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了解,日报编辑要负责深入基层采编,整合通讯员的稿件。
“编辑要把关审校稿件的表述、立场以及数据的准确性。
“编辑还要协同排字工人,手工调整版面,确保重点报道占据醒目位置。”
江德花根据对纸质传媒的理解,和现在的时代特征,大致总结了这些。
不过,在这个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的年代,能总结出这些,也足以让张主任高看一眼了。
“嗯,你说的基本都正确,这样吧,你现在就办理入职手续,先干一个月的临时工,看你的工作表现,再决定能不能转正。”
……
江德花在报社工作了一周,张主任非常满意,下班后她就回了一趟炮兵学校。
工作了几天,江德花的气质都变得风风火火起来。
安杰一眼就看出了她的不同,心下正犯嘀咕,江德花就告诉了他们自己已经找到工作的事实。
安杰惊讶地看着她,又赶紧转头看向江德福。
江德福也没想到自己妹妹动作这么快。
“德花,这才几天啊,你就连工作都找好了?
“怎么没和我们说一声,那个……好让我和你嫂子帮你把把关,你现在找的工作是做什么的?”
江德花“不好意思”地看着江德福和安杰。
“三哥,嫂子,其实这个工作也不是我故意要找的。
“那天我办完户口,就想着回家来帮嫂子看孩子,结果路过日报社,看到门口贴着招聘编辑的告示,我就进去问了一嘴。
“那个张主任问了几个问题,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了一番。
“结果,张主任觉得我答得不错,就当场录用了我。
“所以,我就没能及时回来看孩子,真是对不住啊,三哥,嫂子。”
安杰勉强笑了笑。
“没事,这有什么对不住的,你本来就有选择的自由,做什么都是你的权利。”
江德福既为自己妹妹能找到这么体面的工作高兴,又怕安杰对妹妹来了城市,却不看孩子有意见。
不过,大局观他还是有的,江德花能参加工作,肯定比在家里看孩子有前途。
“德花,这是你的机遇,是你平时努力学习的结果,三哥为你高兴!
“既然已经参加工作了,就不要三心二意的,好好工作才是最要紧的。
“孩子有你嫂子家来的大姐看着,我们都很放心,你就不要惦记了。”
江德花感觉得出来,江德福是真心为她高兴,所以她说话也真诚了很多。
“嗯,三哥,我知道了,谢谢你的理解和鼓励,我一定会好好工作,不给你丢脸的。”
她转头看向抱着江国庆的孙妈。
“大姐,辛苦你了,帮我哥嫂看孩子,以后有空了,我也会经常回来帮忙的。”
孙妈被江德花这么客气温和地对待,有些受宠若惊。
她看了这么一会儿,觉得江德花根本就不是安杰说的那样——从乡下来的,不懂事……
在她看来,江德花可是一个挺有礼数挺有气质的文化人,现在还是日报的编辑。
那可不得了,没有文化的能做得了日报的编辑吗?
没看自家小姐才做了一个医院的会计而已?
日报的编辑,岂不是要天天和文章打交道?那可是顶顶有文化的人才做得了的事!
这时,对面的房子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
安杰有些烦躁地抱怨了一声。
“这个老丁媳妇怎么这么粗俗,干什么都不注意影响,还当自己住农村的大院子呢?”
江德福连忙瞪了她一眼。
“人家在自己家干什么,关你什么事?你可别让人家跟前说教去!都是家属,你又不比人家高一头。”
安杰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就息了声。
江德花知道,这是原剧中王秀娥带着孩子们来投奔老丁了。
原剧中王秀蛾和原主非常投缘,对原主也非常好。
动不动就想跑到江德福家替原主撑腰,生怕原主在安杰手底下吃亏。
现在听到安杰抱怨,江德花当然要问一问。
“三哥,对面现在住人了吗?是谁家搬进来了啊?”
江德福想到老丁三番五次打听江德花,就没好气地说道:
“还能有谁?老丁呗!他媳妇带着三个儿子投奔他,他家就分到了咱们对面。”
这时,房门突然被敲响了,江德花坐在靠门的位置,就连忙起身去开门。
门一打开,就传来王秀蛾的大嗓门。
“江团长,俺包了包子,送给……”
待看清开门的人不是认识的人,王秀娥连忙住了嘴。
“哎呀妈呀,这咋又来一个天仙似的大妹子,这是江团长家里不?俺咋没见过娞?”
江德花连忙让开身子,示意王秀蛾进屋。
“丁家嫂子是吧?我是江德花,江团长的妹妹,我前几天回了一趟老家,这不才回来嘛!您没见过我正常,快请进屋吧!”
王秀娥稀罕地看了好几眼江德花,边往屋里走,边忍不住对江德福说道:
“江团长啊,叫俺说啊,娞可真有福气,娶了个那么好看的媳妇不说,家里还有个更好看的妹妹!
“娞妹妹嫁人了没啊?要是没嫁人,娞家的门槛都得让人给踏破喽!”
江德花捂着嘴偷笑……这个王秀娥果然如原剧中那么热情那么八卦。
安杰被她一句“更好看的妹妹”气得心堵……不会说话就闭嘴,没人把她当哑巴!
江德福连忙接过王秀娥手里的盘子。
“嫂子,谢谢你想着我们,给我们送来这么多包子,我把包子放到我家盘子里,把你家的盘子给你腾出来,你先坐下等一会儿。”
他现在只想赶紧送走这个说话没把门的王秀娥,不然,他晚上又要受气了。
安杰不想理王秀娥,江德花就拉着王秀娥坐下。
“丁嫂子,谢谢你,还要麻烦你跑一趟给我们送包子,要不你就留在我家一起吃饭吧!”
王秀娥欣赏地看着江德花,“啧啧”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