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从街道办开始 > 第384章 技术资料到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放下电话,宋远看到两位记者的时候心情极好:“两位大记者回来啦?食堂那边都准备好了,咱们吃饭!”

黄记者对刚接的电话比较感兴趣,就问道:“宋厂长,您刚说的技术资料是?”

宋远笑着解释了几句。

听说是从国外引进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技术,黄记者更感兴趣了,又追问了好久。

最后还是小王记者拉住他:“黄叔,我们先吃饭吧,我都快饿死了!”,才让他停下来。

中午一起进包间的六个人,东风厂作陪的是宋远、钱穆书记和穆主席,食堂给搞了三荤三素外加一个西红柿蛋花汤,小王记者心心念念的糖拌西红柿也在其中。

这里面两个荤菜还是宋远又从冷藏车里掏出来了两斤青羊肉做出来的。

之前先生在这吃饭的时候,宋远想了半天没敢拿出来,但柳书记就没那么多忌讳了。

果然这一顿饭两个记者和柳书记都吃的很满意,一盘糖拌西红柿一大半都被小王记者干掉了。

把盘子端起来喝掉里面甜甜的汤汁,小王记者满意的揉揉肚子:“吃了两个多月的白菜,今天总算过瘾了!”

这话又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这年头冬天就是白菜萝卜土豆老三样,而肉更是谁家都缺。

从59年1月起,由于猪肉供应不足,北京市规定每人每月发肉票3张(分为上旬、中旬、下旬各发一张),每张票根据储备数量可以供应猪肉1-3两。

年初的时候还能保证每张票供应3两,现在12月份正是缺肉的时候,每张票已经只能供应2两猪肉了。又赶上年底,大家有肉了也舍不得吃都要存起来等过年再吃。

所以小王记者说的一点也不夸张,日常想见荤腥很难。

反倒是钱一般的高干家庭不怎么缺,工资高不说、绝大多数东西都要票,想花都花不出去。

吃完饭两位记者就准备走了,小王记者又挥了挥她那白嫩的小拳头:“小宋远,有拉杆行李箱和包这么好的东西都不给我说一声,哼!”

接着自己先笑了起来:“看在中午那顿饭的份上,这事就揭过了!我们后面还要去轻工局、街道办采访。你就等着上群众日报吧!”

送走了两位记者,柳书记却留了下来:“小宋,技术资料要到了?”

“对,书记。刚才接到外贸部门通知,明天下午到天津港!”

“好事啊,我现在回去调人调车,明天我亲自去天津接货!”柳书记兴奋的直搓手。

宋远没那么激动,既然柳书记愿意跑一趟,那自己还省事了。

第三天一大早,京城里只要是和汽车有关的单位都开始朝着东风厂汇聚了。一机部的张副部长带着下属研究所的七八名专家第一个到达东风厂;华清大学汽车系宋教授、陈教授和黄教授带了二十多名学生也早早的就来到了东直门。

这让第三个来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刘威厂长恨得牙痒痒,这三位教授和学生们之前可都是在他们厂帮忙研究“北京”牌,11月份接到一机部的指令后又在仿制苏联的“伏尔加”轿车,也就是后面的“东方红”轿车。

如今一听有新技术,这些教授和学生们又都扔下仿制工作跑到东风厂,真是不当人子!

宋远和东风厂的一众领导忙得不可开交,把人一一迎进了会议室乃至大礼堂坐下。外面天寒地冻的,别把人冻坏了。

回来这么多天,宋远自然知道了自己千辛万苦弄来的生产线和技术,差点就被汽车制造厂给搞走,虽然胡建强他们都已经得到了处罚,但见了汽车制造厂新上任的刘威厂长也没个好脸。

刘威之前和周厂长关系很不错,看见宋远同样拉着脸招呼都没打一个。要不是张副部长喊他,他才不来呢。

不就是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吗?之前仿制北京牌汽车的时候他们也照葫芦画瓢的搞过。

张副部长看到刘威和宋远话都不说一句,有些头疼的说道:“老刘、小宋,你们两个一个是搞汽车的、一个是搞发动机的,后面还要合作。怎么话都不说一句啊!”

刘威看都不看宋远说道:“张部长,我们厂之前生产的北京牌轿车,用的可是自己制造的V8发动机。这直列六缸的发动机,一时半会可能用不上!”

在刘威看来,宋远和东风厂的野心很明显,也是冲着搞汽车去的。要不换什么不行,非要换汽车三大件的技术?

作为第二家汽车制造厂,国家对北京厂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可要是东风厂也搞汽车了,必然要分走一部分的资源。

这让刘威怎么能忍得住?打压东风厂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而宋远心中也冷笑一声,北京牌轿车不就是仿的别克吗?东方红轿车不就是仿的伏尔加吗?你慢慢搞你的轿车去,以后有你哭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这年头道路不好,轿车的适应力较差,也没多少人能买得起。再加上再等几年起风的时候,上面发话说“不要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所有轿车项目全部被一刀砍了。

当时北京汽车制造厂花费无数心血弄出来的北京牌高级轿车和“东方红”牌中级轿车,全部都没幸免,从此消失。

花费了偌大的代价,两种车也都不过生产了100多辆,要不是有国家支持,北京汽车厂的裤子都能赔出去。

要不是和苏联交恶以后断了嘎斯69的来源,军方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战术指挥车,使得北京吉普212应运而生,为汽车厂续命并迎来了大发展,66年汽车厂就得扛不住了。

如今一机部还没下达研发战术指挥车的命令,只要自己抢先搞出来更好的战术指挥车,到时候就有的是乐子可看了!

至于竞争,宋远表示尽管放马过来,自己熟知后世各种越野车型,根本就不带虚的。

要知道北京汽车厂搞出来的212车型是65年才定型,一直到63年的时候他们还在仿制两门版的威利斯,最后被军方否了以后才又掉头研发四门版的212。

这还有四五年时间,宋远要是还搞不出一款更好的车,干脆自己抹脖子算了,免得给穿越者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