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默默观看,表情平静无波。
而蓝玉、冯胜、傅友德等人包括徐允恭、李景隆都早已习以为常,这类演习看了太多次。
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尽管王弼统领的豹韬卫表现尚可,但也就如此而已!
当今各卫所训练大体类似,并没有出彩之处。
对于众多文官们还有朱允炆、朱允熥、朱权等未见世面的人来说却饶有兴趣。
被将士身上的肃杀之气感染,感受到那份英勇强悍之气。
不少第一次目睹这种战争场景的人脸色苍白。
尤其是朱允炆与朱允熥两人更是紧张不适,身体颤抖。
武将一方见到二人的反应不由暗暗摇头。
像傅友德这样的淮西老将更对怯懦的朱允炆感到失望,认为毫无价值。
但为了自身利益,他们只能勉强支撑。
再看朱允炆与朱允熥的表现实在半斤八两,相差无几。
朱标趁着观礼的同时也在悄悄观察两个儿子,
看到这些表现也不由叹气,心中充满失望和无奈。
虽看似每日埋首政务,与军事无缘,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作为老朱多年精心栽培的太子,他如何能不知兵权之重?朱标深知,不论治国理政还是日常琐事,无一离得开幕后血腥的手段。
钓鱼这般雅致消遣尚需掌控生杀大权,弈棋之类清净娱乐亦足以勾动征战之心。
失去了军队支撑,再美好的愿景也不过是空谈罢了。
因此,在打造军队上,他投入的精力丝毫不亚于政务。
一方面,因老朱仍在皇位,此类事情格外敏感,所以选择低调行事;另一方面,得益于老朱已早早安排妥当,许多布局根本无需劳他费心。
例如蓝玉、傅友德等淮西武将群,近年频频外征立功的机会,无一不是出自老朱对朱标的默许支持。
特别是蓝玉能够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崭露头角,正是因为其对朱标忠心耿耿。
否则,哪里轮得到他崭露锋芒?
就这样,在各怀心思的众人之中,豹韬卫的演练结束。
王弼单膝跪地,朝老朱高声喊道:“末将豹韬卫指挥使王弼,率领麾下士卒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朱毫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不做评价,只是挥了挥手示意退下。
随后,武德卫、龙骧卫、飞熊卫等诸卫逐一亮相,演练接连展开,使得点将台上的众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然而在他们眼中,这些营卫表现似乎并无明显差别,难以判断谁优谁劣。
这种情况下,评定高低完全依赖主观看法。
毕竟军卒皆百战老兵,整体素质相差无几,阵列演练不过是常规操作,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尽管如此,冯胜、傅友德等人却不约而同地想到:若按照老朱对朱政的偏爱,即便仅靠主观评判,这场演武最终大概率会将骠骑卫排为第一。
意识到这点,众人心存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至于詹徽、刘三吾等文臣,以及朱标、朱允炆等人,早已被这连续多支营卫的展示磨掉了兴趣。
此时方才忽然想起此次演武的重头戏之一——朱政!
这么多营卫过去了,为何仍未轮到骠骑卫?不少人的目光中透着几分期待,都想看看那个被老朱视如己出的孩子究竟有何本事,竟能获得如此恩宠。
李善长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准备仔细观察这个神秘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朱允炆却带着暗笑,盼望对方能在众人面前出丑以泄私愤。
甚至老朱此刻内心也微微提紧张,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他心知肚明,不久后便是朱政麾下骠骑卫的表现时刻!对于近期朱政对这支队伍所进行的种种特殊训练,他也有所耳闻。
即便是经验老到的老朱也未曾预料到,朱政能够在阵列操演上搞出什么花样,更别提展现出何等出色的水平了。
老朱只希望队伍能稳定发挥,无懈可击地通过考核。
他的期待更多地放在稍后的个人比武场上,寄望朱政通过那里来赢得名声与声望,这也是他大张旗鼓安排这一场景的原因之一,即为朱政提供展现的平台。
然而即使如此,这毕竟是朱政在众官僚、勋贵以及可以说整个大明皇朝面前的初次登场。
老朱内心深处仍隐约怀有几分期许,期盼着朱政能够一举夺人耳目,闪耀全场,创造佳绩。
恰在这关键瞬间。
传令兵从台下传来洪亮声响:\"下一个,骠骑卫!\"
刹那间。
包括老朱在内的所有观众精神都为之振奋,目光迅速投向远处,急欲一睹这近期声名鹊起之人的风姿。
甚至在旗手营中的李鸾也站得直直的,想看清这位当今风云人物究竟有何非凡之处。
下一刻!
