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调查组的六七个人直奔工业局,带队的是组织口的一位姓郑的副部长,而之前和胡建强一起吃饭的干部处王处长也在其中。
到了工业局,郑部长就先找柳书记谈话,上来三个问题就把他问懵了:“柳书记,谈谈你对东风厂领导班子的看法,请具体到每一个人!”、“谈谈你对东风厂的了解!”、“谈谈你对东风厂发展的规划计划!”
这东风厂也就是上个月市里大领导开口才划归工业局,至今也就是刚办完手续半个月。对于东风厂的两位主官柳书记也就办手续的时候见了一次,聊了十几分钟而已。
工业局一天到晚这么忙,下属的大小厂子几百个,柳书记哪能一个个都看过来?也就了解了一个大概。
支支吾吾的凭借印象说了一会,看到郑部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柳书记干脆直说了:“老郑,这个东风厂以前是属于东城区街道办的下属企业,划归我们工业局也才半个月。这阵子又忙,我还说要去一趟厂里都没时间呢!”
“要说这次的事,我还纳闷呢!这发动机、变速箱的生产线外加技术肯定是好东西。可为了这还没到手的东西就让厂领导班子分裂到连书记都保留意见了,我也是头一回见识!”
郑部长和柳书记是平级,都是正厅级。如今见柳书记都说实话了,再加上东风厂也确实是才划归过来不久,也没把场面闹得太尴尬。
“老柳,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不相信这个胡建强也好、宋远也好能蠢成这样。不过老柳你也确实要对下面的厂子操点心了!”
“现在我估计,市里可能都听说东风厂这破事了!”
柳书记黑着脸点点头,抽了口烟后骂道:“他娘的,这东风厂划给我们,好处还没见着先惹一身骚。别让我知道是哪个王八蛋在后面捣鬼,头给他拧下来当球踢!”
郑部长也觉得柳书记够倒霉的,想了想说道:“老柳,我看你这啥也不知道,我们调查组就直接去厂里了。你这边也派两个人吧!”
柳书记把手里的烟一灭,站起来说道:“老郑,这次我亲自去。奶奶的,这次不好好收拾几个人,别的厂给我来个有学有样,我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见他一副想吃人的样子,郑部长也不好拒绝就答应下来,一群八九个人朝着东直门就杀了过来。
到了东风厂亮明身份,郑部长直接安排科级以上到会议室集合,调查组的人接管了厂办、财务室、档案室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办公室等这些要害部门。
既然来了,郑部长就打算把东风厂查个底朝天,各种问题都查一遍,不信找不出来原因。
东风厂里没秘密,昨天散会以后消息就传的满天飞了,大多数人肯定支持把生产线留到厂里,而少数胡建强和王德峰的铁杆以及个别觉悟高的人才支持他们两个。
即便如此,所有人也没想到上面来这么快、规格也这么高!看到调查组的举动全厂上下包括胡建强在内都开始惶惶不安了!
把科级以上领导都集合了以后先开会,郑部长亲自主持会议开始发飙了。从胡建强开始,所有人都被骂的狗血喷头,说到后面他气急了直接拍起了桌子。
“丢人啊!全市几千家厂子、上万个党组织,这两年我还是头一次听到党支部书记保留意见的怪事!东风厂是不在党的领导之下吗?”
作为组织部门,郑部长天然的偏向党支部这一边,这话让齐副厂长听得火大,就想站起来反驳,李副厂长连忙拉住他摇了摇头。
发完脾气再讲明这次调查的原则和规矩,调查组就一分为三:郑部长、柳书记挨个找领导班子谈话,王处长带了一队人开始查阅档案,纪检口的一位牛处长带了一队人开始查账!
看到这么大的阵仗,说实话包括胡建强、李副厂长在内的几个人都有些后悔了,谁也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但事已至此,双方都不可能后退半分,否则政治生命就算到头了。
调查组在东风厂一待就是三天,干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郑部长他们就和科级以上领导、工人代表等三十多个人都一一谈话,算是把东风厂的情况摸透了。
而档案、财务这边也被翻了一个遍,调查组的这两队人累得舌头都想往外吐!
整个查了一遍以后调查组也懵圈了,要说查出来的问题有没有,那自然有还不少。档案上、财务上都多少有些不规范、不完善的问题,可能够得上党纪国法的大问题却一个没有。
再通过谈话了解厂里的情况,大家一致说宋远是挺强势,但强势也集中在他主管的生产、技术领域,对于人事、后勤等不归他分管的领域,反而都挺尊重分管领导的。和胡建强平常也不是那种仇人见面的样子。
厂里的中层领导和老工人们都想不通,为啥会一下闹成这个样子,平常没听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大矛盾啊?
包括王德峰的说法也是一样,虽然他这次站在胡建强这边,但对宋远也有不少赞誉,认为宋远这个厂长当的很优秀,平常也不怎么插手自己分管的后勤。
调查出来的材料汇总到一起,大家坐这商议的时候开始头疼了。感觉东风厂之前都挺正常,就是这生产线的事胡建强不太正常,坚决要把生产线上交并且为此说出了保留意见这样的话。
这让调查组怎么定谁是谁非?
如果是宋远架空党支部搞一言堂,那没说的他功劳再大也要收拾掉,可宋远偏偏没有这么干过,反而是副书记赵铭有些架空胡建强的嫌疑,可党建这块工作又干的挺好。
很多类似党员承诺制这样的好制度让组织上都眼前一亮开始学习!
要说胡建强乱伸手把东风厂搞得天怒人怨引起了公愤,那这次就要把责任归到他头上,可他平常那草包样子几乎成了小透明,把责任扣到他头上也不合适。
而这次问题的焦点—生产线和技术上不上交的问题,双方也都各有自己的说法,也不好判定谁对谁错!
这下可把郑部长和柳书记他们难住了,进驻东风厂三天了,这次的政治事件总得有个初步结论吧!
这时候干部处的王处长看出来了领导们的为难,开口了:“各位领导,我认为这件事的主要责任还是在宋远同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