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带着令人胆寒的气势,纵然这些蒙古骑兵并不擅长攻城,但在一次次冲击下,汴梁城的防线已是摇摇欲坠。
城墙上,守城的士兵们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但眼神中依然透着不屈的坚毅,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迎着元军的攻势,殊死抵抗。
“放箭!”城头上,宋军将领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密密麻麻的羽箭如蝗虫般朝着元军射去,不少元军士兵中箭倒地,发出痛苦的惨叫。
然而,元军的攻势并未因此而减弱,他们架起攻城的云梯,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
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们则用石块、滚油奋力还击,一时间,城墙上血肉横飞,喊杀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城池上空。
经过数日的激战,汴梁城的防线终被攻破。元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四处奔逃,街道上哭声震天,曾经繁华的汴梁城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
皇宫内,亦是一片混乱。龙凤皇帝韩林儿在慌乱中四处奔逃,他身上的龙袍凌乱不堪,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威严此刻荡然无存,他只是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可怜人。“陛下,快走!”几名忠心耿耿的侍卫护在他的身边,试图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蛛网”刺客的监视之下。他们如鬼魅般穿梭在宫殿之间,目标明确,步步紧逼韩林儿。
在生死存亡之际,韩林儿的侍卫们虽拼死抵抗,但怎奈刺客们人数众多,且手段狠辣。
一名刺客瞅准时机,身形如电,手中利刃直直刺向一名侍卫的咽喉。侍卫瞪大了双眼,还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韩林儿在慌乱中逃进了一间偏殿,他以为暂时找到了一处安全的避风港。然而,刺客们怎会轻易放过他。
很快,刺客们便追了上来,将偏殿团团围住。韩林儿惊恐地看着眼前的刺客,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你们……你们想干什么?我是大宋皇帝,你们敢杀我?”他试图用皇帝的威严来震慑刺客,但此刻,他的话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刺客们没有理会他的呼喊,一步步逼近。一名刺客手持利刃,寒光一闪,直接刺向韩林儿的胸口。
韩林儿瞪大了双眼,想要躲避,却已来不及。利刃没入他的身体,鲜血喷涌而出,他的生命就此终结,倒在了血泊之中。
与此同时,刘福通在乱军之中且战且退,最终被元军重重包围。就在他陷入绝境之时,元军阵中一员大将策马上前,此人正是王保保。
他身披铠甲,眼神中透着傲慢,居高临下地看着刘福通说道:“刘福通,你已无路可逃,如今汴梁城破,韩林儿必死无疑,你又何苦再做无谓的抵抗?只要你归降大元,本帅保你荣华富贵,前程似锦。”
刘福通满脸血污,须发凌乱,却仰天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王保保,你这狗鞑子!我刘福通与你们斗了半生,怎会降你?”
王保保皱了皱眉头,脸色一沉:“刘福通,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这局势,你已毫无胜算,何必固执?”
刘福通呸了一声,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呸!什么识时务,在我眼里,向你们这些狗鞑子低头才是生平耻辱的。你们在我汉人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恨不得将你们碎尸万段。今日就算是死,我也要拉几个垫背的!天不助我助尔曹,但我刘福通就是要胜天半子!”
王保保见劝降无望,一挥手:“给我杀!”元军士兵们如饿狼般朝着刘福通扑去。刘福通挥舞着手中大刀,毫无惧色,刀光闪烁间,又有几名元军士兵倒在他的刀下。但终究寡不敌众,他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
刘福通且战且退,一路奔到皇宫前,望着眼前熊熊燃烧的皇宫,城头上那面曾经飘扬的“宋”字大纛轰然倒下。
他颤抖着抽出腰间的佩刀,看着刀身上映出的火光,仰天长叹一声:“想我刘福通,自起义以来,每仗必身先士卒……可叹霸业未成,一切都成了泡影!”
“大宋复国的希望没了,我的美梦也碎了。”他的声音哽咽,带着无尽的不甘。
“我刘福通不服啊!可又能如何……罢了,罢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悲凉与无奈。
随后,他将佩刀缓缓架在自己的脖子上,用力一抹,鲜血飞溅而出,一代豪杰就此落幕。
城外,徐达骑在高头大马上,静静地观望着城内的战局。他身着一身黑色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
他的眼神犀利而冷静,时刻关注着战场上的每一丝变化,宛如一只等待时机的猎豹,随时出击。
当他看到皇宫燃起大火,知道韩林儿已死,城内必然大乱。于是,他立刻催动战马,手中长枪一挥,高声喊道:“淮西军听令,杀进城去!”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淮西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汴梁城。他们呐喊着,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士气高昂。
元军本就因攻破汴梁而放松了警惕,又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阵脚大乱。
“杀!”一名淮西军士兵挥舞着大刀,砍向一名元军士兵。元军士兵惊慌失措,想要抵挡,却被一刀砍中手臂,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淮西军士兵们势如破竹,在城中与元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熟悉地形,配合默契,逐渐占据了上风。
元军在淮西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他们纷纷朝着城门涌去,想要逃离这座可怕的城市。
然而,徐达早已料到这一点,他事先在城门处设下了伏兵。当元军逃到城门口时,伏兵四起,将元军杀得片甲不留。
徐达率领着淮西军进入皇宫,四处搜寻韩林儿,务必不能使韩林儿活着离开汴京,搜来搜去,最后只看到韩林儿尸体,望着那片焦黑的残垣断壁,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