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陛下的话,朝臣们互相对视,窃窃私语。
有何对策?这件事可不好应对。
毕竟赵国近几年势弱,而蛮人却是兵强马壮,彪悍无比。
“陛下,臣以为可以割让城池给蛮人,并且奉上一些银两求和。”一个朝臣站出来说道。
逆天,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吧。
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这赵国就是蛮人的了。
叶恒一拍桌子,呵斥道:“肺雾,似你这般,我大赵迟早灭亡。”
“可是。”
“没有可是,你退下。再敢多言,老歪脖子树上,有你一席之位。”
那臣子闻言,立刻闭口不提此事。
“还有人想说些什么吗?”叶恒环顾众臣,他想看看这朝堂之中,除了谢玄龄和大哥,还有没有可用之人。
“陛下。”内阁武大人站出来说道:“臣有一计,可兵不血刃解决此次危机。”
哦,叶恒来了兴趣,兵不血刃让蛮人退兵。
难道自己朝中真有高手?
“说来听听。”
武大人微微一笑,“和亲。”
叶恒沉默。
“只要派人和蛮人和亲,那我们大赵和蛮人不就成了亲家,他们非但不会继续进攻,反而会成为我们的盟友,一大助力。”
唉,叶恒捂住了头,真是人才。
蛮人都打算吞并赵国了,怎么可能同意和亲。
这样他们发兵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又不傻。
还有,用牺牲公主和亲这种方式换来的和平,过于憋屈了,叶恒不会做。
“武大人,你认为我堂堂大赵,需要沦落到和亲换取和平的地步吗?”
当然需要,武大人心中腹诽。
现在大赵是个什么情况,你心里没点数啊,根本打不过蛮人。
原本赵国还是很强盛的,只是前任皇帝过于昏庸,提拔了秦会等一众奸臣。
奸臣们把持朝政,横征暴敛,赵国被搞得乌烟瘴气,国力日渐衰微,现在连蛮人都不如了。
虽然现在秦会他们已死,但是颓败之势,无法在短时间内挽回。
“臣知晓陛下的担忧,陛下不想让公主去和亲可以理解,但是臣的意思,也并非是让公主去和亲。”
不让公主和亲,那你让谁去?
叶恒眉头一挑,等着他继续说。
“陛下,臣以为,可以让王子去和亲!”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就连叶恒都瞪大了眼睛,似乎从未想到,对方会说出去这样的话。
这特么诗人?
武大人似乎很满意众人的反应,以为大家被他的精妙想法所震惊,于是继续说道:
“陛下英明神武,乃天命所归,是千古第一女帝。陛下能坐上此位,便是先例,让王子和亲,亦可是先例......”
“闭嘴!”
“住口!”
叶恒和谢相几乎是同一时间开口。
两人对视一眼,叶恒笑道:“谢相有何想法?”
谢玄龄立刻道:“臣以为,让王子和亲,实在是荒谬绝伦。”
“没了?”叶恒挑眉。
“没了,臣愚钝,剩下的还请陛下补充。”谢玄龄认真道。
这么能装糊涂?
叶恒也不在意,看向武大人,眉毛倒竖,怒骂道:“蠢货,你是想修复草原蛮人无法匡扶汉室的bug吗?!”
真要送王子和亲,人是上午送走的,玄武门激情互砍是下午发生的。
本来蛮人出兵,是野心勃勃,试图颠覆天下的叛乱之举,王子一送,他们就变成顺应天命,奉天靖难了。
这不是给敌人加士气吗。
最重要的是,自己特么的是个篡位的女帝,名不正言不顺的,全靠武力镇压。
一旦让对方拿到正统,民心不就彻底失了。
靠,这武大人是想让朕死啊。
叶恒脸色微沉,“叉出去!”
本来还想看看有没有可用之人,没想到都是一些酒囊饭袋。
最后,还得自己来。
叶恒深吸一口气,让心情平复下来,问道:“蛮族大军有多少人?”
有人回答:“三十万。”
“蛮族出兵号称三十万大军,气吞万里。”
“那大赵有多少人?”
“回陛下。”兵部尚书上前说道:“五万不到,硬要拉一些民兵凑数,应当可到八万。”
呃,想过赵国很弱,但没想到这么拉胯。
不过问题不大,本来也没指望赵国的兵力能起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反正他有系统赠予的三万玄甲重骑兵,足以横扫一切,区区蛮人不值一提。
“八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叶恒镇定自若道。
闻言,满朝文武都无语了。
以寡敌众还优势,优势个锤子。
己方的八万人马,有一半是临时凑起来的民兵,而对方是草原的精锐之师。
双方战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陛下脑袋被驴踢了吗。
“陛下,你知道吗?八万人打三十万人,这意味着我军士兵要以一敌三,甚至敌四,对方还有骑兵,把战马算在内,我军要打的人更多。你不知道,你不在乎,你只关心你自己!”
有臣子忍不住说道。
叶恒眼角一抽,抬手示意侍卫把刚刚说话的人叉出去。
然后他站起来,朗声说道:
“区区蛮族何足挂齿,朕已有应对之策。”
众臣都是投来诧异的目光,什么对策?
叶恒环顾群臣,一甩袖袍,眼眸变得锐利起来,他声音响彻大殿。
“朕要,御驾亲征!”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面面相觑。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陛下!”谢玄龄终于站不住了。
其他的还好说,但战场不是儿戏。
即便陛下武力超乎常人,也是凶险万分。
谢玄龄拱手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还请三思!”
几个老臣也颤巍巍的走出,齐声道:“请陛下三思。”
叶恒目光坚定,不容置疑道:“朕意已决,此事就这么定了!”
闻言,谢玄龄等人也没继续再劝。
陛下喜怒无常,最近的行为举动,妥妥的就是一个疯子,超雄皇帝。
万一惹他不高兴,把他们砍了就没地方哭去了。
以林天策为首的一些武将,倒是支持叶恒的决定。
他们单膝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愿随陛下,共赴国难,誓死效忠!”
叶恒微微颔首,朗声道:“既如此,事不宜迟,你们速去准备。”
“明日点兵,随朕出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