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不良锦衣织罗网 > 第89章 雍州现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乾帝二十七年,九月

雍州,乃是大乾辽阔疆土中的九州之一。它位于大乾的西部地区,其北部与冀州接壤,南部紧靠着梁州,东部相邻着豫州,而西边则直面西夏。

从地理位置来看,雍州可谓颇具优势。由于仅需承受来自西边西夏的军事和外交压力,而其他三个方向皆为大乾所属的州府,因此相较于处在四战之地、面临多方压力的梁州而言,雍州所承受的压力要小得多。

整个雍州地域广袤,但人口却相对稀少。这里共划分为三府十六县。其中,首府坐落在庆阳府的庆阳城。这座城市不仅是雍州的政治核心,更是经济枢纽。尽管它地处边陲一角,但其规模和繁华程度在西部地区依然名列前茅,堪称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除去作为首府的庆阳府之外,还有历阳府以及亲阳府这两座重要的城池。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风貌和发展特色,共同构成了雍州这片土地上丰富多彩的景象。

历阳府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其首府历阳城更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市,更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堡垒,肩负着抵御西夏侵略的重要使命。这里,便是威名远扬的定国军大本营所在地。

定国公张涛,这位智勇双全、威震四方的将领,率领着他那英勇无畏的定国军在此安营扎寨。平日里,近二十万预备役将士严阵以待,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只为守护这片土地免受西夏铁骑的践踏。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每一个士兵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历阳府地域虽不算辽阔,但下辖的三个县却各具特色。首先是沙县,这里的百姓大多为军户出身,世世代代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作为抵御西夏入侵的第二道防线,沙县一直以来都有着定国军的驻守。而位于沙县的北御关,则是这道防线上最为关键的据点之一。这座雄伟壮观的关隘常年驻扎着近十万定国军,由定国公的长子张辉亲自统领。张辉自幼跟随父亲征战沙场,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所带领的军队更是士气高昂,令敌人闻风丧胆。

再看立功县,此地与首府历阳距离较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尽管该县的驻军数量相对较少,仅有两万余人马,但却是由定国公的次子张定率领。张定同样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青年才俊,他所指挥的军队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立下赫赫战功。而立功县境内的阳关,就像是一把利剑直插敌阵,成为了阻挡西夏大军前进的坚实屏障。

最后是奇县,这里山高路险,地势险要。然而,勇敢的奇县人民并未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吓倒,反而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坚守着家园。奇县的飞马关,犹如一道天堑横亘在边境之上。而定国公的三子张平,则率领着十万定国军镇守于此。张平性格沉稳坚毅,善于用兵布阵,他麾下的将士们对他忠心耿耿,视死如归。

在这三个县以及它们各自的关隘共同构成的防线面前,西夏侵略者纵然虎视眈眈,却始终难以越雷池一步。正是因为有这些英勇无畏的将士们舍生忘死地守卫着边疆,才有了后方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亲阳府地理位置独特,恰好位于历阳府与庆阳府之间,且地处雍州的大后方。相较于另外两座府邸,这里显得要安定许多。然而,尽管如此,亲阳府依然面临着地广人稀的问题。偌大的地域内,仅有朴县、木县、花县以及作为亲阳府首府的亲阳城这几个行政区划存在。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便是雍州本身地广人稀。为了充实这片广袤土地的人口数量,朝廷常常将大量的流放之人遣送至雍州。因此,形形色色的人物汇聚于此,三教九流之辈在雍州可谓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环境下,治安情况自然不容乐观。流寇和匪患时常出没,使得社会秩序颇为混乱。其中,庆阳府因是雍州的州府所在地,其治理体系较为完善,对不法之徒形成了一定的威慑;而历阳府更是有将近六十万定国军驻扎,那些流寇匪患根本不敢轻易招惹。唯有亲阳府,各种势力交织混杂,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匪患问题尤为突出,成为了西部地区众人皆知的法外之地。在这里,法律的约束力似乎变得微乎其微,人们的生活时刻受到威胁。

原本来说,凭借着定国军强大的军事实力,要彻底铲除亲阳府境内的匪患理应是易如反掌之事。然而事与愿违,亲阳府地域辽阔但人口稀少,这给剿灭土匪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每当定国军气势汹汹地前来清剿时,那些狡猾的土匪们便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四散逃窜,与官军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如此一来,每一次的行动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所取得的成效却微乎其微。

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这种情况,定国军逐渐变得消极怠工起来。他们开始对土匪们采取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这些土匪们不去骚扰县衙,定国军便不再主动去找他们的麻烦。于是乎,在这样的局面下,亲阳府竟然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微妙的平衡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县以下地区的老百姓可就遭罪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本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以至于县以下的村镇寥寥无几。即便是官府亲自出面大力鼓励民众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但由于匪患横行,百姓们始终提心吊胆,压根儿不敢踏出县城半步。

此刻,一辆正在行进中的马车内,林业正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中那份有关雍州的详尽情报资料。他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微微点头,还不时拿起笔在上面圈圈画画。经过一番仔细研究之后,他心中已然有了计较。看起来,如果想要在雍州整顿吏治并整治江湖势力,那么除了绝对不能涉足的历阳府之外,庆阳府和亲阳府无疑将成为此次雍州之行的重中之重。

亲阳府的匪患一直以来都如附骨之疽般难以根除,而庆阳府的大皇子更是一个让人头疼不已的角色。这两件事情犹如两座大山压在了林业的心头,让他倍感沉重和焦虑。

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因为任何过大的动作都可能引起定国公的警觉和出手干预。而定国公位高权重、实力雄厚,如果与他正面冲突,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若是行动过于保守,力度太小,则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甚至有可能错失良机,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此刻,林业正坐在书房里,仔细地翻看着手中的情报资料,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深知此次前往雍州责任重大,必须想出一个既能妥善处理好匪患和大皇子之事,又能避免激怒定国公的万全之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阳光逐渐西斜,但林业依然全神贯注地思索着。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丝灵感,似乎找到了那个梦寐以求的两全其美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