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凤鸣宫阙 > 第309章 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后,陶君兰想起了自己在红蕖那儿喝的那一口茶。虽说没多久就吐了,可是那却也是她唯一在别处入口的东西了。除了这个,她还真怀疑不到别的地方了。

陶君兰将这个怀疑跟青姑姑说了。青姑姑的面色便是也有些发沉:“当时奉茶的那个丫头,让红蕖去将她‘请’来好好问问罢。既有这个怀疑,那就顺藤摸瓜,我就不信了,还摸不出那个瓜了!”

青姑姑着实是气得不轻:这李邺才走了多久?倒是什么幺蛾子都出来了。如今提哦啊君兰怀着身孕要劳神不说,还被算计——

“从明儿起,让丁嬷嬷跟着侧妃吧。”青姑姑目光闪了闪:“我再好好把咱们的厨房排查一遍。”

“我也是这个意思。”陶君兰点点头,看了一眼青姑姑,带了几许温情:“只是又要劳烦姑姑和嬷嬷了。”好不容易两人能享享清闲了,又出了这个事情。

青姑姑嗔怪的看了陶君兰一眼,语气却是再温和不过:“再说这话,我却是要恼了。”

陶君兰点了点头,却是不敢久坐,重新躺回了床上,仍旧让小丫头替自己揉太阳穴。不让人揉着,她只觉得难受的很,而且心里也是十分烦躁。

夜里熬了药喝下之后陶君兰才歇下了,又睁着眼睛看着帐子胡思乱想了好一会儿,这才慢慢的睡着了。不过睡得极浅罢了,所以第二日难免便是不想起床,足足赖了一个时辰这才觉得够了。

起床后,趁着用早膳的功夫,陶君兰问了红螺几句话。是关于杏儿和昨儿端茶给她喝的那个丫头的。昨儿既然觉得有问题,她自然也不可能放任不管,便是连夜让红蕖将人要了过来审问。

红蕖想必也是熬了一宿,两只眼睛红红的,精神头也不好。

“如何了?杏儿可改了口风了?”陶君兰挑了挑眉,捏了一个花卷慢慢的撕着,一点点的吃着,可是嘴里却是着实不知道那花卷是个什么滋味:心思都在红蕖的回答上呢。

红蕖摇摇头:“杏儿咬死了她是气急了,这才没想那么多就去报了信。至于端茶那个小丫头,也是一口咬定自己没动手脚,叫着撞天屈。”

“那你觉得呢?”陶君兰又问了一句。

红蕖沉默片刻,最终笃定的吐出这么一句话;“我觉得是撒谎。不管怎么问,话都是那么几句话,倒像是背好了似的,半个字都不差。”

“看来是个嘴硬的。”陶君兰用力捏了捏手里的花卷,将松软的画卷捏得变了形却是不自知。最后,她冷冷一笑:“我倒是越来越好奇了——到底是谁这么厉害,竟有这样收买人心的本事。”

红蕖见陶君兰是真恼了,怕影响胎气,便是忙劝道:“不管再怎么嘴硬,总有法子撬开的。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侧妃也不必太过心急了。横竖,日后对方再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就是了。”

陶君兰也是反应过来自己的确是太激动了些,便是深吸一口气又将情绪慢慢的平复了下来。自嘲的笑了笑:“亏我还一直真当自己将端王府控制得好呢。”

红蕖也不知该说什么了,沉默了片刻微微叹了一口气:“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侧妃您已是做得够好了。”若真还要说有什么不足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还不够狠毒。

不过这话红蕖却是没说出口。她私心里是不希望陶君兰真变成一个狠毒的人的。

陶君兰又怔神了一阵子,便是摆摆手:“红蕖你去歇着吧,熬了一宿也别再撑着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帮我做呢,这时候你可不能再倒下了。”

红蕖忙应了,不过她也着实是熬不住了,当下也顾不得别的,便是退下了。

陶君兰便是继续用饭。不过最后将一碟小花卷全都撕成了碎面片之后,她也没将饭吃完。待到一旁服侍的丫头看不下去了提醒了一声,她这才回过神来。看着自己碟子里堆成一个小堆的面片,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推开吩咐一句:“拿去喂鱼罢。”

小丫头便是捧着碟子下去了,陶君兰喝了半碗粥,又吃了些小菜,觉得饱了之后便是搁下了筷子。随后朝着一旁服侍的丫头道:“准备衣服,我下午进宫一趟。”

