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国实业 > 第2266章 小滑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守拙给出的理由是“文军新城”是军工重点基地,在这两个地点之前实验,争取把续航里程提高到一千公里,时速提高到三百公里以上。

还要能应对各种天气状况。

大家自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如果做到,那飞行汽车比现有任何抢滩登陆,运输突袭的机械都要强,都要实用。

因为完全不用跑道,可以直接从船上起飞降落到内陆任何一个角落。

而且他还帮忙申请了一大笔研发经费。

毕竟他比任何人都期望李文军尽快突破这个技术屏障。

说是这么说,可是李文军哪里敢真的让杨守拙坐他们的还在实验中的新车型。

他把航空器材厂,电池研究所和两个汽车厂叫到一起开会:“杨首长已经帮我们把能申请的条件都申请下来了。压力给到我们,就看诸位怎么突破了。”

时速100跟时速300公里压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速度越大,风阻的影响越大。

要减小风阻,那造型就不能再是方方正正,前端要改成流线型。

想大幅提高续航能力,还要考虑利用空气浮力来节能省力,就要加上机翼。

还要做到垂直起降,顶上的螺旋桨也不能少。

想来想去,至少要把两款飞行汽车和倾转旋翼机结合起来。

低空飞行还有一个很大的限制,就是噪音控制。

如果要控制噪音,那就不能用燃油发动机,至少不能用普通燃油发动机。

李文军他们之前做的低噪音燃油飞机发动机,那也只限于在机场外听不见。

当飞机贴近地面飞行的时候,噪音依旧不小。

所以现阶段,能做的只有成倍提高电池的储电能力。

除了电池研究所只能自己想办法,其他人要协同合作。

三个厂各派出数名技术骨干,由董庆军牵头。

最近李谨言刚好轮到了在新能源厂车间工作。

董庆军对于李文军让李谨言去各个厂车间待三个月这件事,是很有意见的。

因为在他看来,李谨言这么聪明,让他去做普通工人做的事情,太浪费人才了。

可是他对李文军从来都是服从为主,所以即便不赞成也不会出声。

这一次,他直接把李谨言调到了研发小组里。

李谨言一来,就算不挂名,也是实际上的组长。

因为没有人敢争这个位置。

就算不服,大家也只敢埋在心里面。

李文军就算有所耳闻,也假装不知道,绝不插手。

反正现在李谨言处于演习和学习的阶段,现在遇见的任何情况,以后都有可能遇见。

晚接触不如早接触。

其实大家都盯着这个研发小组。

毕竟这是李谨言第一次牵头干大事。

以前他都只是配合协助。

第一次研发小组大家开会讨论后,大家觉得难点除了电池,就是垂直起降和水平加速间的转化。

在技术上,大家也达成了共识:要用螺旋桨垂直升降,还要具备可伸出和缩回的机翼。

李谨言一直不出声。

大家都说完之后,董庆军问他:“李谨言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李谨言:“我建议顶部的螺旋桨也要做成可缩回的。”

有人嘀咕了一句:“那东西要缩回,必须停转。如果误触,就会失去动力直接从天上掉下来了。”

李谨言:“嗯,所以要设定好防误触,机电联动。在机翼伸出来,飞机达到并稳定在一定速度之前,顶上的螺旋仪不能停下。”

大家觉得这是句正确的废话,都点头称赞,其实没有人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虽然研发小组的年龄偏年轻,可也都比李谨言的岁数大。

最后选定了两种方案。

第一种,启动的时候,顶上螺旋桨转动,升到既定高度,调整螺旋桨旋转方向,变成水平运动,在速度提上来后,伸出机翼。降落的时候反向操作。

第二种,起飞时,倾转旋翼向下发出冲力和顶上转动的螺旋桨获得的升力协同让飞行汽车垂直升空。倾转旋翼转向后方,同时伸出翅膀。接着改变顶上螺旋桨的推力方向,获得足够水平推力。降落时,反向操作。

董庆军问李谨言:“你觉得怎么样?”

李谨言淡淡地说:“我觉得两个都不行。”

有人心里暗暗窝火:没采纳你的意见就不行?你什么方案都没提,却一把大家的都否定了。

董庆军:“那你说个能执行的。”

李谨言:“先运行你们的,看看我的预判对不对。”

又有人在心里嘀咕:“呵呵,小滑头。说不出所以然就打太极。”

董庆军却毫不迟疑点头:“行。”

好多人都在暗暗翻白眼了:嗤,董庆军,你这尾巴摇得也太明显。

还说你是“文军新城”最有骨气的技术人员,你真是不要太装。

动画模拟,两种运行方式的速度始终提不上来。

都没有做缩小比例模型的必要了。

根据流体动力学分析,当时速超过一百公里时,风阻主要来自顶上那四个螺旋桨。

而且只要把螺旋桨设置在顶上,不管怎么调整方向,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

如果勉强加速,就会造成整体空中倾转的事故。

就算把动态平衡做得很完美,倾转概率很小,速度提上来以后,螺旋桨的轴收到的弯折力也很大,太危险了。

难道真的要把顶上的螺旋桨收回来?

大家心里嘀咕。

董庆军问李谨言:“说说你的想法。”

李谨言;“其实水平动力未必要用倾转旋翼,还可以靠固定向后的喷气或者螺旋桨来提供。直升的时候由顶上的旋翼提供升力。攀升到设计高度,平移的动力装置启动,伸出翅膀,速度达到水平飞行要求后,缩回螺旋桨停转,并缩回腔体内。”

有人说:“螺旋桨缩回去,会大大增加顶部需要的空间和总重量。”

李谨言:“嗯,所以才需要一个团队来做出最合理的总布置设计。”

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思维模式,只是搞个排列组合。

哪里需要这么大阵仗,还特地搞个研发组?

董庆军好像没有看到大家脸上的不服气,说:“那就按李谨言说的,开始设计,做动画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