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免疫人生 > 第二百零四章 萝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91年1月17日,北京时间凌晨1时30分,米国总统步齿签署了给米军中央总部司令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命令米军对伊克开战。

凌晨2时,以米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伊克首府巴达,海湾战争爆发。

抛开战争的正义性不谈,“海湾战争”是米军自越国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米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

所有人都以为“海湾战争”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结果,只用了十六天的时间,多国部队就将伊克几十万军队彻底击溃。

“技术决定战术”,华夏的军方高层,也第一次公开承认军事技术的重要性,在此之前军事技术的重要性是被有意回避的,为此,他们还刻意的批判“唯武器论”。

总之就是,“海湾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当然,这些只有李恺这个重生者知道。

米国石油期货市场在战争开始前,一直是上涨态势的,油价最高是在1990年10月份,每桶达到41米元。到1991年1月份的时候,已经下跌了很多,战争爆发前一日是每桶32米元。

如李恺所料,1991年1月17日,米国石油期货市场在最初两个小时冲高到每桶35米元后,开始一路下滑。

除了盛华公司的两千两百多万米元,苏博林还集合了莱卡尔投资公司能调动的所有流动资金共计两千九百万米元,两家公司共计五千多万米元,于16日“杀”入期货市场,做空石油期货。

截至1月17日收盘,wti原油跌至每桶20.63米元,日内跌幅达35.5%,在十倍杠杆的加成下,当日获取纯利一亿两千多万米元。

这笔钱如何使用,苏博林和韩泽奇都咨询李恺的意见。经此一“战”,苏博林对李恺这位妹妹的“代言人”,已经是深信不疑。而韩泽奇是早就服了气,具体操作这位大侄子可能还年轻,经验不足,但就投资眼光而言,无人能出其右,说是随随便便挣点儿“小钱儿”,结果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就进账五千多万米元的“小钱儿”。

韩泽奇有些后悔,其实盛华公司账面上还趴着将近四个亿的“闲钱”,再稍微筹措一些,起码能翻个番,要是也投入到“期货之战”?

韩泽奇不敢想了,想起来都恨不得剁掉自己的手。一天啊,就一天,两倍多的利润。

不过也不能怪他,一来国内的米元外汇不好兑换,二来也是李恺极力阻止,怕数额太大,引起米国政府的注意,万一它们再临时立个什么“法”,让你这钱抽筋扒皮的回不来多少。

这种下三滥的事情米国绝对做得出来。

五千多万米元的利润,加上两千多万的本金,分成三部分处理:

两千两百多万米元的本金,回款给华夏银行,兑换回人民币。外汇增加国家的银行储备,人民币增强盛华公司资金储备,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做准备。

抽出两千万米元的利润,调回国内,以盛华公司的名义,购买1991年国家发行的债券,共计两亿六千万人民币,支持国家发展,扩大盛华公司在魔都政府的知名度。

两笔外汇,四千多万米元,韩泽奇成了四大银行魔都分行的“vip中p”。

剩余的三千多万米元,一半由苏博林帮忙其在米国成立投资公司,投资目标地设定在瀛国;另一半在华夏成立投资公司,投资目标地设定在维联。

维联解体迫在眉睫,分解之后的各个国家都要谋求自己的发展之路,而这些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有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比如莎彼宛的激光技术,黑格兰的发动机技术,白罗斯的光电技术和重型卡车技术,这些技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先进的。

提前进场,这些国家在刚解体时肯定会有诸多困难,这时施以援手,可以给华夏牵线搭桥,引进先进技术。

引进不了就买,买不来就那啥,总之就是“趁你病,拔你家大萝卜”。

至于瀛国,也是同样的目的。瀛国正在爆发经济危机,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多家银行破产,牵连着很多企业破产,民众生存都出现困难,很多拥有多处房产的富裕家庭,一夕之间被打落尘埃。

