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 第71章 丁原,你还不进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章 丁原,你还不进步?!

吕布闲适地坐在堂内,目光被厅中抚琴的蔡琰所吸引。

蔡琰一袭素色长裙,发丝如墨,低垂的眼眸宛如一泓秋水,透着温婉。

她轻启朱唇,声音柔婉:“将军,且听我一曲。”

言罢,素手轻拨琴弦,琴音流淌而出。

如清泉石上,又如林间微风,空灵而悠扬。

吕布微微闭眼,沉浸在这美妙的琴音之中。

他的思绪随着音符飘远,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争。

蔡琰的琴律倍绝,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魔力,轻轻叩击着他的心房。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吕布缓缓睁开眼睛,眼中满是赞赏:

“昭姬,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蔡琰微微颔首,脸颊泛起一抹红晕,轻声道:

“将军谬赞了。”

说罢,她起身,从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木盒,双手捧着走到吕布面前。

“小女子从辽东大商手中,购置了一张上好的貂裘,做成了大氅,为将军征战御寒。”

吕布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他伸手接过木盒,打开,只见一件做工精美的貂裘大氅映入眼帘。

貂皮柔软光滑,泛着淡淡的光泽,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吕布站起身来,披上大氅,轻轻拂动着衣袖,感受着大氅的温暖与舒适:

“果然是上品,多谢昭姬。”

蔡琰微微屈膝,恭谨地道:“将军喜欢就好。”

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看着吕布穿上大氅,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

“卫仲道回到河东不久,便病逝了。”吕布微微叹气,神色有些凝重。

他想起卫仲道那病弱的模样,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蔡琰神色微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惋惜,也有一丝解脱。

“终究有缘无分。”她轻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

卫仲道虽是她曾经的婚约对象,但两人之间并无深厚感情。

如今卫仲道的离去,让她心中五味杂陈。

“等我路过河东,会给他上一柱香。”吕布认真地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真诚。

卫仲道虽然与他有过冲突,但逝者已逝,他也愿意送上一份敬意。

“劳烦将军了。”蔡琰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激。

吕布在蔡邕府中,逗留了许久。

蔡琰命人准备了精致的茶点,与吕布相对而坐,轻声交谈。

两人从诗词歌赋,谈到天下局势,相谈甚欢。

“如今乱世,不知何时才能太平。”吕布微微皱眉,眼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他看着蔡琰,心中涌起一股保护欲。

“昭姬,你才华横溢,若生在太平盛世,定能大放异彩。”

蔡琰微微苦笑:“生逢乱世,又身为女子,能保全自身已是万幸。”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女子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

“有我在,定会护你周全。”吕布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向蔡琰许下一个永恒的承诺。

蔡琰抬起头,看着吕布,眼中满是感动。

她轻轻咬了咬嘴唇,似乎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近黄昏。

吕布起身告辞,蔡琰将他送至府门口。

“将军,一路保重。”蔡琰轻声道,眼中满是不舍。

“昭姬,你也保重。”吕布微微点头,转身离去。

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

蔡琰依旧站在门口,久久凝视着他离去的方向 。

吕布从蔡邕府中出来,心中虽对蔡琰的才情与温柔有所眷恋。

但他深知乱世之中,儿女情长不过是过眼云烟,还有更重要的事等待他去完成。

郭嘉迎上前来,神色郑重:“将军,丁原来信,要和您会面。”

吕布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具体什么事?”

郭嘉一边说着,一边递上丁原的书信:

“大概是应对京师的危机。”

“朝廷任命董卓为并州牧,名义上执掌并州。”

“又以耿祉为度辽将军,试图架空丁原。”

“丁原要是坐以待毙,可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吕布接过书信,匆匆扫了一眼,不禁“哦”了一声,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刘宏时期,将军之位非常罕见,中郎将都不常设。

袁绍、曹操等出身名门,都只是‘校尉’职务。

东汉的度辽将军,对于维护北部边疆的安定至关重要。

掌管着幽州、并州等地的边防,还负责处理北方民族政务。

丁原失去并州刺史的职务,又没拿下度辽将军之位,肯定心急如焚。

吕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心有成竹的笑容:

“丁原此人,野心不小,此番找我,恐怕不只是为了商量对策。”

“他是想借我的力量,保住他的地位。”

郭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将军所言极是,不过,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吕布饶有兴趣地看着郭嘉:“哦?奉孝有何高见?”

郭嘉沉思片刻,缓缓道:

“我们可以与丁原合作,但不能完全受制于他。”

“我们要在合作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

“暂且先听听丁原的条件,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吕布点头同意,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好,就依奉孝所言。”

“我倒要看看,丁原这次能拿出什么诚意来。”

数日后,吕布带着郭嘉、戏志才等人,前往雁门郡。

丁原看到吕布,立刻迎上前来,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

“奉先,你可算来了。”

吕布微微抱拳,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丁使君,别来无恙。”

丁原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看了看周围的人,压低声音道:

“此次找奉先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朝廷的任命,想必奉先已经知晓。”

“如今我处境艰难,还望奉先能助我一臂之力。”

吕布晏然自若:“丁使君客气了,不知使君有何打算?”

丁原端起酒盏,神色略显自得,开口道:

“董卓屯兵河东,没有进入并州上任,是忌惮我们二人联手。”

郭嘉静静地坐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心中对丁原的评价,瞬间降低了一个档次。

董卓两次抗命,怎会仅仅是因为忌惮他们?

