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棣狠狠盯着朱高煦,仿佛要将朱高煦刺穿。

他没有搭理朱高煦,而是转过头,语气严肃地问朱瞻基道:“阿狸,你来告诉皇爷爷,你二叔该如何处置?”

朱瞻基看见朱高煦嚣张跋扈的脸上,此刻有一个清晰可见的鞋印,显得有些狼狈。

朱瞻基抬起头,迎上朱棣的目光,轻声问道:“皇爷爷,如果您并非一定要将二叔置于死地,方能消解心头之怒的话,孙儿恳请您饶恕二叔吧。”

朱棣听到这话,不禁微微一愣,他凝视着这个聪慧懂事的孙子,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他实在没想到,在朱高煦如此大逆不道,公然宣称要争夺皇位之后,朱瞻基竟然还愿意为其求情。

一时间,朱棣那充满怒意的面庞上,竟难得地流露出了一丝欣慰之色。

“饶了他?哼!你可知这混账东西究竟犯下何等滔天罪行?这次的刺杀事件,是他与靖难遗孤相互勾结策划而成的。

他此举的目的,无非是想要往你父王头上泼脏水,为自己争皇位铺路。是他做出这般丧心病狂之事,事到如今,你还能放过他吗?”

朱棣的声音低沉而威严,蕴含着无尽的愤怒和失望。

“阿狸,皇爷爷绝不会容忍一个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畜生儿子!无论你如何处置你不成器的二叔,皇爷爷都站在你这一边!”

朱棣一脸怒容,眼中闪烁着威严与决绝之光。

朱瞻基知道,自己的父王朱高炽,一直都极其看重兄弟情义。

哪怕二叔朱高煦曾无数次妄图诬陷父王,可父王却总是想尽办法,替这个不知好歹的弟弟百般辩护和维护。

朱瞻基心里明镜儿似的,如果此刻父王在医院,面对着皇爷爷的怒火,以及要严惩二叔的决定。

父王这个太子,必定会毫不犹豫地跪地叩头,声泪俱下地向皇爷爷苦苦求情,恳请皇爷爷手下留情,饶过二叔一命。

毕竟,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在父王心中,始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他是个仁厚之人。

朱瞻基同样明白,对于皇爷爷来说,除了至今杳无音信的建文帝,让他忧心忡忡之外,最令其感到痛心疾首的心结,莫过于兄弟间的同室操戈了!

这种手足相残的惨状,无疑是对皇家尊严和血脉亲情的无情践踏,也是皇爷爷心头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所以,即便皇爷爷此刻表现出对二叔的深恶痛绝,但内心深处想必依旧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皇爷爷心中,定然是不愿对二叔痛下杀手的,或许就连些许惩罚之意也未曾有过。

朱瞻基知道,二叔曾屡次拯救皇爷爷于危难之中,其功绩不可磨灭。

这次刺杀,二叔更是舍生忘死,只为护皇爷爷周全,差一点将自身性命断送掉。

二叔为何要向父王身上泼脏水,朱瞻基猜测,想来应是皇爷爷欲册封自己为皇太孙一事,深深刺激到了二叔。

不了解历史走向时朱瞻基,时常担忧皇爷爷是否会改变主意,将皇位传予二叔而非自己的父王,毕竟二叔骁勇善战,更像皇爷爷。

可无意间获得大机缘的朱瞻基,自从认识600 年后的朱吾能,知道历史的发展脉络,收获了许多来自现代的好东西,让父王与皇爷爷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

皇爷爷越来越信任自己的父王,朱瞻基再也不怕皇爷爷,会废掉父王的太子之位了。

“皇爷爷,请您饶了二叔吧!孙儿向您保证,日后我登基,绝不会将二叔变瓦罐鸡。

父王也会保重自己的身体,孙儿亦会如此。就算朱祁镇将来降世,孙儿也会对其严加教导,务必使其成为称职的皇帝!

二叔虽然头脑不算绝顶聪慧,但论起行军打仗来,那可真是一把好手哩!

无论是即将到来的北伐,还是未来打倭寇,都有数不清的硬仗,等着二叔去冲锋陷阵呢!

我想,这一次次的征战,不仅能够锤炼二叔的军事才能,更会令其视野愈发开阔高远,目光不再局限于咱大明的皇位。

再者说,孙儿与堂哥是好兄弟,孙儿曾许诺堂哥,待我登上皇位,断断不会让二叔遭受悲惨的下场。

堂哥也应承孙儿,以后必定全心全意辅佐于我。所以,皇爷爷,您就放心好了啦!”

九岁的朱瞻基,扬起稚嫩却又透着几分老成的面庞,老气横秋的说道。

朱瞻基的话,把朱棣和徐皇后都逗笑了。

朱棣欣慰的看着朱瞻基,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之色。

他轻轻地摸了摸朱瞻基的头,感慨道:“阿狸,你虽然还不到十岁,但头脑如此清晰,考虑事情竟这般长远。既然你这么说了,那皇爷爷便依了你,暂且饶了你二叔。

不过,死罪可逃,活罪难免,你二叔有钱,让他陪父王钱。”

一直低垂着头,神色惶恐不安的朱高煦,在听到朱棣这番话时,身体猛地一震,像是被一道惊雷击中一般。

他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瞪大了双眼望着朱棣,脸上写满了惊愕与惊愕。

看着朱高煦,朱棣的脸,很快又阴沉下来,严厉地呵斥道:“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混小子!今日要不是看在你侄儿阿狸和你儿子的面子上,朕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你。日后倘若你再有此等不轨之心思,朕定然不会轻饶于你!”

朱高煦尚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站在一旁的他的儿子朱瞻壑却是机灵得很。

朱瞻壑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连连叩头谢恩:“多谢皇爷爷开恩!多谢阿狸!孙儿会督促父王的,钱,我们汉王府也一定会赔偿的。”

看儿子紧张惶恐的样子,朱高煦心里有些难过。

难道他们父子真的不如大哥父子俩吗?

朱高煦原本是想好好争一争的,可儿子和自己的性命都是因侄儿的大机缘才被救的。

“爹,儿子知道错了。”

朱棣怒骂道:“你错在哪儿了?”

朱高煦咬了咬牙,揉了揉心脏,强撑着说:“儿子不该勾结靖难遗孤,不该觊觎皇位,大哥既是嫡又是长,更是监国有功,理应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