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风暴 > 四九六、好风借力上青云(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九六、好风借力上青云(四)

俞国振知道,一两件科技的推出,不可能立刻改变一切,就算他调集新襄所有的能工巧匠一起会战,制造可用于五百吨级以上的船用的蒸汽动力系统,也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一年不过是四艘船罢了,而且这还需要停止其余的蒸汽机械生产。

故此,他定下的目标,是半年一艘船,然后就是研究所要加大技术工人的培育力度。

借着这个机会,宋应星便向俞国振叫苦,说自己手中人手不足等等。说来说去,他就是看中了新襄初等学堂新一期即将毕业的那批学生。从崇祯八年开始,俞国振所办的新襄初等学堂进入正轨,到如今是第六个年头,当时入学的第一批学堂,现在已经学成。因为他们的教学内容中,仅仅有国文、数学、实学这三门,不需要分心去背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用处的外语,更不要去学习那些根本不能体现素质的素课,而且这些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孩子本身的求知欲望也极旺盛,他们的成才率极高,有接近百分之五十都顺利地读到了现在,另外一半实在缺乏读书天赋者,在三年级、五年级时也进行了两次分流,避免他们不仅浪费时间,还破坏学风。

三年级时分流的多都进入各种工坊当了学徒,五年级分流的则优先加入虎卫——一般到了这个时候也都有十三四岁,能够接受初步的军事训练了。

而且在部队中,并不意味着放弃文化与技能学习,事实上全新襄体系的人都知道,最好的文化教师与技术工匠,全部在虎卫系统之中,到了这里,名师更多。

完成六年级学习之后,便又会进行一次分化,一部分进入各个初等小学,开始为人师表,这个数字约占据总量一半左右,这是俞国振的硬姓规定,在他看来,三个老师至少足以教六十个学生,只要五六年时间,拥有相应知识的人就扩大二十倍这可是比什么利润都大的投资!象这一届六年级毕业总共是八百四十四人,其中四百人进入各处的小学,给原先派去的虎卫当助手,过六年,他们至少就能教出八千与他们水平相当的实学人才!而且,这可是几何数值增长的,俞国振估计,只要再有两轮,也就是十二年,他就能拥有足够的人手,彻底取代旧儒生!

甚至可以更短,毕竟新襄的教育投入之大,占据了俞国振全部收入中的三成左右,第一年培养出来的只有八百四十四人,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崇祯八年入的学,那时候俞国振手中力量薄弱,只能仰赖小莲、虎卫来充当教师,不少课都得自己亲自去上,手中入学的学生数量也有限。但到了崇祯九年,入学学生的数量就翻了两倍,而十年、十一年和十二年三年入学的学生加起来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五万!

“除了教师你不能动外,其余的都优先给你。”俞国振道。

“我也要人手,南海伯,老道这里,可是人民关天的大事,而且一个合格的医生,培养的时间可不是两三年能成,你得优先给老道这里拨人!”

俞国振的话还没有说完,立刻有人不满抗议了。

却是癸泉子,他与盗泉子俩人联袂而来,手手相牵,看到这模样,俞国振就有些恶汗,当下笑道:“癸泉子道长要人,自然也要优先的……”

“我也要人啊,难道新襄勘矿就不用人了,还是说你们就满足于如今的这些矿山了?根据我的估算,咱们新襄铁矿石虽是暂时不用发愁了,但是其余各种矿藏都将面临短缺!”智一二也不甘寂寞地嚷了起来。

“按理说,老汉是不该与各位有大学问的先生们抢人,但是……民以食为天,这良种改育,总得有人,老汉这里若是没有人,怕会影响到南海伯的大计啊。”顿时又有人道,说这话的,却是老雷,新襄农学研究院的种田专家。

顿时众人都嚷了起来,一个个说着自己这边极为重要,俞国振头大如斗,直接逃遁,这恐怕是他此事以来第一次逃走吧。

严格来说,蒸汽机的工艺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将之实用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俞国振同样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第一艘蒸汽船因为吨位的缘故,只能用于海岸警备,但是紧接着就要制造动力更为强劲的蒸汽船,其第一用途,自然是军事。

就在一片欢欣之中,俞国振等来了罗九河的消息。

他们在鸡笼外海,截住了西班牙人的增援舰队,在激烈的炮战中,西班牙人损失了一艘大船和一艘小船,另外四艘战船同样伤亡惨重,试图逃走时又被击沉了一艘。西班牙人良好的训练与海上战术,让他们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同样重创了新襄海军,一艘战列舰级别的战舰、三艘护卫舰被击沉,另有一艘战列舰遭受重创,必须返港修整。

这一战阵亡的渔政局官兵足有一百四十余人,俘虏、消灭的西班牙士兵五百余人,另外还有西班牙人雇用的三百名倭国雇用军。这几乎就是消灭了西班牙人在马尼拉三分之一的部队,但俞国振对于自身的伤亡情况还是极度不满。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伤亡?”不仅是俞国振不满,茅元仪看到战报时同样吃惊:“我们的人,我们的船,都远远比西班牙人多,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伤亡?”

