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京城有消息传过来了!”

从凤阳赶回京城的路上,蓝武很快就从探子手中接到了南北榜案再次爆发的消息。

这让他有些讶异。

说实话,如今的大明朝和原本历史上的那个大明已经完全不同,文官势力不但没有如历史上那样被老朱加强,反而因为老朱掀起谋害太子大案,以及燕王摄政,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他本以为在这种情况下,南北榜案不会再出现了。

没想到这些江南士人如此的丧心病狂,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把这件大案弄出来。

他实在是搞不懂那些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呵呵!”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试探了!”

看过情报的朱元璋却是忍不住冷笑了起来。

“刘三吾是咱离京之前就和老四定好的此次科举的主考官,咱就知道,这老东西只要在,这个案子就一定会爆发!”

蓝武闻言有些讶异,不由问道:“陛下,这是为何啊?”

“因为他不怕死!”

“在这种卫道士的心里,除了他心目中的圣人之学,什么都可以舍弃,宗族、仇恨、荣华富贵,在他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他眼中就只有狗屁的圣道,只有程朱理学。”

“他想要借此机会,改掉咱、标儿还有江南士绅在洪武十八年立下的不成文约定。”

蓝武闻言心中一动,不由问道:“陛下,是什么约定?”

朱元璋闻言咧嘴笑了一下,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当初大明刚建的时候,咱听了宋濂和刘基等人的话,重开了科举,为朝廷选拔人才。”

“但只举行了一次,咱立马就叫停了,你可知是因为什么?”

蓝武摇了摇头。

其实他知道一点,但这个时候还是听老朱说才有感觉。

果然老朱很快就继续道:“因为考上的进士九成都是南方人,确切的说是江南地区,也就是之前张士诚控制的福建、江浙一带的士绅之家的人。”

“整个北方,包括四川、湖广、两广,这些所有地区加起来,才只有一成。”

“特别是北方,甚至来参加科举的就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

“咱一看到这情况,立马就停了科举,毕竟这样的科举再进行下去,咱这大明就变成江南人的大明了,那这和南宋还有什么区别。”

蓝武闻言顿时就沉默的点了点头。

他很清楚这样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

张士诚所控制的江南地区属于南宋时的核心地区,这一片区域从南宋开始就几乎没有经历过多少战乱。

南宋灭亡,是因为最后那几年南方士绅和忽必烈谈妥了条件,放弃了宋朝皇室,转投元朝的怀抱,当时的南宋几乎就没做出多少抵抗,很突然的就被元朝灭了。

其后元朝一百多年,蒙古人又实行的是包税制,放任南方士绅自行发展,每年上交固定的税收便不管他们,其实就是无政府状态。

而等到元末大乱时,那些江南士人又立刻扶持起了张士诚保护他们安全,元末大乱几乎就没有影响到他们。

直到最后张士诚被老朱打败,他们才算是经历了一些血腥。

但因为当时北方大部还没有收服,老朱需要缓和自己和南方士绅的矛盾,便主动伸出了橄榄枝,重用了宋濂、刘基等一大批江南地区的文臣进入自己帐下予以重任。

甚至科举的内容都选定成了程朱理学。

要知道程朱理学可是南宋时兴起的,北方人甚至是四川、湖广这些当年抵抗元军的一线战场,对这些学说从来都不屑一顾。

一边是没有战乱,深度研究了几百年,甚至这一派学说都是自己发明的,拥有最终解释权的南方。

一边是在元末几乎被打的十室九空,百姓百不存一,之前完全就不知道程朱理学是什么东西的北方。

傻子也知道,能用这东西考上进士,在大明当官的都是些什么人。

“咱是洪武四年暂停了科举的。”

“其后十多年没有再举行,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你和咱说的明初四大案,几乎都是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

“原因也很简单,洪武元年,咱派徐达和遇春荡平了整个北方,其后几年冯胜和傅友德拿下了四川,文忠带着郭英、沐英荡平了云南和两广,元朝势力被彻底赶出了汉地十八省范围,咱甚至连被蛮夷占领了五六百年的燕云十六州都收回来了。”

“那个时候,咱意气风发,咱要让大明远迈汉唐,威服四方蛮夷。”

朱元璋眯着眼睛,好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继续道“当时外敌消灭的差不多了,但内部形势却依然严峻。”

“因为咱是泥腿子出身,跟着咱一起提着脑袋在战场上拼杀的老兄弟同样也都是泥腿子,从打天下开始,都没有多少文官投效咱,所以那时候上到朝堂六部堂官,下到地方县令,替咱管理大明的,其实都还是元朝时的官吏!”

“那些家伙骨子里就不思进取,只懂得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甚至当年曾经害死咱爹娘的元朝大官,都依然堂而皇之的在咱手底下做官儿。”

“蓝武,你说说,咱又如何能容忍那些人继续留在咱大明的朝堂上,还要把后来者的风气也带坏呢?”

说到这里老朱的脸上不由就露出一丝冷酷的表情,眼中寒光闪闪,继续道:对咱来说当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一点点的清除朝堂和地方上还保留着元朝时习惯和思想作风的老旧官僚,换上咱自己培养的人才。”

“为此咱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大案子,只要是敢贪污六十两以上的人,全部剥皮萱草,抄家灭族。”

“当时咱杀了很多很多人,但也因此和江南地区士人关系也搞的很僵,甚至最后很多地方连官儿都没有了,那些江南人都不愿意来咱这里做官。”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脸上不由就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他叹了一口气道:“一直等到洪武十八年,很多地方上的政务几乎停摆,连税都收不上来,咱不得不做出妥协,让太子去邀请刘三吾入朝为官,并且答应不再掀起株连大案,恢复科举。”

“当时咱和那些人做了一个不成文的约定,科举可以重开,但江南士人考上进士的名额不得超过七成。”

“他们用什么办法咱不管,咱只要看到结果。”

说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看了一眼蓝武以及旁边同样在竖着耳朵听的秦晋二王,咧嘴笑道:“他们最终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