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不良锦衣织罗网 > 第53章 登滕王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乾帝二十七年,一月中旬

在那繁华热闹、人杰地灵的文远府之中,有一座巍峨壮观的滕王阁高耸而立。这座阁楼乃是由上等的木材精心打造而成,共有三层之高,每一层都独具匠心,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它不仅仅是一处精美的建筑艺术品,更是无数文人墨客们梦寐以求的圣地,因为这里向来就是他们一展才华、声名远扬的绝佳舞台。

这一天,林业满怀期待与兴奋之情,跟随众多文人一同来到了滕王阁前。远远望去,那楼阁气势恢宏,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栖息于此。待走近时,他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只见阁门之上高高悬挂着一副龙飞凤舞的对联,字迹苍劲有力,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深意。原来,这副对联便是此次进入滕王阁的入门关卡考题,只有答对者才有资格踏入其中,领略那顶楼的美景魅力。

只见横幅上联写着:

上联:春风拂面花香四溢

让闯关者对上工整的下联,今天能过关的的文人墨客都是有水平的,不然水货也过不去啊!

林业要来了纸和笔,写下了下联,

下联:秋月照人诗意无穷

这副对联,上联中“春风拂面”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花香四溢”则描绘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和香气扑鼻。下联中“秋月照人”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觉,“诗意无穷”则表达了秋天的诗意和浪漫。

虽然常言道“文人相轻”,但面对林业所对出的精妙下联,众人却无一不啧啧称赞、心悦诚服。那副下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更是意境深远、别出心裁,令人拍案叫绝。

就这样,凭借着这副令人惊艳的下联,林业顺理成章地获得了进入滕王阁二楼的资格。他面带微笑,向周围的人拱手作揖,彼此打过招呼后,便携同好友赵高一同踏上了前往二楼的楼梯。

话说这徐州城文风昌盛,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出名的当数徐州赫赫有名的四大才子,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直以来都是城中百姓津津乐道的人物。而今日,这四位才子正聚集在滕王阁二楼通往三楼的通道之处,试图解开一道难题,以成功通关登上三楼。

话说这四大才子,那可是声名远扬啊!他们分别是唐晏、文正、朱山和徐真。当林业带着赵高一路行至通关之处,抬眼便瞧见了这四位才子正围在一起,苦思冥想着该如何解开眼前这道难题。

林业好奇地抬起头来,朝着上方看去,只见那里明晃晃地写着一行字:“请以诗词,描写出今夜热闹的街景,须有风,有雨,更要有美女!”

他不禁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思忖起来。接着,他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瞬间被那热闹非凡的景象所吸引住了。

只见那繁华的街道两旁,五颜六色的花灯高高挂起,随风轻轻摇曳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而远处,不时有点燃的烟花冲向天空,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好不热闹!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也吹乱了街上行人的发丝。突然,几滴雨点飘落下来,打在了地面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就在这时,林业的视线中出现了几位身姿婀娜的女子。她们身着华美的衣裳,手持油纸伞,轻盈地走在雨中的街道上。那美丽的容颜、优雅的举止,宛如仙子下凡一般,令人陶醉不已。看到这里,林业忍不住在心里感叹道:“这古人啊,不对,应该说是这些文人墨客们,可真是够闷骚的呀!竟想出如此刁钻的题目来。”

林业也不客气,问下人要来了纸笔,在留墨宝的文案上,写到——

《青玉案》林业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的上阕通过描写花灯、烟火、宝马雕车、凤箫、玉壶等元素,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下阕则着重描写了女子的盛装和欢声笑语,以及在人群中寻找意中人的焦急心情。最后,在灯火阑珊处找到了意中人。

随着林业落下笔,负责唱喏的执笔人,开始高声念到,

“林业,林公子做词一首,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只听得那唱喏之人将林业所作的闯关词抑扬顿挫地念罢,原本喧闹嘈杂的二楼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在场的文人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短暂的沉默过后,不知是谁率先打破了这份宁静,带头赞道:“林兄,真乃大才啊!”这一声赞叹仿佛点燃了导火索一般,其余众人也如梦初醒,纷纷附和起来。一时间,“林兄大才”之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楼层。

此时,徐州的四大才子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快步走上前来。他们望着林业,眼中既有钦佩又有一丝自叹不如。其中一人感慨万分地说道:“今日得见林兄佳作,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呐!”其余三人亦是连连点头,表示深有同感。

紧接着,四大才子各自挥毫泼墨,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诗词。然而,与林业先前那惊艳绝伦的《青玉案》相比,他们的作品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尽管如此,这些诗词倒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让大家顺利通过了关卡,可以一同登上那诗会的顶楼。

没过多久,林业所创的《青玉案》犹如一阵旋风般迅速传遍了整座滕王阁。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百姓,皆对这首词赞赏有加,并口口相传。其影响力甚至开始向徐州的其他文会蔓延开来,想必用不了多久,林业之名定会在徐州的文坛上扬名立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