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皇后被废

四大爷做这些政事早己驾轻就熟,又有怡亲王相助。

那些阻碍他政令的,让百福送上一套倒霉符,他们就老实了。

现在谁不说四大爷是天命神授,不然你看看那些与四大爷唱反调的,下场多惨。

到的第二年四月份,政令通达,国库逐渐丰盈起来。

四大爷的眼睛又盯上了内务府的那些硕鼠们。

一时间,内务府的世家们人人自危,而那些夹缝里的小家族们,慢慢的冒出了头。

百福在心里暗道:“怪不得后世说,四爷是抄家皇帝,果然名不虚传啊!”

太后找了四大爷好几次,要给乌雅家求情。

这一天,太后终于进了养心殿。

四大爷正在念书给百福听。

百福则有些昏昏欲睡。

太后进来后,四大爷给太后请安后,母子俩落座。

太后就开口说道:";你舅舅他们到底犯了什么事,惹的你喊打喊杀的。

四大爷只说了一句:";朕本打算把十四召回来的。要不,再缓缓?

朕先跟额娘说说舅舅家的事?";";

太后一听,自己的老十四能回来,哪里还顾的上别人。

她连忙说道:";乌雅家的那些人,真是丢尽了哀家的脸,皇上你敲打敲打他们也好,免的他们失了敬畏。

只是,毕竟是一家子骨肉,皇上能否网开一面。";

四大爷沉声说道:朕只诛首恶。

至于其他人,将这些年贪墨的都吐出来,便罢了。

撵回盛京待着吧。";

太后想求情,又记挂老十四,一时间,竟不知说些什么好。

太后话题一转,说道:";皇上你自登基以来,就少进后宫,想来是因为没有贴心人的缘故。

不如办一次选秀,以充实后宫,也是为子嗣故。";

四大爷欣然接受:";儿子的子嗣,确实也稀溥了些,进些新人,也是好的。";

太后:你不是近女色吗?为啥答应的这么痛快?

四大爷:还不是因为百福说,那些女子必须进宫走剧情,不然朕把他们父亲的官职贬上再贬,哼哼~。

太后又说道:″皇后近日身体不适,这选秀一事,不如交给华妃。";

四大爷不由的想起百福的吐槽:";贴钱给男人选小老婆,华妃就是个大傻x。";

四大爷不由的汗颜,连忙说道:";这选秀早有章程,皇后若不能主事,那就有劳皇额娘盯着些好了,华妃还是年轻些,没经过这些。";

太后:我一把年纪了,还要给你选小老婆。

四大爷:您提的建议,您受累。

太后来一趟,目的说没达到吧?老十四要回来了。

目的说达到了吧,乌雅家一个人没救了,唉!

.........

四月里,四大爷给年羹尧服下忠心丹,拜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去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临行之前临行之前四大爷执年羹尧之手,殷殷嘱咐:亮公之军事才能,朕甚信之。

此去平叛,亮工不得对边境其他大臣跋扈。

亮工亦不得贪赃枉法。

你可记下了。";

年羹尧听了四大爷的话,心里有些不痛快,自己要去为大清拼命。

可皇上对自己都叮嘱了些什么!

年羹尧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他却生不出反抗四大爷想法去。

年羹尧单膝跪地,拱手说道:";皇上放心,臣自当谨遵皇上吩咐,不敢违背。";

四大爷扶起年羹尧,说道:";好,朕等亮功得胜还朝。";

年羹尧率兵离去。

四大爷看着年羹尧的背影,心中甚是期望这忠心丹有效,自己能和亮公君臣相合,到时候也是一段佳话。

选秀进行中,只等外地秀女进京,等待最后殿选。

五月里,曹贵人发动,皇后到底不甘心,买通了一个接生嬷嬷。

接生嬷嬷内衣里藏了红花。

可惜,她刚刚到了启祥宫,就被进喜带着人,堵住嘴,押入慎刑司。

其余四个嬷嬷在星旋的监督下又重新洗了头,洗了澡换了衣服。

星旋训话:";各位嬷嬷辛苦点儿,小主若平安生产,大家伙儿的奖励翻倍。";

众嬷嬷齐声谢过,这才进了产房。

慎刑司里,那接生嬷嬷过了一遍刑,就抗不住了,老老实实的交待了。

她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有人给了她儿子一大笔银子,目的就是让曹贵人肚子的龙胎生不下来。

夏刈顺藤摸瓜,找到了剪秋和江福海身上。

二人被投入慎刑司。

曹贵人平安生产,四大爷晋她为嫔,赐居钟萃宫主殿。

待满月后再挪宫行册封礼。

四大爷拿着一大摞供词进入了景仁宫。

皇后在江福海剪秋被带走后,就知道自己完了。

四大爷爷坐在主座上,低头看着地上跪着的皇后,说道:";朕不是没给过你机会,但是你仍不肯悔改。

高无庸,传朕旨意,皇后乌拉那拉氏,嫉妒成性,心思歹毒,多次谋害皇嗣,且屡教不改,着废为庶人,冷宫安置,非死不得出。”

皇后哭着喊姐姐,要陈情。可四大爷哪肯听她啰嗦。

早己抬脚离开。

太后知道消息后,就想赶到景仁宫给皇后求情。

可是,还没等太后出门,高无庸就来了,他跪下给太后行了一礼,说道:";太后娘娘,皇上让奴才给太后娘娘带句话儿。

皇上说,十四爷正在往京中赶,敢问太后娘娘,十四爷是来,还是回呢?";

太后气道:";皇上就只会这招了吗!";

高无庸的身子弓更弯了,说道:";奴才的话儿己经带到,若太后娘娘没有其他吩咐,那奴才就告辞了。";

太后气的说道:";滚,赶紧滚。";

高无庸麻溜的滚了。

皇后还在等太后来救她于水火中,可惜,只等到她搬入冷宫,也没有人来救她。

.........

在说朝中大臣们,本想反对皇上废后,可是那些有秀女的家族们却犹豫了。

万一自家族中女儿入了皇帝的眼,被封为了皇后,那自家岂不是一步登天,要知道,先帝的时候,他的母家,可是被称为佟半朝。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只选为天子嫔妃,若生下个儿子,那家族也能背靠皇子好乘凉。

若被皇后给打了去,那这女孩儿岂不是白白送进宫去了?

所以,皇后被废之事,前朝诸位大臣竟然只是意思意思的劝了劝,皇上脸一板,诸臣就不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