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狠心越过玉马,视线注视在其他小件上。扫了一圈,郝宇杰看到了一个让他动心的物件。

这是一个和田玉白玉把件。雕刻的是钟馗。但是这个钟馗可不是他前世的那个钟馗把件可以比拟的。

郝宇杰虽然是一个文玩爱好者,也多看多了解过。但是层次决定了上限,琢磨好几年了其实也没真正接触过啥好货。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机雕和手工雕刻没什么差别,而机雕更精密更细腻。所谓手工雕刻也是靠机器来辅助的。

但是看到这个钟馗,郝宇杰再回想自己那把玩了两三年熟的不能再熟的钟馗,也不由得感慨,真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个钟馗真就像是有了灵魂一样。而自己的那个,显得呆板,生硬,毫无灵气。就是整容脸和天然美女的区别。

而料子上,差距就更大了。自己那个是青玉料,带有一点点的洒金皮。洒金皮是后期烤上去的。

而这个料子是白玉,正面看是纯白,色泽油润,泛着微微光晕,侧面看透着夕照日的光线,又呈现一种乳白色。

整块料子大概有十公分左右,算是一个大把件,雕刻的钟馗豹头环眼,狮面虬髯,鼻如钩,耳如钟,给人一种威猛而严肃的感觉。右手扶剑,左手持链,脚下踩着一只狰狞小鬼。

这个物件让人叫绝的是,钟馗的后背是红沁,看沁色的深浅走向,不像是后期作色的。当然,这个年代也没有烤色技术,要想沁色作假,比如血沁,把玉器的一部分染上牛血埋到地下几年,属于人为干预制造。

钟馗后背的红沁让他犹如穿着一件红袍,而他脚下的小鬼上,有一些洒金皮,斑斑点点的洒金皮让小鬼看上去更突出更立体,也更有冲击感。

“师傅,麻烦你一下,这个钟馗把件多少钱?”

郝宇杰招呼着。

那老头扫了一眼。往这边走来。

“这个钟馗啊,一千二。”

“嘶。。。。。。”

郝宇杰倒吸一口凉气。

京城一座一进四合院。

果然好的文玩古董在任何年代都不是老百姓能玩的起的。像前世看的那些年代文小说,跑到六七十年代收藏古董,纯属脑残。市面上的,十次你可能都买不到一次真货,捡漏的几率跟中彩票一样。

要知道民国时期的古董造假比任何时期都要猖獗得多。

而如果你想保证不会买到假货,就去正规商店,比如信托商店。但是那价格真就不是普通人能承担得起的。

“师傅,这价格也太吓人了吧。”

郝宇杰一副门外汉好奇宝宝的模样。

“吓人?”

老头冷笑一声。

“上面就是这么定价的,要是我,这个价格我都不会卖。这个钟馗是和田玉羊脂白玉籽料雕刻而成的,而且是清朝的老物件,雕刻师傅虽然不知道是谁,但是看雕工绝对不是普通雕刻师傅,不说历史有名有姓吧,也是当时一代名家。

而且这个料子的沁色都是天然的,被巧妙的分配在衣服和小鬼上。”

老头叹了一口气。

“这个价格就卖了,实属败家啊。

可是这年月,人都吃不饱饭,能活着不饿死就不易,这些东西再好又有什么用呢,不当吃,不当喝。”

老头低喃道。

郝宇杰眼冒蓝光,一定要买下来。这个东西放在这可能几年都卖不出去,但是也可能自己一转身就没了。

盘算了一下,自己现在手上还有五百多块钱。差了七百。

意识进入时空商城,寻找大黑十,卧槽,自己的积分根本就买不起七十张大黑十。就是买得起,那也不能买啊。自己还没见回头钱呢,积分花光了怎么办。

算了,自己还是在这个年代赚点钱吧。商城里随便买点什么卖出去都赚到了。

“老师傅,这个把件我很喜欢,但是这个价格我现在暂时不凑手,你看这样行不。我给你留一百块钱定金,这个物件你给我留着。三天之内我带钱来买。”

郝宇杰目光灼灼的看着老头。

老头想了想。

“成,我看你这小伙子也是识货的,又是真喜欢,否则不能这样,我就给你留三天。其实你不交定金也行,现在这世道,这些东西卖不出去的。三年我看都卖不出去。”

“我也知道,但是是真喜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万一跟我无缘,我转身走了就被人卖走,我不是哭都找不着调了。”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你这小伙子有意思,我给你写个收条。你啥时候凑够钱啥时候来就行,也别三天不三天的了。”

“那谢谢你了师傅。”

交钱,拿收条。郝宇杰才想起来他是来干嘛的。

跟老头说明了一下来意。

“来,跟我上二楼。”

两个人来到二楼,只见一百多平的面积全是各种家具,为了省空间都摞了起来,看上去很少粗暴。

“你想要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柜子。这些里面你看看有没有相中的吧。那些名贵木头啥的没有,都是橡木,樱桃木,胡桃木,鸡翅木,水曲柳啥的。”

郝宇杰挤进去踅摸了一圈,找了几个品相相对比较新的,比较完整的给老头指点出来。

“小六,胜子,上来搬东西。”

老头冲楼下喊了一嗓子。

楼下那两个年轻人噔噔噔跑了上来。按照老头的指挥,一点点把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一个柜子挪了出来。

一算账,一共38块钱。

可惜现在的床都是一米二三左右的,最宽也就一米五,这在后世来说都是小床,但是这个年代屋子都比较小,居住环境都比较差,所以几乎没有大床。除非是以前大户人家的床,那种床可是真大,有的比农村一个屋子的大炕还要大。

到门口,找了一个有板车的窝脖,因为距离比较近,谈好价格两毛钱,包进屋。

别看东西不多,也是大件,这种拉货的板车本就不是很大,几样家具摞起来两米高,晃晃悠悠的,郝宇杰看得直眼晕。

捆好后窝脖前面拉,郝宇杰后面扶,两个人浩浩荡荡的就回了四合院。

回到家,周小海已经走了,四面墙已经刷的干干净净,地面也扫了一遍,空荡荡的房间看着干净了很多,显得空间也大。

把家具摆放好后,郝宇杰感觉完成了个大活。现在就差弄一个做饭的地方了。可以在门口架一个炉子。冬天顺带取暖,过了冬天把炉桶子拆下来,炉子就相当于一个灶台了。

本就是掩人耳目的,无所谓方便不方便。至少让人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至于平时吃饭,上厕所,包括睡觉,那肯定是在别墅里啊。

记得前世郝宇杰看年代文,都要天天买米买菜回家让人看到,也要做饭让人看到,上厕所也得让人看到。

真是呵呵了。

各人过各人的日子,谁没事儿盯着你干嘛啊。谁还注意那些细节。只有特殊情况别人才会注意到。比如你炖肉了,这种老宅子,那肉香飘满院,别人就会想,哎呀谁谁家做肉了,真香啊。

如果没有足够吸引到别人注意力的事情,那么你的一些生活琐事没人会注意。

在时空商城找了半天,买了一床被子。军用被褥,军绿色的,没有床单被套,所以只是看着新一些,并不突兀。又买了一个荞麦皮枕头,只是枕芯,没有枕套,所以也说得过去。

至此,郝宇杰在1960年的家,算是正式安稳下来。

剩下的就是。。。。。。。

搞钱。

晚上,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