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原本还高高兴兴,但是听到叶铭这话,整个人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你玩尼娘呢!
咱们就不能和和睦睦的当一对君臣?以后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一天就知道死死死!你全家都死了吗,一点留念都没有?
他好像真的全家都死了?
叶铭看朱由检犹犹豫豫,顿时有些恼怒了,“怎么?陛下是要食言吗?你是九五之尊!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总不能食言吧?”
“如果是那样的话,陛下岂不是将自己的脸面放在地上践踏?从此以后,陛下的旨意谁人会听?”
叶铭直接逼迫!他就不信了,这样的代价,他朱由检能够承受!
叶某说了这么多,愿意选择相信朱由检的话,就是因为朱由检是皇帝,而皇帝金口玉言,是不能食言的!
大多数情况下,皇帝哪怕是发错了圣旨,杀错了人,也不会认错,也不会收回原先的旨意。
仁义之君,等到后世之君来平反!稍冷漠些,那就将错就错。
所以,朱由检说了那样的话,就必须那样做!
“陛下!此狂徒竟敢逼迫陛下,目中哪有君父?臣建议遂了他的愿!将他赐死!”钱龙锡直接跳了出来,他们看叶铭可以说是非常不爽了!
他现在看出来了,这叶铭口齿伶俐,思维跳脱,逻辑严密,绝对可以说是一个人才!
可这个人的思想,已经背离了儒家,已经不可能成为东林党的同路人了!
反倒是有可能成为敌人!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能杀就得杀了。
而且…如果叶铭的种牛痘之法真的有效果,那时候想要叶铭死,就非常困难了!
一法活百万人性命,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圣贤人物了!
那时候阉党会夸张到什么地步,钱龙锡都有些难以想象了!
“陛下!既然有人一心求死,不如成全他吧!”
“臣也一样!”
“……”
叶铭感激的看了这些人一眼,好人啊!凡是想让自己死的人,都是好人!
“陛下!你听到了吗!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忠臣啊!他们都这么说,陛下难道想要让这些忠臣寒心吗?
“请陛下速速杀臣!”
朱由检听到忠臣二字,就觉得可笑,这叶铭是在嘲讽这些人啊。
这些所谓的忠臣,哪里比得上叶铭一根?
叶铭今天说的那些,让他已经完全确认了,叶铭就是他需要的人才!
才华出众,狠辣!恶毒!
盛世的时候,或许需要中正平和的儒家能臣,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好,但是现在,即便是他朱由检不想承认,但是也明白,如今正是乱世!
而乱世,儒家的那一套,或许就没有那么适用了,他需要的,就是叶铭这样没有凶猛恶毒的人!
死?就这么想死?!有那么容易吗?
“呵呵,叶爱卿?你莫非认为你说得不错?”
朱由检嘴角一勾,冷漠的话语顿时就吐了出来。
叶铭一愣,这尼玛还不好?老子此法!可以帮你有效抑制瘟疫不说,而且可以给建奴重重一击!
这样的好事,你朱由检就算花再多钱也做不到的!
这还算说的不好?
朱由检,你到底讲不讲武德?
“种牛痘之法可以活人无数,而且如果操作得当,可以为陛下和朝廷获利无算!”
“而建奴虽然勇猛,但并不是三头六臂,依旧畏惧天花,以天花为武器发起进攻,整个辽西走廊,甚至都可以因此肃清!这还不算好?”
叶铭大声辩驳道!
其他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有些震颤。
如果这些事情都做到,那对大明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不说海晏河清吧!至少可以为大明延长国祚十年!
少了瘟疫和建奴的暂时威胁,或许就可以好好处理内部的乱局,大明得以有喘息之机!
但,可能吗?
“说的倒是比唱的好听,你的种牛痘之法还不知道有没有用呢!要是有用,那朕就算你说得好,你想死,朕就成全你!”
“但在此之前,谁知道你是不是信口胡诌?暂且关押在诏狱吧!”
“结果现时,是杀你,还是将你囚禁在诏狱,自然就有结果了!”
朱由检直接盖棺定论了。
杀叶铭,朕肯定是舍不得的!
但是违背旨意,朕也是万万不敢做的,那样会使皇帝的的威严大大降低!
所以,那就拖!
而且拖的很合情合理嘛,朕的确答应你说的好就处死你,但是你现在说的好不好,没有定论,朕拖一拖,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嘛!
叶铭真想冲上去给朱由检邦邦两拳!
这朱由检有断袖之癖吗?喜欢叶某这种帅的?
“朱由检,你不讲武德,我草……呜呜呜!”
叶铭刚刚打算大骂,内阁首辅黄立极一个眼疾手快,就闪现到了叶铭身前,一把捂住了叶铭的嘴。
看到捂得严实,黄立极也算是松了口气。
要是真骂出来了,那就真的是取死之道了!
没必要,如果叶铭的种牛痘之法真的搞出来了,那对于魏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啊!
毕竟,叶铭就是魏党的成员,魏党的成员做出这样的好事,谁还敢说魏党的人不干实事?以后这些东林党的人发难,完全可以说你们牛逼,怎么不能缓解瘟疫?
叶铭这样的人才,不应该损失!
朱由检松了一口气,感激的看了黄立极一眼,暗道难怪能当首辅,果然有东西,竟能料敌于先!
“押下去吧!押到诏狱去!严加看管!”
“对了,一定要捂住他的嘴!”
说罢,两个大汉将军直接走出来,蒲扇大的手掌像铁钳一样抓住叶铭的手臂!然后一块布塞在了叶铭的嘴里!
叶铭万分悲愤,不讲武德!不讲武德!
“呜呜呜!喔草腻……崇祯,呜呜!”
叶铭一边试图大骂,一边双脚狂蹬,似乎想要踢上首的朱由检一般!
随着大汉将军的远去,整个朝堂才算是恢复了安静,奉天殿在这个时候看起来,才像是大明的中枢。
而不是菜市场。
许久,这些人才从刚刚的吃惊中脱离出来。
恢复仪态的大臣们,才像是大明的肱股之臣!
“黄爱卿,牛痘之事,太医院具体负责,但爱卿主管此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的安排,国库之银如果不够,那就去内帑支用!此事最为重要,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为此事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