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上皇,还要用元和四年,八月中旬开始,事情说起来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郭戎一直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而且是一种谁都无法想象的方式,离奇的发生了。
郭戎在离开长安出征之前,曾经指出了吐蕃人可以进攻关中的三条路线,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根据郭戎的建议的三个方向,陇西的灵朔军、陇南的陇右军收缩兵力,收拢边民,坚壁清野。
剑南北道、剑南道,则加强工事,联络各羁縻州各民族,也都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随着吐蕃人大兵压境,双方就进入了漫长的对峙状态,而这一对峙就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而正是这两个月的关键时间,郭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利用长缨军和左武卫吸引河北叛军注意力的机会,绕行江淮地带,先后干掉淮西、胶东两镇,铲除了胶东水师,全歼了入寇大唐的岛国倭兵。
随着时间进入八月中旬,消除掉所有隐患之后,郭戎开始刷领长缨军主力西进,准备在中原和河北叛军进行一场战略决战,同时,郭戎再次提醒长安,小心吐蕃人在背后作妖。
在郭戎的提醒之下,八月中旬,太上皇李诵以及皇太子李宁在内一众皇子率领禁军各部离开长安,进驻关中各个战略要地。
而就在同一时间,一直处于对峙状态,维持了两月静默战争的吐蕃人从北、中、南三条战线同时发动进攻,酝酿了接近半年的大战彻底拉开序幕。
只不过,吐蕃人的疯狂程度显然超出了预期,开战伊始,吐蕃人直接进入了狂攻模式,
而且吐蕃人似乎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狂攻阶段,在进攻方面不遗余力,不惜代价。
灵朔节度使范希朝、陇右节度使张敬则、剑南北道节度使薛丛、剑南西(东)川节度使刘辟派出的求援使者几乎是在同一日抵达长安,其攻势之猛烈可见一斑。
只不过,吐蕃人的进攻虽然猛烈,但是却让朝廷、长安乃至整个关中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剩下的无非就是硬碰硬的对战而已。
昔日大唐虚弱,朝廷的兵马不足的时候大唐都没有畏惧过,而现在,长安方向已经有全天下最为精锐的兵马,吐蕃人已经不足为惧。
于是乎,按照早就做好的准备工作,早就做好准备的禁军按照既定的方案开始向各个方向进行支援。
陇西、陇南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剑南北道也一切正常,然而……
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派出的信使抵达长安获得支援之后,没有任何停顿,转而直接从长安折返。
在返程的途中,这一队由几十人组成的信使队伍重返大散关的时候天色已经临近黄昏,于是,他们选择在大散关停留一晚。
对于这一队抵达长安之后迅速返回的信使,负责守卫大散关的禁军左卫并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从剑南道赶往长安求援的时候,禁军左卫已经严格的核验了他们的身份,确定他们是剑南西川节度使麾下的兵马无疑,而且,获得求援信息之后,迅速返回成都其实也属于可以理解的范畴。
所以禁军左卫既没有进行监视,也没有进行其他的限制措施。
然而,让禁军左卫没想到的时候,问题偏偏出现在了这一队信使的身上。
当天晚上,确定禁军左卫没有对他们严格防范之后,这一小队几十人规模的信使在子夜时分悄无声息的溜出了左卫为他们预留的军帐,悄无声息的摸向了大散关西侧的关口。
因为吐蕃人大举入侵的缘故,整个大唐西部边境全部都已经进入了警戒状态。
负责戍守大散关的禁军左卫虽然提高了警惕和警戒级别,但是,因为大散关虽然处于大唐国土之内,前面还有山南道、剑南道挡在前面,所以警惕的级别终究是有限的。
随着夜渐深,这些属于剑南道的信使小心翼翼的躲过了禁军左卫的巡兵,在子时正时间顺利的摸到了关口。
趁着关口关门处左卫禁军放松的功夫突然杀出,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负责守卫关门的一小队左卫瞬间倒在了血泊之中。
大散关的关门随即失守。
借助一波突袭拿下关门之后,这些来自剑南道的信使迅速打开关门。
紧接着,隐藏在黑暗之中的,由身披重甲的一队队战兵顺着打开的关门鱼贯而入。
这支隐藏在黑暗中的兵马一半来自剑南道唐军,而另外的一半则来自吐蕃东境道的精锐,其中还掺杂了部分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南诏人。
没错,这是一支剑南道藩镇兵、吐蕃军精锐、南诏番兵共同组成的一支反唐联军!
