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磕磕绊绊的拍摄完成

“你开个价吧。”

侯勇在他身后喊了一句,崔鹏飞走出去两步,站下了,转头看向侯勇,“你要真想做的话,就给一千……八百也行。”

“贵了。”

侯勇摇了摇头,“耗材这些不用你们学校出,摄像机胶片我这都有,最多需要找打光的灯光师,最多给你二百。”

“三百,我包给你把剧本格式写好,不管你是要文学剧本还是镜头脚本,我都给你写好。”

“成交。”

崔鹏飞转过身,拿起剧本,然后朝着侯勇伸出手,“先给钱,明天你来找我。”

侯勇笑了笑,从兜里掏出二百,给崔鹏飞当定金。

“这小子有点狂啊,这事儿就算定了?”

曲奕恒上前一步,站在侯勇身侧,摸着自己的下巴,看着对方的背景。

这小子也不是个安分的人,看到有性格的人,都会升起点攀比的心思,大概这就是同性相斥吧。

侯勇笑了笑,“本来也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他真有本事的话,能节省时间,我也不介意多给他一点奖金。”

事情其实本来就很简单,只是放在这个年代,相关专业人才可以说全国几乎是凤毛麟角,这种情况会再往后延续十多年。

哪怕是搁在十年之后,大陆的电影行业也十分萎靡,即便是电影厂有编制的人,也都属于混日子,一年到头也捞不到电影拍,不少老油子都会接私活,用厂子的摄影机,照相机,甚至一些厂内自有的造景,出去接私活。

至于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别说有钱拿了,就算是白干都抢着来,为的就是给自己的履历镀镀金,增加一点实践经验。

崔鹏飞也确实没让侯勇失望,第二天就找来了同学,搭好了临时剧组,甚至还找了自己的老师做相关的技术指导。

原因无他,整个学校只有这货拍了参桂养荣酒,算是有实践经验,眼下听说他又要拍广告了,不少学弟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拍摄场地只选了两个,一个是外滩,另一个是普通的民房,最主要的拍摄地点还是在学校的排练室。

侯勇则是带着顾盼盼去商场挑衣服,作为从民国时期就一直走在经济前列的十里洋场,对于时尚这一块也一直都处在这个国家前列,商场里甚至有一些略显浮夸的衣服,穿上能直接上台演出的那种。

侯勇带着顾盼盼选了两件衣服,没找名牌,毕竟是药皂,突出的是洁净的效果,所以衣服主要以青春和干净为主。

找崔鹏飞这种学生党做剧组的好处,一个是便宜,另一个就是认真,一个半mV半广告而已,他们愣是能当成文艺片来拍。

都还没正式开机,侯勇带着顾盼盼从商场回来,就发现崔鹏飞竟然带着几个学生开始开会了,就连那个被请来的老师都在认真地听崔鹏飞讲话。

从剧情到镜头语言,别说摄像师了,就连灯光和道具都加入其中,甚至有人还想在剧本里再添加点新剧情,真把一个二十多秒的广告当成微电影来搞。

侯勇听了一会,抽空把涂改得好像天书一样的剧本拿过来一看,顿时眼前一黑,差点被这帮家伙给气死。

“那个,其实也不用这么复杂,只要能突出产品特性就好,这本身也不是一个完整的mV。”

“简单其实也分好几种的,有的是艺术留白,有的是让人通俗易懂,再有就是那种粗制滥造的,放心,我们都是专业的,你等着成品就行了。”

可能是成为了团队的核心,崔鹏飞这家伙更骄傲了,如果侯勇不是老板的话,他连解释都懒得解释一句。

“我不管那么多艺术效果,我做的是药皂的广告,最主要的就是配合产品特性,镜头要干净,光线要透彻,人物必须凸显出清新的主题。”

“行了,我知道,你没有经验,我有。”

崔鹏飞不屑地解释了一句,差点把侯勇给噎死。

……

拍摄的时候,侯勇差点跟崔鹏飞打起来。

这货先前拍参桂养荣酒的时候,只是兼了灯光和道具的工作,但那支广告作为国内第一支电视广告,只要是参与的人,全都出名了。

眼下这是他自己主导的电视广告,可算是彻底放飞了自我,只是顾盼盼在外滩旁边一个转身的镜头,这狗日的都精益求精地要求拍了五遍,这侯勇都忍了,问题是最终的成品和侯勇要求的简直是南辕北辙,一分多钟的片子,愣是没进入主题,灯光也达不到他的要求。

“我不干了。”

崔鹏飞将剧本扔在侯勇面前,气呼呼地站起身就要走。

“走可以,钱还我!”

崔鹏飞从口袋里掏出几十块钱,直接摔在桌子上,“给你,你这人一点都没有艺术追求,我跟你没法合作,剩下的钱我没带身上,明天给你。”

实际上哪还有剩下的,先前为了出去拉业务,问自己不少朋友借了钱,现在都还了,手里的钱也没剩下多少了。

最终还是曲奕恒从中斡旋,俩人才没打起来,最后商量出来的折中方案,就是一人拍一版,最终用哪个,还是看侯勇。

侯勇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反正人工费用没多花出去钱,只是烧胶片而已,但是这玩意全都是周老板提供的,反正又不花他自己一分钱,也只能是这样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崔鹏飞是有真本事在手里的,虽然和侯勇的追求不一样,但业务能力强。

专业的毕竟是专业的,侯勇脑子里只有想法,但是能落实出来,还是要靠崔鹏飞。

而曲奕恒则是被侯勇留在了崔鹏飞身边学习,日化公司成立,后面肯定还要有很多广告要拍,与其出去找人,倒不如自己培养一个相关方面的人才,而曲奕恒这种有些跳脱的性子,正适合干这事儿。

他也确实乐在其中。

三天的拍摄下来,曲奕恒嘴里也能蹦出来什么黄金分割线之类的这种专业术语了。

最后两版拍摄完成,光是烧胶片就花了将近一万块钱,这也就是周老板现在财大气粗,否则侯勇得心疼坏了。

拍摄结束之后,崔鹏飞还要求在最后署上自己导演的名字,侯勇心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