战鼓轰然作响,那铿锵有力的声音震彻全场,每一下敲击都宛若重锤落下。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节奏感极强的步伐声,仿佛天地间仅有这唯一一道节拍。
大地仿佛也因此颤动起来,没有任何多余的杂音或紊乱的声音,就好像只有一位士兵踏步前行一样。
所有人,无论新旧军伍,皆被深深吸引,屏息凝视这即将出场的画面。
很快,在视线之内。
一支队伍盔明甲亮,英气勃发,整齐排列成方队向着场地行进。
他们身穿鲜红披挂,宛如片片火焰翻滚汹涌。
仅看行进的线路和动作,似乎与其他营地无异。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其中的差异——只见这队骁骑卫齐整分为十六个方队前进,人人抬头挺胸,眼神锐利无比,毫无游移旁顾。
仅仅是第一眼就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军队气场。
最为显眼的一点则在于,他们的行进步伐竟然是如此的精确划一,每一个脚印落下的声音均浑厚雄浑,如同雷电劈开天际。
站在校阅台上远眺,可以看到这些方队不论横排纵列,都始终保持笔直的一条直线,这种极端的整齐令人感到无比赏心悦目。
不仅如此,各个方阵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固定不变,就像是有一根无形的尺子一直在测量。
这般庄严肃穆的秩序感及无声推进的力量呈现眼前,就如同一架冷酷无情的战斗机器在运转着。
这支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前行队伍带着一股山呼海啸般澎湃气势,仿佛有泰山压顶的感觉,使得在场众人的呼吸都几乎暂停下来。
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压迫感扑面而来!
如此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在此前的大明实属罕见,可以称得上是一次空前的表演,足以铭刻于观者记忆之中终生难忘。
由台上众多目光呆滞的官员便可见其影响力之深远。
之前一心期待看朱政出丑的淮西众将,包括朱允炊等人此刻全都傻了眼!毫无疑问,当朱政手下的骠骑卫甫一登场,单凭那无与伦比、令人心惊的军容气势,就已经把其他营队远远抛在身后。
然而越是因为如此,人们越难以置信——一支纪律严明、整齐有序且压迫感强烈的精兵,竟会出自这个年轻的将军之手?就在短短数月间?这真的不是在闹着玩吗?
连老资历的大将军们如蓝玉、冯胜、傅友德等也不例外,他们先前脸上的漫不经心早已不见踪影。
目光灼灼,神情严肃庄重地盯着场上的这支骠骑卫。
以这些在军旅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将眼光和见识,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这样一支军威赫赫、浑然一体的军队背后的意义!
不需要多解释什么,仅需想想这样的队伍一旦出现在战场上:那种恢宏的士气就足以让敌军闻风丧胆,不战而退。
可即便他们纵横沙场一辈子,也未曾练出过这样的部队。
而朱政呢?不过十岁出头的小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群拼凑起来的老兵悍卒驯服得如此服从指挥。
简直难以想象!特别是蓝玉,更是感到震撼不已!他原以为这小子敢向自己挑衅不过是靠着力大无穷的天赋,没想到是自己小觑了此人。
这份训练军队的才能实在不可小看。
不过即使这样,说蓝玉怕了也不现实,反而对朱政越发欣赏起来,“可惜啊可惜,恨不能认其为义子。”想到朱政已经被高层收归囊中,蓝玉心中满是遗憾之意。
但同时也对与朱政的赌约增添了几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