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七月,将会举行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高考。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届高考变得极为正规。全国统一出题,考试时间定在7月20日至22日,这一系列举措都标志着高考制度的正式恢复。同时,文理分科也得到了明确,文科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语文、数学等,而理科则增加了物理等科目。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这一年,全国共有610万人参加了高考,这个数字令人瞩目。高考不仅改变了无数考生的命运,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它让人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了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全国的学校都开始重新重视起了学习。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国家取消了公社及公分制度,这一举措意味着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此外,票证的取缔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国家开始采取全新的、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经济政策和土地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同一股春风,吹遍了每一个角落,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一制度的推行,彻底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让农民们重新获得了土地的自主经营权。他们不再是集体劳动的被动参与者,而是成为了自己土地的主人。这种身份的转变,激发了农民们内心深处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像勤劳的蜜蜂一样,精心耕耘着自己的土地。
农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植结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他们开始尝试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使得农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进,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曾经的平安大队如今的平安村。昔日破旧的房屋逐渐被崭新的砖瓦房所取代,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村庄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因着池虞设计的机器,水果加工厂在市里开了分厂。林东在平安村还规划了养殖场,养殖牲畜,这些牲畜会供给县里的饭店。一时间其他人还在惊讶万元户的时候,平安村不少人都已经达到万元户。
“大队长,你这是要去接小池知青吗?”村里有人远远地就看到林东推着行李箱,身边还跟着两个孩子,便好奇地问道。
林东点了点头,回答道:“是啊,去看看小虞。这不刚好赶上孩子们放假,就想着带他们去京都玩一玩,顺便再和小虞一起回来。”
原来,由于村里有不少人要参加这次高考,所以村里的小学就提前放暑假了。林东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以让孩子们出去见见世面,也能和池虞团聚一下。
听到林东的话,那人也笑着说:“那可真是太好了!小池知青肯定会特别惊喜的。”
林东微微颔首,然后抬手看了看手上的手表,说道:“嗯,时间确实不早了,我们得赶紧走了。”
他不再多说,推着行李箱,带着两个孩子匆匆忙忙地向村口走去。因为他们要去赶车,而这车可不是一般的车,它是独属于平安大队的货车。
这辆货车是池虞那边买的,一共有三辆。平时主要用来载货,但也会顺带载人,而且可以直接开到火车站,非常方便。林东他们就是要坐这辆车去火车站,然后再转乘火车前往京都。
京都大学
池虞正拿着书准备回宿舍,却在出教室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
贺文州,她同系的同学,家里条件不错,据说住在家属大学里。人长的也是斯文有礼,文质彬彬的,可惜总要缠着池虞问东问西。
“池虞同学,我可以不可以问问你这个题目怎么解?”
“不可以。”池虞直接了断的拒绝了。她不喜欢这个花孔雀。
“池虞你别给脸不要脸。贺同学问你问题是抬举你,他可是我们京都的状元。”池虞的话刚说完,贺文州本人还没说什么就有人愤愤不平的说道,
“我自己有脸不用你给。问我问题是抬举我?这件事我会好好跟你叔叔问一下,他问我问题是不是抬举我,然后让他不用抬举我。我的身高够高了,不用抬。”池虞看向为贺文州打抱不平的女生也就是研究所李研究员的侄女李琴,“还有,现在是1978年了,他是过期的状元了。”
“你胡说什么呢?”李琴气道。
“说实话啊。”池虞俏皮的朝着李琴笑了笑。整张精致的脸更生动动人了。一旁的贺文州更是痴迷的看着池虞。
“麻烦让让,你堵路了。”池虞毫不客气的推开贺文州离开了教室。离开后她没有去宿舍而是去了院长那。她觉得她还是跳级吧,该了解的也都了解了,现在她要把重心往研究成果上了。她跟沈云梦合作开了个手机厂子,现在准备开卖。
池虞来到院长办公室,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跳级的想法。院长有些惊讶,但听完池虞阐述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研究计划后,不禁对这个年轻女孩刮目相看。“你的能力确实超出了同年级学生,不过跳级需要通过严格的考核。”院长微笑着说道。池虞自信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早已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林东带着两个孩子顺利抵达京都。
一下火车,他们就直奔京都大学。林东四处打听着池虞的下落。
“我先池虞,她是京都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请问她在哪儿?”
就在这时,贺文州和李琴从旁边路过。李琴听到有人找池虞一下子就看了过去。
看到年龄有点大的男人和两个孩子,顿时阴阳怪气地说:“哟,这是哪里来的乡下人,找池虞干什么?不会是池虞乡下的野男人吧?”
林东听得皱了皱眉头,还没来得及说话,贺文州先打断了李琴的话,“别乱说,对池虞同学的名声不好。”
李琴听到贺文州的维护却更是生气了。她跟贺文州才是青梅竹马,他却去维护才当了一学期的池虞,两人甚至还没有怎么交流过。
“哼,你就护着她。谁知道她在乡下做过什么?她可是知青啊!”李琴着重说了知青二字。大院里有个下乡的姑娘回来了,起初她说没结婚,大院里的人还帮她介绍对象,谁知道一个月后,她结婚的时候,她乡下的丈夫儿子找上了门来。而被那位姑娘骗婚的人是贺文州的亲哥哥。
“池虞同学不是那样的人”贺文州是讨厌那些对他哥骗婚的女知青,可他知道不是所有女知青都是如此的。
“那你问他,问问他跟池虞是什么关系?”李琴不依不饶道。
林东早在两人争执下又去问别人了。
“池虞吗?那个校花对吗?我看见她去校长办公室了。往那儿直走拐个弯就到了。”被林东询问的是个年轻女孩,很是时髦,烫了卷发,披散着,还化了妆,穿着一身白色的布拉吉裙子。她听见林东的话,先是打量了他一下,年纪有点大,穿着中山装,眼角有疤痕,看起来很凶,但是其实挺好看的,身边的两个孩子长得也挺好看的,那个男孩似乎与校花还有点像。
“校花?”林东不解的说道。
“校花就是池虞同学,她长得很好看,还被人拍了照片放在学校黑板上,我们称她为京都大学最美校花,没有之一。”
“我叫齐碧玉,在她来之前我才是那个最美校花,可惜池虞同学一来瞬间就夺走了我的风采。”齐碧玉一边略带点诉苦的说道,一边引着人去校长室。
“小虞是最美的。”林东一直都知道池虞很美,只是没想到学校里还会比美。
“是呀,最美的,所以也有很多追求者。”齐碧玉说着偷偷看林东的反应。
林东的反应,大概是没反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