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黑道 > 第553章 一年变化,众兴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城的春天来得迟,走得急。

四月的阳光刚刚有了些温度,满城的梧桐树便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这一年,南城的地产圈一级市场里,众兴公司的名字已经越来越响亮。

金盾保安公司的牌子在江东路一栋八层楼的顶端安装好的那天,整个南城的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这栋刚刚装修完的大楼,外墙是深灰色的石材,门口站着两个身材魁梧的保安,脸上写满了生人勿近。

一眼看去就知道这不是普通的保安公司。

金盾保安的主事人是孔强江。

如今他手下管着一支近五十人的队伍,其中大部分来自原本分散在城中各处的兄弟。

他们表面上是保安,实际上是众兴公司的秘密武装力量。

公司的三层到五层,改造成了训练场和宿舍。

里面设有拳击台、搏击区和健身房。

每天清晨五点,这里就会响起整齐的脚步声和呼喝声。

孔强江亲自带队训练,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

据说有个新来的小子因为擅自离岗,被罚在训练场站了一整夜,第二天就被扔出了金盾大门。

狄明从腾昌物业抽调了二十多名精干人手进入金盾训练。

没多久,这群人就形成了南城最隐蔽却最高效的情报网络,把城里的风吹草动都收集起来,汇总到狄明那里。

众兴公司的内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老五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跟在杨鸣身边,而是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团队。

他负责处理所有见不得光的事情,尤其是拆迁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南城人都知道,如果拆迁现场出现了老五的身影,就意味着即将有人妥协或者消失。

老五手下有十几个精通各种“技术活”的人,从撬锁到跟踪,无所不能。

他还养了一批从苦窑里出来没事做的人,专门负责恐吓那些不愿配合拆迁的钉子户。

这些人不属于金盾,也不在众兴的正式编制内,拿的是现金,出了事就当不认识。

老五的办公桌抽屉里永远放着现金和几部一次性手机,随时准备处理突发状况。

与老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柳明。

作为众兴公司的总经理,他一直维持着精英商人的形象。

他的办公室宽敞明亮,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和奖杯。

每次与衙门的人或银行代表会面,他都西装革履,彬彬有礼,俨然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他负责的是众兴在阳光下的那部分业务:土地规划、项目融资、工程招标。

苏柳明从不过问老五的工作,老五也从不干涉苏柳明的决策。

两人像是两条平行线,各自掌管着众兴的一半天空,只在杨鸣的办公室里偶尔相遇,交换简短的眼神。

与此同时,众兴的触角也伸向了南城的夜生活。

四眼和老八这对组合,近半年来动作频繁。

南城较大的KtV、夜总会、洗浴中心,有超过六成落入了他们的囊中。

他们的运作方式很简单:先派人去消费,摸清情况,然后约见老板,提出合作或收购。

如果对方不愿意,就会有一连串“意外”发生。

卫生检查、消防检查、税务稽查,直到对方不堪其扰,主动求和。

黄海也参与了这场娱乐业的扩张。

他以宏海公司的名义,与四眼合伙开了三家高档夜总会。

这些场子装修豪华,服务一流,成了南城衙商聚会的首选地点。

每到夜晚,这些场所的包厢里,总能看到各种身份的人进进出出。

事实上,整个南城的夜生活,正悄然划分为两大阵营:众兴系和其他。

而后者的地盘正在不断萎缩。

……

青峰山庄坐落在南城东郊的半山腰上,周围苍松翠柏,环境清幽。

这是众兴公司去年投资的项目,表面上是高端度假山庄,实际上从未对外营业,只接待杨鸣的特定客人。

山庄内部设施一应俱全,从吃饭到住宿,甚至还有一个人工湖,专门用来钓鱼。

杨鸣站在湖边的木质平台上,手持鱼竿,目光落在平静的水面上。

他身旁坐着一个年纪稍大的男人,深色西裤,白衬衫随意卷起袖口,露出粗壮的手臂和一块价值不菲的百达翡丽。

这人就是有“西南赌王”之称的汤志龙。

“南城的空气就是好啊,比赌城那边强多了。”汤志龙深吸一口气,眼睛眯成一条缝,笑着说道。

杨鸣轻轻点头:“汤总,昨晚休息得还行吧?”

“很好,很安静。”汤志龙漫不经心地摆弄着鱼竿,“不过我这人睡眠一向不错,在哪都能睡得着。”

两天前,汤志龙突然打电话说要来南城,这确实让杨鸣有些意外。

两人虽然在赌城那次见面后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平时联系很少,大多事情都是通过钱昌荣这个中间人来处理。

这次汤志龙亲自过来,肯定有重要事情。

“听说你在南城的产业越做越大了?”汤志龙收杆,重新抛出鱼钩。

“还行,马马虎虎。”杨鸣不动声色地回答。

汤志龙笑了笑:“我在赌场上见多了年轻人,十赌九输,为什么?就是因为沉不住气,心态不稳。像你这样能沉得住气的,不多见。”

杨鸣的浮漂微微晃动,但还没到鱼儿上钩的地步。

他轻轻调整了一下鱼线的松紧度,不着急收杆。

“你过奖了。”

湖面上突然起了一阵波纹,汤志龙的浮漂猛然下沉。

他熟练地提竿,一条鲤鱼被拉出水面,在空中挣扎。

“上钩了。”汤志龙笑着收线,把鱼放进一旁的水桶里,“这地方风水不错,鱼都这么肥。”

杨鸣也笑了:“汤总钓鱼功夫了得。”

汤志龙重新装饵,动作麻利:“我这人呐,最喜欢钓鱼。钓鱼和做生意其实是一个道理,要有耐心,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抛竿,什么时候该收线。”

“汤总说得有道理。”

两人又沉默了一阵,只有微风拂过湖面的声音。

汤志龙突然开口:“我这次来是想和你谈个事。”

杨鸣早就知道对方不会只为钓鱼而来:“汤总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