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 第58章 大儒来访,北境生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章 大儒来访,北境生辉

长河蜿蜒,落日熔金。

余晖洒在广袤的大地上,将一切都染成了橙红色。

吕布骑着千里驹,信马由缰,在朔方的原野上缓缓前行。

身后跟着张辽、魏续、侯成、宋宪等人,马蹄声踏破寂静,扬起阵阵烟尘。

“朝廷废史立牧,必然导致地方强盛。”张辽皱着眉头,打破了沉默。

“何妨?好似与咱们没有太大关系吧?”魏续满不在乎地道。

他挥了挥马鞭,脸上带着一丝轻松。

朔方偏居一隅,朝廷的变革似乎影响不到他们。

吕布豁达一笑,勒住缰绳,转头看向众人:

“怎么没有关系?地方割据势力多了,朝廷就越容易忽略朔方。”

侯成眼睛一亮,惊喜地附和道:

“不错,朔方地处边陲,郡守也比不过州牧。”

他意识到,这或许是朔方发展壮大的好机会。

“接下来,咱们就好好发展朔方。”吕布沉定地道。

众人心领神会,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魏续更是摩拳擦掌,满心期待着朔方的崛起。

“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张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微微摇头,脸上的忧虑愈发浓重。

吕布晏然自若,看着张辽,平静地询问:

“文远,此话怎讲?”

张辽眉头深锁,忧心忡忡地道:

“朝廷不可能任由朔方发展,我们壮大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威胁。”

吕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睥睨的笑容:

“这可由不得朝廷。”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霸气,仿佛在向朝廷宣告,朔方的命运,将由他主宰。

“没错,朔方是我们的!”魏续脸上洋溢着自信,对吕布充满了信任。

张辽叹息一声,没再说什么。他知道,吕布心意已决,多说无益。

“文远,你要相信我!”吕布拍了拍张辽的肩膀,安慰道。

“走一步看一步吧!”张辽感慨地道,他虽然心中仍有担忧,但也选择相信吕布的判断。

吕布心有成竹,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暗自思忖:

天子刘协命不久矣,京师迟早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动荡。

届时,潜龙将崛起,而朔方,将是他腾飞的起点。

原野上,宋宪策马来汇报:“主公,大儒蔡邕途径朔方!”

“消息可靠吗?”吕布顿时振奋起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绝对可靠!”宋宪斩钉截铁地道。

张辽眼神追忆,补充道:

“蔡邕曾遭到流放北境,天子爱怜蔡邕的才华出众。”

“趁着第二年大赦的机会赦免了蔡邕,准许他返回原籍。”

“继续说。”吕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更多情报。

张辽停顿稍顷,继续道:

“当时的五原太守王智为蔡邕送行,酒酣耳热之际,王智起舞劝蔡邕,蔡邕不理他。”

魏续赞叹道,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

“不愧是大儒,倒是有些文人风骨。”

张辽听到风骨二字,钦佩道:

“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本来很骄贵。”

“他丢了面子为宾客所嘲笑,就破口骂蔡邕说:‘罪犯也敢轻蔑侮辱我!’”

“蔡邕振衣扬长而去,留下瞠目结舌的宾客。”

“王智非常憎恨他,密告朝廷,称蔡邕心怀怨愤,诽谤天子。”

“蔡邕害怕天子无法明察秋毫,于是逃命江海。”

魏续叹息一声,猜测道:

“现在朔方治安好了,吸引各方来客,蔡邕肯定是想隐居朔方。”

吕布正色:“如此人物,倒是可以见见。”

落日的余晖洒在朔方城的城墙上,为边陲之城染上了一层金黄。

吕布骑着千里驹,风驰电掣回城。

马蹄声哒哒作响,引得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侧目。

当他行至城中一处开阔之地时,见一群人围聚在一起。

仔细看去,竟是一群书生。

他们或穿着朴素,或衣衫破旧,神色间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在人群中央,站着一位气质出尘的老者,虽面容略显憔悴,却难掩其儒雅之风。

“主公,他就是大儒蔡邕!”宋宪指着那位老者,激动地对吕布介绍道。

吕布闻言,不禁仔细打量起蔡邕。

只见他身形清瘦,眉眼间透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

举手投足间尽显名士风范,吕布心中不禁惊为天人。

朔方,本就是穷乡僻野之地,学风向来不盛。

往来的学子大概三百余人,大多出身于富农与寒门。

他们没有士族的显赫家世,常被那些名门望族戏称为“斗筲之人”。

在以往,朔方根本无法容纳名满天下的大儒。

而如今,能有大儒来访,还为这些学子答疑解惑,简直是不可思议之事。

吕布器宇轩昂,骑着高头大马,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人群中,不知是谁惊呼了一声:“是飞将军!”

众人纷纷转头望向吕布,眼中满是敬畏与崇拜。

蔡邕也随着众人的目光望去,当他看到吕布的那一刻,同样惊为天人。

眼前的吕布威风凛凛,身上散发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霸气。

蔡邕心中暗自赞叹,如此英雄人物,果然名不虚传。

他快步上前,对着吕布恭敬地施礼:

“久闻飞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蔡邕的声音温和,带着几分谦逊。

吕布连忙下马,还礼道:

“先生德高望重,布不过是一介武夫,岂敢当先生如此大礼。”

蔡邕微微叹了口气,道:

“我乃亡命天涯之人,如今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听闻朔方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故前来投奔,不知将军能否收留?”

蔡邕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他清楚自己如今的处境艰难。

若能在朔方找到一处安身之所,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吕布的声音坚定有力,透露出豪爽与仗义:

“先生为奸人所害,实在令人惋惜。”

“我平生最恨奸人,先生尽管留下安顿。”

“朔方虽小,但也能为先生提供一处容身之地。”

蔡邕看着吕布,眼中满是感激。

他历经磨难,四处逃亡,早已身心俱疲。

如今,能遇到吕布这样豪爽仗义之人,心中倍感温暖。

“多谢将军收留,老夫感激不尽。”

蔡邕说着,眼中泛起了泪光,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哽咽。

吕布上前扶起蔡邕,道:

“先生不必客气,日后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蔡邕这样的大儒,对于朔方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吕布希望蔡邕能在朔方安心生活,为朔方的学子传授知识,让朔方的学风得以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