但是瀛国和华夏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甚至包括民众认知上,一直都处于敌对状态,这些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矛盾。不过瀛国对待给它投了两颗原子弹的“干爹”米国,却是又爱又怕,一副“舔狗”的样子。所以李恺才要求在米国成立投资公司,以便深入到瀛国,开展“资金技术联合”的工作。

眼前李恺这里最迫切需要的是冷藏运输汽车的压缩机技术,他不仅仅只想开一家单纯的运输公司,他想要自主生产冷藏运输汽车,而这方面瀛国的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依旧是能买则买,买不到就换取,换取不到就“窃取”,不但要挖技术,还要挖人。盛华公司在华夏成立技术研究所,“引进”多国技术人才。瀛国现在正是最困难的时节,本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替他们照顾些“普通人员”,善莫大焉。

苏博林也将莱卡尔投资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投资技术和“招揽”技术人才方面,目标地是米国和欧洲。虽然他曾经信誓旦旦的说不想回国,不希望和华夏有太多牵扯,可是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爱国华侨”。

“您好。”大早晨的又是电话。

“小恺,忙什么呢?”韩泽奇在电话里乐呵呵的问道。

他昨天从米国飞到了瀛国,准备开展“拔萝卜计划”。

“三叔好,我准备去学校呢,今天期末考试。”李恺回答道。

“那你去忙吧,考试是大事儿,可不能耽误。你爸在吗。”韩泽奇赶紧说道。

除了投资方面,学习现在是李恺的大事情,韩泽奇可不敢影响到他,不然四哥四嫂,还有林颂北黎安若,现在又得加上苏博林,这几个人会把自己“撕”成碎片。

“您等会儿,”李恺把电话筒放在桌子上,打开门叫李焱。

李焱正在小屋吃饭,两个孩子今天要进行期末考试,所以没有去便民店吃早饭,刘凤芝早晨把油条豆浆鸡蛋“买”了回来,便民店早上乱哄哄的,怕影响了两个孩子考试的劲头儿。

李恺再聪明,现在也还是名初中生,依旧是个孩子,孩子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这段时间老大在学习上有多拼命,两口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听说儿子想拿个满分的安城市期末统考“状元”,俩人是又激动又兴奋,还带着一丝忐忑,生怕哪个细节没注意到,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咋了?”李焱嘴里叼着油条,问道。

“电话,三叔找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林颂北成了二叔,黎安若成了二婶,韩泽奇也成了三叔,再加上苏博林这个“老舅”,总之大家越来越像一家人。

“嗯嗯……”李焱放下油条,喝了口豆浆,起身去了大屋。

“咋了?”

“四哥,你知道我在那儿呢吗?”韩泽奇故作神秘的问道。

“不是说在瀛国嘛,昨天听小恺说了。”

“哦,知道啊。我跟你说,昨天晚上我受到了瀛方公司代表的热情招待,嘿嘿,”韩泽奇乐不可支的说道,“饭后还带我去了那什么‘风俗店’,着实享受了一把。‘风俗店’知道吗,就是瀛国女人专门招待男人的地方。把我伺候的那叫个舒服……”

“就这事儿,没正事儿挂了。”李焱不屑地说道。不就是逛了个瀛国“窑子”,至于吗。

“别别,四哥,你听我说……”

李焱懒得和他聊这些,看到进来收拾被褥的刘凤芝,随手把电话递给了她,然后自顾自的回去吃油条。

刘凤芝莫名其妙的的接过电话,听里面在说些什么。

“你听我说,四哥,这瀛国娘们儿伺候人的手段,那可是不一般。既温柔又听话,态度上那是恭恭敬敬,温情脉脉的像个小绵羊。还特别放得开,啧啧啧,我都没法儿跟你说。改天,改天我必须带你来体验体验,你就知道我所言不虚,还得说是人家瀛国女人,那叫……”韩泽奇得意忘形的啧啧不停。

“好啊,就这几天吧,你四哥随时有时间。”刘凤芝慢条斯理的说道。

“四……四……四嫂,我……我……这电话怎么没声音了,听不见,断线了。”韩泽奇慌忙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