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武元年,四月五日。

秦武帝苏长青登基已满三月。

这短短三个月,大秦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重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百姓们感觉自己仿若置身梦境。

清晨,集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肉铺老板王二一边熟练地切着肉,一边和老主顾李大叔唠嗑。

“李大叔,您瞅瞅,这新皇登基后,政策一个接一个,咱这日子就像开了挂!以前这肉,一个月也吃不上几回,现在啊,时不时就能割上两斤解解馋。”

李大叔点头如捣蒜,“谁说不是呢!新皇颁布的那些新政,涉及民生和经济,各地商品越来越多,好多以前只有当官的能用得起的东西,咱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了。”

自苏长青登基,一系列新政全面铺开。

商业放开后,各地商队往来频繁,带来琳琅满目的特产。

原本昂贵的丝绸、瓷器,如今价格亲民,寻常百姓家也能添置一二。

街边的布庄里,老板娘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客官,看看这新到的蜀锦,颜色鲜亮,触感柔软,现在价格实惠,做身衣裳保准好看!”

客人摸了摸布料,满意地说:“确实不错,以前想都不敢想能用上这么好的料子,如今日子是越过越好咯!”

苏长青还推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政策,低保户政策。

只要是无子女的老人或贫困家庭,都能获得朝廷救济。

每月,官府会直接发放口粮,无需经过地方转手。

村子里的张大爷无儿无女,以往生活全靠邻里帮衬,如今每月能按时领到口粮,感动得老泪纵横:“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朝廷,这么为咱老百姓着想,新皇真是咱的大恩人呐!”

这一政策瞬间为苏长青赢得了成百上千万民心,也让他获得了上亿积分。

积分对苏长青至关重要。

有了积分,就能从系统商城购买更多物资,武装军队,助力大秦发展。

军队方面,他并未继续召唤新兵。

此时秦军主力已达四十万,其中骑兵十万,还有各类兵种协同;加上六十万边军,大秦兵力维持在百万左右。

这百万大军每日消耗巨大,苏长青格外重视军队待遇。

秦军主力的伙食堪称豪华,让旁人羡慕不已;边军待遇也大幅提升。

“听说了吗?军队待遇可好了,吃得饱穿得暖,还有饷银拿。”

“是啊,我打算过几天就去报名参军,既能保家卫国,又能有好前程。”

短短三个月,秦军基本肃清大秦境内叛军,除山区尚有少量残余,各地百姓生产生活逐步步入正轨。

曾经,叛军频繁闹事,根源不过是百姓食不果腹。

如今,苏长青一系列政策颁布,百姓生活有了盼头,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造反?

以前造反是没办法,现在有吃有喝有钱拿,傻子才去造反。

............

皇城。

内阁衙门内,气氛严肃。

首辅诸葛亮身着一袭长袍,神色沉稳,与内阁成员围坐在一起开会。

诸葛亮率先开口,目光投向户部尚书李斯。

“李大人,前段时间陛下提出来的统计全国户籍与耕地面积,进展如何?

此事关乎大秦民生根基,可马虎不得。”

李斯连忙起身,恭敬作答:“回禀首辅大人,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统计出来了,只是人口统计工作繁杂,还在紧张进行之中。”

诸葛亮微微点头,询问:“那户部存档的现有人口有多少?”

李斯整理了下手中的文书,有条不紊地说道:“目前户部存档的数据显示,全国有八千七百余万人。

但此次陛下要求重新细致统计,想必最终的数据会更为精准详实。”

这时,工部尚书何正德放下手中茶杯,插话道:“人口与耕地数据明确后,对大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可是大有帮助。

道路该如何修缮拓展,水利设施该布局何处,都得依着这些数据来。”

一旁的吏部尚书魏征轻抚胡须,沉思片刻说:“不错,精准的人口数据,对官员调配、人才选拔也至关重要。

知晓各地人口多寡,才能合理安排官吏,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

诸葛亮听着众人发言,微微颔首:“诸位所言极是。这户籍与耕地统计,是陛下新政推行的重要基础。

等人口统计完毕,咱们得尽快商讨出后续举措,如何依据这些数据优化民生、发展经济,还望各位多多费心。”

众人纷纷拱手领命:“定当竭尽全力!”

诸葛亮端坐在主位上,看向户部尚书李斯,接着询问:“李大人,此次全国耕地面积统计工作已经完成,究竟统计出来有多少?”

李斯连忙欠身,恭敬地说道:“首辅大人,这方面是由户部侍郎顾胜具体负责的,还是让他来向您详细汇报吧。”

说着,他侧头看向顾胜,微微点头示意。

顾胜赶忙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朝服,朗声道:“回首辅大人,截至目前,全国已经统计出来的耕地面积共计七千六百万亩。

其中,南方的耕地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七十,而北方大地的耕地仅占百分之三十。”

诸葛亮听闻,微微皱眉,追问道:“为何南北耕地占比差距如此之大?”

顾胜挺直腰杆,回道:“主要是北方缺水,这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

北方虽地势平坦,本适合大规模耕种,但水源匮乏,许多土地因无水灌溉,只能撂荒或者勉强种植一些耐旱作物,产量也很低。

反观南方,河网交错,降水丰沛,农田一年四季都能得到充足的水源补给,作物生长态势良好,一年甚至能多熟,这便造成了南北耕地数量与质量上的显着差异。”

这时,一直静静聆听的礼部尚书管仲轻咳一声,开口道:“如此看来,解决北方水利问题,乃是提升北方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关键所在啊。”

诸葛亮目光扫向众人,点头赞同:“管尚书所言极是。

水利兴,则农业兴。

北方的水利建设迫在眉睫,关乎大秦民生社稷。

顾大人,后续关于北方水利改善的相关事宜,你要密切关注,协同工部,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顾胜立刻应道:“是,首辅大人,下官定当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