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391章 诸侯动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陵城!

刘表回师到半路就接到了天子和董卓被毒杀的消息。

顿时是又惊又气。

惊的是,天子和文武百官都死了。

而且之前蒯良就和他商议过弑君的事情。

他怕被爆出来,这事是他做的。

其实有两件事。

第一就是刘备没有照约定一起出兵,让他空耗了不少钱粮。

第二就是,他估计弑君这事是蒯良下的手。

但他之前已经明确表示,这事不准提也不准做。

想了想。

他让黄祖和蒯越几人带大军回江陵,他带着亲卫急忙赶回了江陵城。

刘表回到江陵城后,没有回刺史府。

而是径直的往蒯良的府邸而去。

呼!

来到蒯良的府邸外。

刘表深呼了口气。

随后翻身下马,快步走了进去。

房间内。

蒯良裹着厚棉被,屋子里面还点着几个火盆。

整个屋子里面温暖如春,但蒯良还是感觉十分寒冷。

蒯良虽然一脸的苍白,但目光依旧看着面前大汉疆域图。

旁边一个炉子上面还烧着水,一旁摆着一套从洛阳买来的精美茶具。

此时水正好烧开。

蒯良耐着性子开始泡起了茶。

刘表来的房间门外,刚要出手推开房门。

顿时就犹豫了。

他停在门外想了想。

随着对着旁边的亲卫统领王温说道:“带人守住房间周围。

五丈之内,有人靠近格杀勿论!”

嗯?

亲卫统领错愕了一下。

急忙拱手道:“遵命!”

唰!

很快数十人就把这间屋子围了起来。

嘎吱!

刘表看着王温带人守住的屋子周围,这才推开了房门。

蒯良转头看向了推门而入的刘表。

刘表看见裹着棉被一脸苍白的蒯良,赶紧关上了房门。

蒯良对着他笑了笑,说道:“主公!恕在下重病在身,不能恭迎...!”

刘表摆了摆手,说道:“子柔,你我之间是朋友,这些虚礼就免了!”

呼!

刘表深吸了口气,走到蒯良对面坐下。

两人对视一眼,都沉默不语。

蒯良微笑着,慢条斯理的给刘表倒了杯茶。

随后自己抬起面前的茶杯。

悠悠的说道:“主公啊!这可是好茶啊!

真不知道,杨骠骑到底是怎么改进这种东西的。”

啧啧!

他咂吧了一下嘴。

又倒了一杯,仔细品了起来。

刘表就这么坐着,看着蒯良伊莱娜喝了四五杯茶。

随后才抬起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

放下茶杯才问道:“子柔!你就没什么和我说的吗?”

蒯良给刘表续上一杯。

才说道:“主公不都知道了吗?”

呼!

刘表深呼了口气。

口气不善的说道:“你真下得了手啊!

你可知道,那可是我大汉最后的...。”

刘表还没说完就被蒯良打断了话。

蒯良直接说道:“此事在下之前就和主公说过了。

大汉的希望已经不在长安那个被董卓视为玩物的天子身上了。

能再造大汉者,非主公莫属!

而且此事在天下所有人看来,这完全就是刘焉下的手。

即使怀疑主公,他们也没什么证据。

毕竟主公当时领兵在外,可以完美避开这个问题!”

呼!

刘表深呼了口气,陷入了沉思。

蒯良轻笑一声,说道:“主公!

这事是在下私自做主做下的!

如果主公要罚,在下愿一命抵一命。

而且主公大可把在下交出去,让天下人....”

哎!

刘表听着蒯良越来越不对劲的话,急忙打断他。

说道:“罢了!

事情你已经做下了。

我又如何能把你交出去?”

咳咳咳...!

蒯良咳嗽了一会。

刘表当即起身准备给他拍拍背。

蒯良摆了摆手,说道:“主公啊!

在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弑君这事,是我的错。

也算是我的报应了!”

刘表刚想说些什么。

蒯良抬手打断了他。

继续说道:“天子突然被毒杀,而且还少了文武百官掣肘。

杨子平已经来信,邀天下诸侯去长安,为天子举行葬礼。

同时商议另立新君的事情。

主公应该派人去。

至于人选,在下推荐从事伊籍。

主公派人到长安后,必然有人提议立主公为新君。

但主公不仅不能受,反而要提议立刘备为新君!”

哦?

刘表沉默了一下,问道:“既然如此,那子柔之前所作的一切不都白费力气了?

而且刘备他那个汉室宗亲的真假还尚未可知。

杨升哪里要立新君,估计也不会立刘备、刘焉和我。”

蒯良摇头道:“经过之前的黄巾之乱。

现在天下仅有主公、刘焉、刘备三路汉室诸侯。

其余皇室,现在除了阜陵王刘延之后有人在淮南成徳。

和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刘虞一脉在洛阳。

其余皇室大多已经绝后了。

所以可选的人并不多。”

哎!

刘表无奈的叹了口气。

之前天下各地到处都是汉室宗亲。

黄巾之乱后,各地相继有十几个郡国被除名。

更有数百个县也被去掉了国名。

这些数字背后都是被灭门的汉室宗亲啊!

随着刘协一死。

现在能继承皇位的居然只剩下区区五脉的人选。

刘表不确定的问道:“这五脉当中,刘焉、刘备和我都是一路诸侯。

必然不利于杨子平掌控。

他又怎么会选择我们三人。

我估计他会选择立刘虞之子刘和为帝。

这样才方便他掌控新君!”

蒯良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对,也不对!”

哦?

蒯良随后说道:“杨子平邀众人商议立新君之事,并非一天所能成。

但我估计,有人不乐意看见有新君出现。

他们会提前跳出来,所以新新君之事。

在下估计成不了!”

嗯?

刘表有些懵。

蒯良轻笑道:“既然这事成不了,那我们还要派人去长安干什么?

而且你也说了,会有人在新君出现之前跳出来。

我们还提议立刘备干什么?”

蒯良解释道:“之所以这事成不了,是因为天下有有野心的人太多了。

益州的刘焉和淮南的袁术,他们两人必然会有一个跳出来。

只要他们称帝的消息传开。

其他人估计就没心思商议立新君的事。

而主公表面态度,立刘备为新君。

一来,可以缓和一下之前和刘备闹僵的关系,向天下人表达自己团结汉室宗亲的意思。

第二,未来主公称帝了,他刘备会不会因为主公宽宥和之前的力荐更加容易归顺主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