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重的气氛在客厅中传递,他们几人从来对士大夫没什么好感,没人说话,静静等待刘国盛接下来的话。
“
这其中的脉络非常复杂,而且明朝史料缺失严重,我这边只能简单说说,其中许多情况不一定和历史完全一样,史书中的记载是否被篡改已无从得知。
洪武三十一年,不论你是真想传位朱允炆也好,改主意传给朱棣也罢,当朱允炆登基那一刻,朱棣已失去所有机会。
史书记载,你嘱托朱允炆要善待他的叔叔们。”
刘国盛脸上露出些许冷笑:“这个孝顺的孙子登基没多久就开始进行所谓的‘建文新政’,修订《大明律》,减轻严苛刑罚,平反洪武时期的冤狱;减免江南税收;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儒臣,削弱武臣势力。
其实这些都没什么,毕竟他天然靠近士大夫,给些福利也是应该。”
“哼!好个孝子贤孙!”其他的都不说,‘减免江南税收’是什么神仙操作。
“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建议下,朱允炆着手开始削藩。”
见朱元璋并没什么动容,刘国盛有些纳闷,这老朱听到削藩没什么反应吗。
“削藩是对的,为了集中皇权,削弱藩王权利也是应该。”朱元璋也能想到这点,朱允炆出身问题,这也是常规操作。
“齐泰建议首先从势力最强的燕王开始,只要成功其他藩王将不足为惧。”
朱棣:好,齐泰是吧,你给等着。
无论情形如何,朱元璋点点头,这个做法是对的。
“怎么说呢,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朱允炆的狗头军事,但齐泰齐码还有点能力,方孝孺和黄子澄就是那种纯正的士大夫,除了读书好基本一无是处。
黄子澄和方孝孺却建议采取先易后难,首先削弱燕王羽翼逐步孤立朱棣。”
周王、代王、齐王、岷王先后被废为庶人,而与燕王关系最好的湘王朱柏为不被羞辱举家自焚,《罪惟录》记载,湘王临死前高呼:嗟乎!吾观前世大臣,遇昏暴之朝,将诏狱下吏,便自引决身。亲太祖皇帝子,南面而王,太祖宾天,疾不及视,葬不及会,抱兹沉痛,有何乐于世!今又将辱于奴婢之人乎?苟求生活吾不能也!”
“咱的老十二竟然”,朱元璋瞬间眼红,“好一个孝顺孙子”。
“柏儿...柏儿”,朱棣和这个十二弟关系很好,听闻削藩只是有些难受,但对朱柏的下场感到心痛。
朱标已经大脑空白,双手微微颤抖,两行泪水顺着眼角流下,突然转身抓住朱棣,声音有些沙哑:“老四,你在干什么,弟弟们遭受如此迫害,那时你已经是大哥,你在干什么,你为什么不造反去宰了那个小兔崽子。”
所有人愣愣的看着朱标,就连朱元璋都吃惊的看着自己大儿子,这还是自己那个‘温文尔雅’的好大儿?
“大哥。。。。我。。。”朱棣呆立当场,大哥说什么?让我造反?
“够了标儿!”见朱标有些癫狂的模样,朱元璋起身将朱标按进沙发中,“老哥哥你继续。”
刘浩感觉自己在这格格不入
(づ ̄3 ̄)づ╭?~
看着朱棣,来了来了,刺激的来了。
“为了提防燕王,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
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无奈之下,燕王只能装疯卖傻。”
“老爹加油,赶紧说说小老四装疯的过程,尤其是和母猪的两三事!”
显然刘浩打算注定落空,刘国盛根本没心思去说这些细节,“燕王府长史葛诚叛变,密奏朝廷‘燕王装病’”。
“老四,回去宰了这个吃里扒外的混账!”朱标狠狠瞪了朱棣一眼,就像在说‘老四你这个不争气的,怎么府上还能出这么个玩意儿?’
朱棣小声嘟囔:【王府长史也不是葛诚!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我现在去哪找人。】
“燕王诱杀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号称‘奉天靖难’。
以八百府兵起兵,擒杀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控制北平城,经过四年战争,燕王攻入南京城,朱允炆不知所踪,燕王登基称帝,年号永乐。”
好嘛!一切真相大白,为何末代皇帝是朱由检,不过就凭老四区区一个北平,如何能战胜朝廷大军。
现在也顾不上朱棣造不造反,反正朱允炆那小兔崽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老哥哥,朱棣如何能成功的?”作为当时最出名的军事统帅,朱元璋皱眉问道。
时人都知道明初最厉害的统帅是徐达,可在朱元璋面前,徐达也只能甘拜下风,只是朱元璋登基后不再御驾亲征罢了。
“燕王能成功,是天命所归和朱允炆的无能,首先耿炳文不是朱棣对手,徐辉祖他不敢用,只能派出李景隆统领大军抵挡燕军兵峰。
就这样,在滹沱河之战中燕王也差点翻车,当时狂风大作、沙尘蔽日,燕王瞬间抓住机会反击,斩首六万余。”
“我知道我知道,后来老四还得了个‘风系大魔导师’的称号。”刘浩坏笑着插嘴。
不过没人管这什么大魔导师到底是什么,朱元璋余光瞟了徐达一眼,也明白朱允炆这软弱的性子为什么不敢用徐辉祖。
“怎么说呢,李景隆可谓虎父犬子,完全没有李文忠的军事才能。
建文元年八月,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进攻只有朱高炽率万余老弱残兵镇守的北京城,就在都督瞿能即将登城之时下令暂停攻城,失去最佳战机,燕王回师后与朱高炽内外夹击,在郑村坝大败李景隆,南军弃甲辎重山积,李景隆率残部逃往德州;
白沟河之战,李景隆率六十万大军,未控制渡口等战略要地,导致燕军从容过河,惨败,伤亡二十余万;
济南战役拒绝铁铉、盛庸 “背城一战” 建议,率军撤退时遭燕军追击,损失惨重;
燕王拿不下济南,遂绕过山东直取南京,李景隆和谷王打开城门导致南京失守,朱允炆不知所踪。
你看,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李景隆都深受朱允炆信任,可以说燕王就是天命所归。”
“废物!”李文忠乃当代名将,这个儿子怎滴如此不堪大用。
“唉!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一直安静听着的孙桂辰突然开口,“能指挥几十万大军可不是废物办得到的,普通人能玩明白几千人就不错了,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李景隆放水。。。不对,这简直就是放海啊。
靖难过后,李景隆可是百官之首。”嗯,虽然后来被朱棣整的很惨。
不去管他的大放厥词,刘国盛继续说道:“
不得不说你们老朱家像是有天命一般,要是没有靖难之役或者燕王没有成功,就以朱允炆那德性,明朝会提前走宋朝甚至元朝的老路。
燕王是藩王夺位,他也怕别人有样学样,只能用钞能力让这些藩王们混吃等死,自此皇权的第一个助力彻底消散。
而养猪式的藩王政策也成为一大出血点,加速明朝后期财政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