站定后,一个稽首。

桓志也不在意什么礼节,只将鲵王照伯纳的要求说了,而后便问任文公怎么办。

任文公闻言心中一惊,陈仲走了?

离开蓬莱了?

这不可能!

任文公的第一反应就是,陈仲不可能走,他一定是设了圈套,要引自己,乃至师尊现身!

之前郑又玄在陈仲跟前两次露出踪迹,他绝不信陈仲还没有察觉郑又玄出自王素一脉。

这般情况下,任文公自己都毫不犹豫选择闭关,躲避风头。

陈仲有可能对他们视而不见?

但是。

桓志没必要骗自己,他也没那个本事骗自己。

任文公心中疑惑,面上却仍是乐呵呵的,只将诸般念头深藏心底。

“大王的意思是?”

任文公问桓志想法。

桓志本来想让任文公回绝照伯纳。

但想起刚刚郭况的意思……

“咳,先师,孤听闻那陈子正,在仙门留有一名弟子!”

桓志一说,任文公自然明白意思。

陈仲留的有弟子吗?

或许可以试试,看那陈仲到底是不是使了计策,躲在暗处!

任文公笑着应允下来,随后再度跨上丹鹤,飞天而去。

桓志在殿内很是有些羡慕。

这时,郭况重新转到前面来,提醒桓志道:“主公,孔盛斋若在仙门,恐怕不易得手。”

“对!”桓志一拍大腿:“大珰可有妙计?”

郭况道:“主公此前有意召孔蘩露入朝任职,何不将二者一并加官?”

桓志想起来了,他上次就要封孔蘩露一个舍人做做,顺便找机会丢去北海,把谢弼取代掉!

后来怎么忘了呢?

算了,现在也不晚!

正好,把那两个孔都调回来。

郭况见桓志满意,心下暗笑,很好,上次是桓志要提拔孔蘩露,后来郭况有意拖延,让桓志遗忘。

这一次再提拔,那可就是郭况的提携之恩了。

“北海迭遭妖乱,更兼时疫,谢公甫想必缺少臂膀,主公何不以孔蘩露、孔衍领朝官之禄,而遣于北海?”

桓志喜道:“甚合孤意!”

孔蘩露修为差了点,孔衍在朝中则肯定会给桓志找不痛快。

把他俩一起丢去北海,取代谢弼。

真是一举两得!

立刻拟旨!

郭况恭恭敬敬领命,离开之前,又将一枚大丹奉上,桓志愈加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