而郭戎最担心的最终应验了!
吐蕃人这边果然出了幺蛾子。
昔日,韦皋意外病死之后,作为曾经韦皋的副手,刘辟顺利的接手了整个剑南道。
然而,因继承了剑南道的刘辟同样继承了韦皋曾经的梦想:在掌控剑南西川、剑南东川的基础之上,再从朝廷的手中获得山南西道,从而实现独掌三川,成为天下首屈一指藩镇的梦想。
这个梦想的起始点正是来自曾经的宦官领袖俱文珍,也正是利用“三川节度使”的诱惑,才使得太上皇李诵最大支持者的韦皋和李诵决裂。
也正是因为韦皋和李诵决裂,失去了外援之后的李诵在内外共同逼迫的情况下被迫退位。
刘辟继承“三川节度使”的梦想,然而,天不遂人愿,平定了俱文珍发动的兴庆宫叛乱之后,重新掌握的长安局势,掌握的朝廷大权的李诵果断决绝了刘辟的要求。
而这,引起了刘辟深深的不满,只不过当时的李诵挟持大胜的余威,刘辟不敢造次。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刘辟没有拿下山南西道的同时,却遭遇了昔日吐蕃东境五道节度使赤苏仁谢策划的围攻。
虽然因为郭戎的异军突起,使得剑南道转危为安,但是太上皇李诵却借机从剑南道划走了剑南道北部的数州。
一方面郭戎、李愬所率领的朝廷兵马气势如虹,另一方面,在硬抗吐蕃几十万大军围攻之后实力严重受损。
在这种情况下,刘辟虽然不满,虽然愤懑,但是最终还是被迫吞下的苦果。
只不过,同时也埋下了反叛的种子。
就在刘辟最为暗淡,最为不满的时候,俱文珍的干儿子陈宏志来到了成都府,成为了刘辟的上宾。
适逢赤苏仁谢、尼玛巴扎在逻些城发动了政变,架空了赞普,血洗了天竺教派,掌控了吐蕃实际权力。
在陈宏志的串联之下,剑南西(东)川节度使刘辟,和吐蕃大相赤苏仁谢、吐蕃东境五道节度使尼玛巴扎取得了联系,并且渐渐的勾结在了一起。
然而,随着陈宏志和图谋不轨的胶东防御使李师道的勾结,逐渐形成了一个跨越大唐东西两侧的反唐联盟,使得刘辟躁动的心更加的不安。
只不过,直到那个时候,对于和吐蕃人联手,反攻大唐,刘辟依旧有深深的顾虑的,毕竟他是一个唐人,勾结异族,反攻大唐这种数典忘祖,会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行为还是有着足够的敬畏。
就在此时,从刘辟从陈宏志的方面获得消息,李师道不仅勾结异族,而且已经成为了岛国、新罗、百济的实际掌控者!
