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老大夫这样说,赵书屿放下茶杯,坐正身子,清了清嗓子道:“李老大夫可别调侃我了,我可受不住。”
“这次去府城机缘巧合与堇安兄相识,也是堇安兄看得上我们才能合作。”
李老大夫轻笑,“赵小子谦虚了,东家可不是这样和我说的,他可是在信里把你夸上天了。”
饶是赵书屿再自信,在老人家面前还是会不好意思。
赵书屿转移话题,“既然堇安兄给您写信了,想必也和您说过我们的合作计划,就是不知他说到哪些了?”
李老大夫点头,“东家说你有治疗心衰、风寒的良方,让我配合你制作成药丸售卖。”
“嗯,售卖是其一,记录药丸的疗效更重要。”赵书屿接话。
“这个也有说过。”
李老大夫再次点头,又疑惑的问道:“只是老夫不明白为何要找病人试药,试药意味着药效你也不能保证,那你的药方还能称为良方?”
赵书屿明白,宁堇安并未将建设药厂的事告知李老大夫。
“我对我的药方有信心,试药是为了收集信息,同一种病症的病人的病程会有出入,药量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外面那些得了风寒的病人,有些高热不退,更严重还可能昏睡不醒。”
“有的病人可能只是精神萎靡、浑身无力,还有些会咳嗽,这些不同症状的病人您会开一样的药方吗?”
李老大夫摇头,“病症不一样所用药材自然有所出入,老夫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确定你的药方研制出来药丸可以治疗风寒的所有症状,还不会伤害病人身体?”
赵书屿点头,语气坚定,“我确定。”
随即将准备好的“解寒散”“退热丸”“速效救心丸”“活心丸”等药方递给李老大夫。
李老大夫拿着药方,赞道:“这字写的不错,颇有名家风范。”
赵书屿笑笑没有说话。
李老大夫聚精会神看着药方,时而摇头时而点头,时而捋胡须时而挠头发,看得很是专注。
赵书屿也不打扰他,准备倒茶发现茶壶已空,拎起茶壶去前面找小童。
被小童拉着扯了半炷香(大概十五分钟)的闲篇。
小童叽叽喳喳的问他这么长时间去哪里了?小岩最近好吗?宁哥哥最近好吗?
赵书屿对乖巧活泼的小孩子天然没有抵抗力,很是配合的回答问题。
直到后院传来李老大夫激动的呼唤声。
“赵小子你去哪里了?”
“赵小子你在哪儿?”
“小童,赵小子是走了吗?”
两人听着拔腿便往后院跑。
小童吐槽:“我就说赵公子一来,我师傅就会不正常吧。”
赵书屿轻笑,揉了揉他的脑袋,又捏了捏他扎起来的小角,“快走,别让你师傅着急。”
小童点头,边跑边喊,“师傅,我来了,赵公子没走呢,您别急。”
赵书屿走到近前,朗声问道:“看来您老是认可这几张药方的药效了?”
李老大夫不住点头,看着赵书屿的眼神带着惊喜与激动,“认可,老夫认可,我把药材配齐立马开始制药。”
“好,可以多备点药材,以药方上的方法制作的药丸可以长期保存,一次可以多做些,特别是‘解寒散’和‘退热丸’,这个季节再到冬天,风寒发热的病人会更多。”
赵书屿认真提建议。
李老大夫无有不应,不停点头。
赵书屿拉着不停走来走去的李老大夫坐下,拿出另一份大礼放在他的面前。
“您先不要激动,我这里偶然得到几本以前从未见过的医学着作,我研读后认为很有必要让天下医者都读一读,特意带来给您看看。”
李老大夫垂眸看着桌上的医书,《伤寒论》三个大字让他眼前一亮。
见他开始翻阅,赵书屿继续说道:“这本医书主要是讲外感病的病因、病理、治疗方法,其中记载总结的‘六经辩证’和‘八纲辩证’的方法与大乾医者的辩证病理之法更加系统全面。”
李老大夫出身杏林世家,行医几十载,看过的医书不知有多少,刚刚看完前三页他就知道这本医书的含金量。
一边翻阅一边嘟囔着原来如此,竟然还能这样等话。
赵书屿见他又入迷了,显然是听不进去自己的话,低头看向小童。
小童两手一扬,表示自己也没办法。
眼看时间已近正午,中午是赶不回去吃饭了。
赵书屿低声询问小童,“你们中午是在怎么吃饭?”
小童同意小声说道:“家里的厨娘会送午饭过来医馆,不过——”
小童说着停顿下来,瞄了眼自己师傅,小手挡在嘴边凑到赵书屿耳边吐槽,“厨娘做的饭可难吃了,我们都不喜欢吃,只有师傅觉得很好吃,还不允许我们说难吃。”
赵书屿听言也忍不住八卦,小声问道:“会不会是你师娘做的?”
小童眼睛瞪大,不可思议的看着赵书屿,半晌说不出话。
赵书屿良心发现,怕带坏小孩子,“我开玩笑的,你别瞎想。”
那知小童一副恍然大悟样,一把抓住赵书屿的衣袖,激动不已。
“难怪师傅非要说饭菜好吃,肯定是真的喜欢厨娘,难怪师傅来平阳县就带上了这位厨娘。”
赵书屿:......
他是误打误撞找到正确答案了?
正当赵书屿腹诽之时,李老大夫总算放下手中医书,只是眼神很是奇怪的盯着赵书屿看。
赵书屿被他目不转睛的眼神盯着有点不自在,他轻咳一声,问道。
“李老大夫,您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老大夫不说话,反而起身绕着赵书屿转了两圈,抓着胡须点头又摇头。
赵书屿:他疯了?
“赵小子,你实话告诉老夫,你是不是那位隐世神医的弟子,这医书上的字迹和药方上的一致,怎么会是你偶然所得?”
原来是想多了,赵书屿摇头,“没有,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一心考取功名,只是看过几本医书。”
“这本医书确实是我偶然所得,那人只允许我抄录,这本医书是我手抄的。”
李老先生还是狐疑的看着赵书屿,抓着医书的手确是要多紧有多紧。
“若是您觉得这本医书没什么大用就还给我吧?”赵书屿见此,故意问道。
李老大夫立马将医书藏到背后,“不还,不还,你可是说了送我了,哪有送人的东西又拿回去的道理。”
赵书屿原本就没打算要回,正打算再逗老爷子一番,小童突然激动的出声。
“师娘来了!”
赵书屿立马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