西班牙人从马尼拉赶来支援的船,就是六艘而已,两艘大的也不超过六百吨,小船则是百吨左右,而新襄几乎集中了一半的海军,千吨左右的战列舰就有四艘,护卫舰更是多达十八艘,其中护卫舰的大小,就不逊于西班牙人的主力舰,火力配备上,同样如此!

“你再往下看,罗九河有解释。”俞国振叹了口气。

三年可以打造一支陆军,十年才能打造一支海军,俞国振如今的渔政局海军,用来欺负大明和建虏是毫无问题,甚至面对郑芝龙的势力都占有优势。因为这三方面的海军最主要的战斗手段还是使用火攻船,即使接舷战也少用火器。而西班牙人不同,罗九河的解释当中称西班牙人“精擅火器,炮法奇准”,火器“犀利异常,不逊于我”,最重要的是,西班牙水手、士兵“惯于海战,士气旺盛,极重荣誉”,在风浪中摇晃不停的船上,他们仍然能“如履平地,行走自若”,他们甚至冒着炮火接近新襄战船,发动接舷战,险些从渔政局手中夺走了一艘船。

“西班牙人果真如此厉害?”看完之后,茅元仪吸了口冷气道。

“休要小看这些西夷,他们也有可取之处,这西班牙人的情形,茅先生也是知道的,它可曾有‘曰不落’帝国之誉,殖民地遍布寰宇,治下百姓总数不逊于大明。最重要的是,此国以海立国,它曾建组一支‘无敌舰队’,有战舰一百余艘,火炮三千余门,鼎盛时各类舰船一千余艘,仅海军就有三万人。”

这些数字茅元仪并不陌生,他连连点头:“以前我以为,这不过是小国之兵,徒耗国力罢了,就如安南阮氏与郑氏,虽然拥兵十万,却也只是土鸡瓦狗,却不曾想,这三万竟然如同我们虎卫一般精锐!殊为可怖,殊为可怖!若是给他们在东南群岛上立稳足跟,再繁衍个几代,岂不能压制我华夏,将我华夏亡国灭种!”

“茅先生说的是,我之所以要替马尼拉的华裔复仇,也是为此考虑,若是任西夷如此下去,迟早战火便要烧到我华夏本土!”俞国振转向地图,在大明周围用手笔了一下:“朝鲜、耽罗、台湾、琼州、交趾,此为我华夏海上最后之防线,故此这些地方,必须牢牢掌握在我华夏手中,唯有如此,方能保护我华夏最富庶也最具活力的沿海之地安全。库页、倭国、琉球国、菲律宾、南洋诸国、中南半岛诸国,为我华夏势力范围,这些地方,数千年来都受我华夏影响,华夏天然为其宗主,故此这些诸国为我属国,其内政、外交,当由我华夏领导,而其疆域之外的无主之岛、陆,理所当然应为华夏所有。再向外,天竺、锡兰、澳州、檀香山,此为我华夏势力之外围,当为华夏势力提供屏藩,并扩大华夏在此影响。至于其余之所,我华夏之民当有其国之民同有的权益,华夏商路通畅必须得到保障!”

俞国振对着地图,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图大略,虽然有地图开疆之嫌,但茅元仪却不觉得虚妄。俞国振如今也只是二十四岁,尽管已是一子一女的父亲,但仍然算是年轻。以新襄如今的发展速度,只要再有十年左右,便足以入主大明——如果到时大明还未被层出不穷的流寇与建虏摧毁的话。那个时候,俞国振也只有三十四岁,再用个二十年时间,他完全可以在五十岁左右,缔造一个疆域庞大的帝国。

以茅元仪的身体和年纪,再活三十年或许有些困难,但再活十年,看到俞国振入主中原的那一天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主公,此为我华夏永业之基,做成此事,便是始皇帝,也要对主公甘拜下风了。”

俞国振哈哈笑了起来,因为茅元仪的话,并没有让他觉得自满。有些事情,茅元仪是不知道的,他却很清楚,对于他来说,建立领袖全球的地位,并不算是终点,只能算是一个起点。

我们的征途,只能是星辰大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