不管是进宫报喜也好,还是去看拴儿也好,她都该进宫一趟了。说起来,也是有些日子没进宫了。虽说李邺不在,她打算闭门过日子,不过却还是要隔几日就进宫一趟的。不管怎么说,不见拴儿她是舍不得的。

而且,她还有另外的打算。

且不说陶君兰这里焦头烂额,只说那头皇后在宫里同样也是心情不大痛快。

最近关于康王的流言不少,其中最多的,还是多说康王太过懦弱,没有太子的气概。毕竟,这随军出征,坐镇中军稳定军心的事情,一般都是皇帝或者太子去做的。其实,也只有这两个人才有这样的资格。

皇帝自不必说了,年岁毕竟上去了,而且每日也要处理大小事情,抽不开身去。这个时候,作为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康王,的确是该站出来的。

皇后其实也很明白这一点,只是她却依旧舍不得让康王去冒险:可不是么?现在这样的情况,又不是当初一个不小心就要被人夺走一切的情况,又何必再那样冒险?其他的皇子不成器,皇帝最宠爱的端王又是注定了不可能有任何可能的。不管怎么样,最后做太子的肯定只会是康王。所以,何必呢?

至少,皇后实在是想不出任何值得自己母子两个再冒着这么大风险的理由。

所以,即便是外头流言四起,皇后也真没打算过让康王出征。反正端王已经去了,康王再去也不过是多此一举罢了。倒不如趁机在京中表现得好些。

真正让皇后头疼的,是皇帝的态度和民心所向。

皇帝对康王不满,就意味着说不定皇帝将来会动了别的心思——毕竟虽说其他皇子不成器,可到底也是皇帝的儿子。尤其是,还有皇子没成年呢,将来也说不定就被皇帝培养起来了。

再则,若失去了民心,只怕将来即便是即位了也坐不稳江山。

皇后能走到今天,凭的就是未雨绸缪的心思和狠辣的手腕。所以如今皇后就在想,能有什么法子能一劳永逸,或者说是永绝后患?

只不过,一时之间皇后却是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罢了。毕竟,能堵得住一两个人的嘴,难道还能堵住了全天下人的嘴巴?

皇后最后招来了自己的亲哥哥,悄悄吩咐了一番:“尽量不要让那些流言传到皇帝耳朵里。再让康王好好表现表现罢。另外,好好查查,到底是什么人在散播谣言!”

最后,皇后在宫中也下了禁令,不许任何人谈论宫外那些谣言。在皇后看来,这个法子虽然最无奈,可也是最有效的——皇帝天天都在宫里坐着,只要旁人不说,他自然是无从知晓这些流言的。只要不知道,不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为了康王的事儿操心,皇后自然也就难免的忽略了其他的事情——比如陶君兰进宫的事儿,和康王府上那些姬妾的事情,以及武王和庄王的一些动静。以及……边关战场的一些动静。

陶君兰下午进宫后直接去见了太后——事实上,虽说是打着进宫看拴儿的名号,可是实际上,她的确是真的来找太后的。

太后此时刚午睡醒来,精神有些恹恹的,歪在软榻上待到陶君兰行了礼,便是问道:“今儿怎么进宫了?还这个时候进宫。太阳毒着呢,你双身子的人,可别中了暑气。”

对于陶君兰肚子里的孩子,太后还是十分上心的。所以,对陶君兰自然也就算是爱乌及屋。

陶君兰坐在太后跟前的凳子上,叹了一口气:“太后可记得红蕖?昨儿红蕖生了个姐儿。”

听说是个姐儿,太后顿时难掩一股失望之情,不过还是打起精神来:“回头我让人准备几样东西,你替我带回去赏给红蕖罢。替端王生养子嗣,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有功劳的。”

陶君兰见太后完全不记得红蕖还没足月,是提前生产,心里微微有些发冷,面上却是只得无奈的提醒了一句:“红蕖是早产的,孩子没足月。还差快一个月呢。”

太后的脸色这才微微的有了些变化,皱起眉头来:“怎么弄的?”

“昨儿红蕖摔了一跤。”陶君兰解释一句:“没过多久就见了红,然后折腾了一番,好歹是将孩子生下来了。昨儿情况十分凶险,若不是福气大,只怕是就有一个保不住了。运气再差点,说不得……”

因觉得不吉利,所以剩下的话她便是没说完。

太后的眉头紧紧的蹙了起来,声音也严厉了不少,目光灼灼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查清楚没有?”几乎是下意识的,太后便是盯紧了陶君兰的反应。

陶君兰注意到了这一点,心里顿时越发的冷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