董卓所图谋的,必定是更为深远的天下霸业,绝非表面上的一个并州刺史之位。

丁原还在纠结于此,目光实在短浅。

吕布神色平静,微微点头,语气沉稳:

“我和使君同心同德,不会让董卓得逞。”

丁原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欣慰,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有奉先这句话,老夫就放心了,哈哈哈!”

他举起酒盏,与吕布一饮而尽,试图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酒过三巡,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吕布放下酒盏,不动声色地试探道:“京师动荡,使君有什么打算?”

“静观其变!”丁原脱口而出,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似乎并不想轻易表态。

京师局势复杂,贸然行动只会让自己和并州陷入困境。

“如此,岂不是丧失良机?”

吕布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没想到丁原会如此保守。

乱世之中,机遇稍纵即逝,坐以待毙绝非明智之举。

“有张辽、张杨二人在京师盯梢,老夫相当放心。”

丁原微微仰起头,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他们二人势单力薄,在京师未必能有所作为。”

吕布轻轻摇头,眼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京师是各方势力的汇聚之地,仅凭张辽和张杨两人,很难在复杂的局势中发挥关键作用。

“奉先,你有什么计划?”丁原突然警惕起来,眼神中闪过一丝狐疑。

他深知吕布绝非池中之物,此刻提出疑问,必定是有所图谋。

“使君不如趁着此次机会,屯兵河内,向朝廷表达不满。”吕布神色坦然,语气坚定。

“这怎么行?”丁原脸色骤变,脊背发凉,眼中满是惊恐。

他从未想过如此大胆的举动,此举无疑是公然挑衅朝廷,是乱臣贼子的行径。

“使君,有何不可?”吕布往前一步,语气霸道。

“老夫不做乱臣贼子,还没到那一步!”

丁原连连摆手,语气坚决,脸上写满了抗拒。

他虽然野心勃勃,但还不敢公然违背朝廷的旨意,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

“董卓两次抗命,朝廷都拿他没有办法。使君要是不秀出肌肉,迟早被吃干抹净!”

吕布眉头紧皱,声音提高了几分,试图说服丁原。

“奉先,凡事,要按照规矩办事。”

丁原微微摇头,眼中透露出一丝固执。

他虽然明白吕布的话有一定道理,但多年来的官场规矩让他难以迈出冒险的一步。

“使君,有没有一种可能,您就是规矩?”

吕布目光灼灼,再次抛出极具冲击力的话语,试图打破丁原的固有思维。

乱世之中,规矩不过是强者制定的游戏规则。

只要掌握了足够的权力,就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丁原心中一震,脸上露出畏惧之色。

他连连摆手,不敢苟同吕布的观点。

河内距离京师很近,屯兵河内是对皇权的大不敬,是丁原无法跨越的底线。

吕布见此,只好作罢。

丁原的观念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

“度辽将军耿祉,也是一大威胁。”吕布话锋一转,提醒道。

耿祉的存在对他们的计划构成了巨大的阻碍,必须尽早解决。

“奉先放心,老夫会将他牢牢掌控在太原。”

丁原拍了拍胸脯,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他对自己在太原的势力充满信心,认为足以压制耿祉。

随后,吕布又继续与丁原商议一些细节。

尽管两人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一定的合作共识。

将士们喝酒吃肉,气氛愈发变得愉快起来。

直到夕阳西下,霞光万道。丁原称还有要事,连夜返回太原。

吕布静静看着丁原离去的背影,没有送行。

郭嘉上前一步,轻声问道:

“将军,您对丁原怎么看?”

吕布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耿祉和董卓,都不会对我们入京,造成任何影响。”

“反倒是丁原,成为了我们的掣肘。”

戏志才的声音沉稳而冷静,缓缓道:

“不错,我们要从朔方,调兵去往司隶,必须经过太原。”

“我们的行动,离不开丁原的支持。”

郭嘉微微叹气,眼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问题就在于此,丁原既利用朔方,又防着朔方。”

“他不进步,将军也很难跟着进步。”

戏志才摸着下巴,惋惜道:

“丁原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并州刺史之位,却看不到天下大势。”

“如今京师动荡,正是我们崛起的好时机,可他却犹豫不决,容易错失良机。”

郭嘉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烁着对局势的洞察:

“反倒是董卓,有成为枭雄的潜质。”

“他野心勃勃,行事果断,两次抗命朝廷都安然无恙,实力不容小觑。”

“董卓……”吕布微微皱眉,陷入沉思,脑海中浮现出董卓胖大的身形。

戏志才眼睛一亮,提出建议:

“不如暗中和董卓联络,图谋大事。”

“现在他是名正言顺的并州牧,又看不上并州的土地,正好委托给将军代管。”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借助董卓的势力,又能扩充自己的地盘。”

吕布蓦地摇头,神色凝重:

“贸然找上董卓,反而对大局不利。”

郭嘉点头赞成,眼中满是对吕布的认同:

“不错,将军和丁原之争,说到底是并州内部的问题。”

“要是惹来董卓,将军有出卖并州之嫌,要想再聚拢并州的人望,可就难了。”

“还是奉孝,考虑周到。”吕布微微叹气。

郭嘉的远见卓识,绝非浪得虚名。

戏志才微微有些失落,觉得与董卓合作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郭嘉思绪一动,提出新的策略:

“先试一试,怂恿和蛊惑丁原,实在不行再考虑其他办法。”

“丁原虽然目光短浅,但他毕竟是并州的一股重要力量,能争取过来最好。”

吕布心中清楚,丁原成不了大器。

可他也担心,若是一直被丁原掣肘,自己说不定也要走上历史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