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什么是大智慧!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呵呵!贤婿说得好啊!”
“只是,即便你说的这些是对的,又和你主动让出精盐的生意有何联系呢?
难道王朝迭代,世家也要迭代吗?”
“还是说,贤婿你压根没想过发展成为世家呢?”
李世民沉声道,看向徐天的眼神,再次变为审视。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豁达之人,缺的,只是有大志向的人,若是徐天真的只想过平淡的生活,李世民也不好强求。
“岳父,难道在你眼中,只有精盐生意,才可以赚钱?
才可以保证一个世家长盛不衰吗?”
“你错了,这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朝代,自然也没有永恒不变的生意!”
“这精盐,可以赚大钱,也可以带来大的祸患!”
徐天沉声道。
李世民听罢,当即来了兴趣,道:“呵呵!贤婿,你这些话,倒是让为父来了兴趣,你说,精盐生意会带来什么样的祸患?”
“岳父,我贩卖精盐,价格低廉,百姓们得到了实惠,安居乐业,朝廷也因此得到了稳固、富足,若是一直这样下去,朝廷越来越强盛,我的后世子孙,也会越来越富足!”
“但是,谁能保证我的子孙后代会如我一样呢?
若是他们之中有人利益熏心,将精盐的价格抬高呢?”
“若只是布匹、木柴等价格抬高,对于百姓们影响不大,盐、粮食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若是有人在这上面动手脚,必然极其民愤,对于皇朝也有影响,必然引起皇帝的不满!历朝历代,类似的事情不是没有,最后的结果,都是抄家灭族!”
“而且,如我刚才所说,我无法保证我的子孙后代有如我这般的才能,精盐生意又是暴利,必会被别的世家贵族觊觎,阴谋算计,防不胜防!”
“到时,这精盐生意可就成了我徐家子孙的催命符了!”
“与其如此,反倒不如在我活着的时候,狠狠的赚一笔,在我死前,将精盐生意送出去,反倒是能落一个好名声,这样,才能护佑我徐家子孙后代无忧。”
“舍得!有舍才有得!便是这个道理。”
徐天沉声道。
舍得!
有舍才有得!
李世民看徐天的眼神都变了,这小子当真是有大智慧的人啊!
“姑爷说的太对了,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精盐生意就像是精美的宝玉,若是子孙后代无能,不仅守不住,反倒是会惹来祸患!”
房玄龄赞许的点头道。
“可惜啊,我不认识当今圣上,否则的话,或可帮助当今圣上,谋划出可以让大唐传承千百载、甚至是永恒不变的方法!”
徐天突然感叹道。
恩!
李世民愣住了,这小子刚才不是说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王朝吗?
怎么现在又说有这样的方法了?
房玄龄、程咬金二人也瞪着眼睛看着徐天,这小子刚才是不是故意的,就为了当面咒陛下一番?
“呵呵!贤婿,你快说,若是切实可行,为父回去就与陛下提起!”
李世民笑着说道。
“岳父,说了也没用,这个方法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那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经营,需要我大唐数代皇帝和满朝文武忠心辅佐,齐心协力,才能做到的。”
徐天沉声道。
他这么说,李世民更加感兴趣了,正了正身子,道:“贤婿,大胆的说,只要切实可行,为父或可让圣上立下圣旨、留下遗训,让后代子孙皆是按照你所说的去做!”
呵呵!
徐天看着李世民,笑着说道:“岳父,你就是太自信了,我所说的这些,除非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起去向陛下进谏,而且,陛下还要欣然同意,力排众议,让天下文武官员全都臣服,才可以做到。”
嘶!
听到徐天所说,李世民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自己同意不难,让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同意,可就有些难度了!
别的不说,单单那一个魏征就是个刺头,铁定要和自己刚一波的。
再加上还要说服大唐所有的官员,这难度就更大了!
不过,徐天越是如此说,李世民便越是想要知道。
“贤婿,这事情难度再怎么大,你也要先说出来,说不准,当今圣上就同意了呢?”
李世民沉声道。
“呵呵!岳父,既然你不死心,那我便说了,首先,那就是要重视教育!”
“我大唐如今的教育体系不够统一,只要是个读书人,就可以开设书院、学宫,教书育人!”
“这些人之中,但凡有一个脑袋上生有反骨的人,在教书的时候,向孩子们传达造反的观念,这些孩子长大了,是不是也会想要造反?”
“读书之人,多半是死脑筋,心思狭隘,考虑事情时,以自我为中心!”
“他所在的州府,官员奸佞,收刮民脂民膏,他便认为大唐的当权者皆是如此,整日大骂当权者,他的弟子们,也会对当权者有偏见!”
“最重要的,这些人在读书之时,学的皆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入朝为官!”
“试问,我大唐朝廷,充斥着这样的读书人,如何能长久?”
“因此,当今圣上应该统一书籍,专门为我大唐的孩子们定制书籍,内容以爱国教育为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观念!”
“第二,统一书院和学宫,不准私人开设,而是由朝廷出钱,建立学校,并且以低廉的价格,让孩子们入学!”
“同时,改变士农工商这样的等级制度,只要是适龄儿童,皆可以入学校学习,毕业之后,皆可以参加科举!”
徐天沉声道。
嘶!
徐天所说的这些,让李世民惊得说不出话来,房玄龄整个人都要瘫了,这他娘的别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和陛下同意了,满朝文武都同意了,五姓七望、士族、天下的读书人也不会同意的!
即便他们都同意了,这天下的穷苦百姓,有几个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学校里学习知识的?
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