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脸上写满了动容,局势已经变到这么艰难吗?
在群臣的描述中,大明不是蒸蒸日上吗?处处都是祥瑞,百姓安居乐业吗?
他朱由检是中兴之主,是圣君吗?
这些文官,在骗朕?实际上局势已经无比艰难了?
他暗暗记下高迎祥这个名字,继续看下去。
【你以为那些士大夫们会和陛下一起,努力拯救这个国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你发现你错了,这些士大夫从来没有想过拯救这个国家!】
【魏忠贤倒台之后,文官士大夫无人能制,他们加速了土地兼并的速度,天下前十分之一的人,却拥有大明十分之九的土地!百姓无法存活,纷纷变成流民!】
【而你这个时候才发现,陛下没了魏忠贤之后,日子变得愈发难过,当年有魏忠贤时,东北边防每年花费白银数百万两,但朝廷依旧能够维持,而自魏忠贤去后,财政变得愈发艰难,以至于东北边防都难以维持了!】
【崇祯元年七月,你此时已经被提拔为正六品都察院经历,可以看到一些以往看不到的文字,你发现天启元年,崔呈秀为淮扬巡抚的时候,朝廷的盐税每年为二百五十万两白银,而崔呈秀倒台之后,淮阳巡抚变成了东林党首脑李三才,每年的盐税很快跌落,每年不足一百万两!】
【你隐约之间察觉到了什么,但是又很难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你不理解,为什么魏忠贤这个奸臣没了,大明反而变成这个样子?】
朱由检心中也隐约有了猜想,但是他也和钱嘉征一样,不能将这些东西串联起来,但是看到这,他对那些士大夫,已经有了一些警惕。
可叶铭,一开始就在警惕!
【你看着大明江河日下,回想起那位好友叶铭,想起他原本是东林党最锋利的一把剑,可到了最终的时候,他反倒跳出来帮助魏忠贤,你一直不理解,但是现在,你隐约察觉到,你的这位好友,他或许才是最睿智的那一个人,他一开始看到的东西,是你不曾看到的真相。】
【崇祯二年初,局势愈发艰难,你心中烦闷,去到城外的古刹散心,你遇到了一位老僧,极为博学,你与他一见如故,聊的越来越多,你将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通过老僧的回答,你才明白你这位好友的大智慧。】
【那位老僧告诉你,天下之事,在于平衡,若一方过强,则天下大乱,你的那位好友深谙此道,魏忠贤势大之时,他跳出来抨击魏忠贤,是为了平衡世家大族之权和皇权,而等到魏忠贤真的要倒台的时候,他为了保持平衡,选择跳出来保魏忠贤,甚至死也不怕!】
【什么是读书人?这就是读书人!】
朱由检看到这,回想起不久之前奉天殿的那道身影,叶铭没有任何的畏惧情绪,坦然赴死也不惧!甚至有一副解脱的样子?
为什么会觉得解脱?
因为他做了他最后能做的事,所以他觉得虽死犹荣!
还是说?他真的觉得朕是蠢笨之物,对大明的未来充满绝望,以至于都不敢面对未来,甘愿选择死去?
他本就是孑然一身,吃百家饭长大的,即便是死,也没有什么留念。
但是不管是何种想法,朱由检此刻都明白,这叶铭是真正的直臣!是一个真正的忠臣!
杀不得!绝对杀不得!
【你对叶铭愈发的敬佩,你也开始后悔那日的决定,如果当时你和叶铭一样,站出来做振聋发聩之言,或许局势不像今日这般艰难了。】
【阉党倒台之后,党政并没有结束,楚党、浙党、东林党等党派不停争权夺利,士大夫们只顾着党争,全然忘记了他们是天下的执牛耳者,局势愈发糜烂,你每次看到陛下,都看到陛下长吁短叹,甚至有时候听到陛下说些后悔之语,如果忠贤在,或许事情不必如此。】
朱由检觉得有些滑稽,此刻他可以说是恨魏忠贤入骨,恨他侵夺自己的权利,他实在是很难想象在一年多两年之后,他会说出这样的话……
可眼前的这些文字,已经说明了一切,局势的发展,的确会让他后悔,会让他说出这样的话。
【崇祯二年十月,后金十万精兵绕道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京都,你心中绝望,大明的国祚,莫非到此就结束了吗?】
【你去到内阁,此刻那些老大人们,终于没有了党同伐异,可一个个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逢人便问计将安出?计将安出?】
朱由检看到眼前的画面,整个人都开始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崇祯二年,也就是两年之后,后金兵就会围困北京城吗?
结果如何?他大明两百多年的国祚,会就此断绝吗?
他害怕,他或许只有两年的时间了。
上一次被异族围困北京城,还是英宗皇帝朱祁镇,但那个时候有于谦,这个时候呢?这个时候有谁?!
没有!一个都没有,群臣都是废物,这些读书人已经不是以前的读书人!他们不是阉党,但似乎被阉割的更加厉害!
一定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他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你彻底绝望,你发现这些大人们,连魏忠贤都不如,你真正理解了叶铭当初做的事,到底有多么正确,你颓然的走出皇宫,回到自己家中,焚香沐浴……】
【模拟点已用完,本次模拟结束!】
朱由检气得直拍桌子!这样关键的时刻,结束了?
很快,他就忍不住苦笑,他只有二十四点模拟值,模拟一个月的时间需要一点模拟值,二十四点模拟值只够模拟两年的时间。
从天启七年十一月到崇祯二年十一月建奴攻陷遵化往京师而来,刚好是两年的时间。
他退出模拟器的界面,在原地踯躅了很久,才终于回过神来。
朱由检的脑海里,一位年轻的身影在据理力争。
他不禁在想,此人,会不会是崇祯朝的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