获得这个消息,在勾结异族、反攻大唐、数典忘祖方面,李师道明显成为了刘辟的榜样,使得刘辟心中的天平开始倒向反叛,只不过,那时候的刘辟仍然保留着最后的一丝顾虑。
就在刘辟在内心深处和自己进行天人交战的时候,赤苏仁谢、尼玛巴扎调集的吐蕃大军再次兵临城下。
而且,这一次兵临城下的不仅有吐蕃人的几十万大军,还有来自南诏的兵马。
要知道,上一次吐蕃人大举入侵的时候,因为韦皋余威的原因,南诏国是站在剑南道方面的,而且替剑南道分担了不少的压力,否则,刘辟未必能坚守到郭戎收复陇西、陇南。
而这一次,南诏人不仅来了,而且在南诏王的带领下,整个南诏国倾尽全国之兵超过十万参与了吐蕃人的威逼。
而吐蕃人和南诏人的联手进攻,成为了压倒刘辟心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吐蕃人之所以屯兵边境,却引而不发,除却有趁着礼李唐朝廷和河北藩镇交战渔翁得利的想法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为了刘辟。
郭戎离开之前提出的坚壁清野、固守坚城的战术太过毒辣,和其他民族相比,和大唐接触较多的吐蕃人擅长攻城,但是和真正的唐军相比,吐蕃人的攻城又太过粗劣。
赤苏仁谢、尼玛巴扎等吐蕃人高层很清楚,在唐军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吐蕃人选择老老实实的在陇西、陇南、剑南一个个的拔钉子,五十万大军或许连关中都打不进去。
而从内部突破显然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于是乎,震慑吐蕃二十载,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吐蕃和大唐攻守易手的韦皋的继任者,现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刘辟在吐蕃、南诏大军压境的压力之下,在对于朝廷分割出剑南北道不满的情况西在陈宏志的串联之下,最终选择了和吐蕃人合流!
随着刘辟和赤苏仁谢、尼玛巴扎达成协议,一个完整的计划随即形成。
在计划中,吐蕃人将在全线发动进攻,与此同时,刘辟将派出几十名精干的亲信充当信使,通过大散关前往长安,迷惑长安的同时骗取长安和大散关的信任。
在返程的时候,故意在大散关停留,拿下关门之后,引领吐蕃、剑南、南诏联军入关,随后以最快的速度分兵。
向东进攻关中腹地,威胁长安;
向西从背后偷袭秦州,和正面的吐蕃军夹击拿下陇南四州;
从庆州北上袭击萧关,引领北路吐蕃兵马,从泾原方向进攻长安;
然后三个方向齐头并进,进入关中,彻底将将李唐王室覆灭!
刘辟、赤苏仁谢、尼玛巴扎的计划非常好,至少第一步,赚取大散关的关门取得了成功。
吐蕃、剑南、南诏联军涌入大散关之后,迅速展开,开始疯狂的进攻大散关之内的守军。
只不过,进入大散关的反唐联军没有想到的是,骗取守军信任,赚取关门的第一步虽然成功了,但是偷袭之后的情况却和他们预想的不太一样。
守卫大散关的是仿照长缨军重建的禁军——禁军南衙十二卫之一的左卫。
而北衙四军,南衙十二卫模仿的不仅仅是长缨军的编制、战法、纪律,同时还学习了长缨军的很多优秀的习惯,比如因为郭戎的原因,长缨军学习后世兔子的战备值班制度。——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战兵时刻保持备战状态,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
负责戍守大散关的禁军左卫同样保留了这一制度,在反唐联军入关开始大规模进攻的时候,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800名左卫战兵迅速投入战斗。
相比较之前的谨慎,大队反唐联军入关之后却保持了轻松的心态,然后他们迎头装上了战备值班的八百左卫战兵。
在轻敌的情况下,入关不久的反唐联军,被担任战备值班的八百作为战兵打的是鬼哭狼嚎,第一波最为猛烈的反击甚至险些直接将入关的兵马直接打回去。
吐蕃、南诏、剑南不停的向大散关投入兵力,而禁军左卫也在皇帝李纯次子,澧王,李恽的鼓舞之下不断投入战斗。
然而,战备值班的的兵马提少了,戍守大散关的禁军左卫人数同样不足,至少吐蕃、南诏、剑南的联军超过十万的总数相比是远远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反唐联军不断的投入兵力,戍守大散关的左卫渐渐的变得吃力,饶是如此,在澧王李恽并肩作战的情况下,左卫依旧一步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