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387章 联合国的诞生:巴塞尔会议的博弈与决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7章 联合国的诞生:巴塞尔会议的博弈与决策

“洛克菲勒,你最近都没什么消息啊。”

纽约大型银行的各位行长们。

洛克菲勒虽不是银行行长,但鉴于洛克菲勒系银行在幕后的庞大影响力,此次他也受邀前往瑞士巴塞尔。

表面上他是退休的元老,可实际上,洛克菲勒通过各种途径牢牢掌握着关键权力。

他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老摩根与洛克菲勒一同走在纽约大型银行行长们的前列。

“我得教教我儿子,他不像你儿子那样天赋异禀,我得给他一些经营指导。真是羡慕啊。”

“是啊,你说得对,你儿子确实有才华。”

老摩根露出一丝落寞的神情。

儿子学到并争取到的东西,远远超出了他所能教导的范畴,儿子早已不是他能教导的对象,反而是他应该向儿子学习。

他并非精心培育了儿子,只是播下了种子,儿子便独自茁壮成长。

他既感到骄傲,同时作为上一代金融大亨,又难免有些落寞。

“我已经没什么能教他的了。19世纪的时候,我还被媒体报道为掌控纽约的金融大亨,可现在不一样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啊。”

“你儿子还算听话吧?”

“他本身基础实力不错,但野心超出了才华的范畴,我也没办法。”

洛克菲勒很客观冷静。

“不管怎么说,我可是你儿子的最初资助人,在识别人才这方面,我可比你强。”

“不对吧。你这说的什么话。你不过是提供了物质上的资助,而我从铁路泡沫时期就看出我们家孩子的潜力了。”

老摩根用手指点了点。

洛克菲勒连连点头,但老摩根却涨红了脸。

“当时铁路泡沫的清算,是10多岁的杜鲁门的出道之战。如今的美国铁路市场,就是当时杜鲁门大幅重组后的铁路市场。”

“好吧,你说是就是吧。”

洛克菲勒耸了耸肩。

他大老远跑到瑞士,可不想和老摩根争得面红耳赤。

不过,他心里还是对“最初资助人”这个头衔颇为满意。

“老摩根,关于这次欧洲之行,你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你儿子不是罗斯福总统的得力助手吗?”

洛克菲勒切入了正题。

他放下儿子的经营课程,大老远跑到瑞士,怎么也得带点有价值的收获回纽约。

“这次行程,从一开始气氛就不寻常。”

尽管如此,他还是来到了瑞士。

首先,罗斯福的核心幕僚们都来到了瑞士,这预示着无论发生什么,都将是重大事件。

财政部最近的动作也不同寻常,与国务院、商务部、国防部的协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似乎有大事要发生。

“应该是这样。”

老摩根平淡地回答。

他望着走在最前面的罗斯福总统和自己的儿子。

通过秘书处隐隐约约传来一些消息。

反正这些消息告诉洛克菲勒也无妨,而且事情已经超出了他能控制的范围。

“听说今天要把全世界整合在一起。”

“嗯?”

洛克菲勒皱起了眉头。

像他这样冷酷的人,除了和那个总能带来惊喜的杜鲁门交谈时,很少会露出明显的表情变化。

这次也如杜鲁门所计划的,洛克菲勒的表情变得十分丰富。

“详细说说。”

“据说今天以参会的四个战胜国为核心,要重新构建新的世界秩序。更准确地说,是以美国为中心。”

“老摩根。”

洛克菲勒的表情渐渐冷了下来。

“别故弄玄虚。”

“准确地说,是四个战胜国计划在今天的会议上创建一个国际机构。”

“国际机构?”

这听起来可不像是普通的国际机构。

洛克菲勒确信,这是一次以创建类似近期垄断世界石油市场的opEc那样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国际机构为目的的会议。

“他们一直隐瞒这样重大的事件,有什么意义呢?”

但他对现在才得知这个消息表示怀疑,毕竟他们身后的纽约银行行长们很可能也不知情。

毕竟会议就在几个小时后。

“似乎是不想让国际机构创建的消息传到其他国家。各国首脑大概隐隐约约知道一些,但还不是正式的消息。”

洛克菲勒突然停住了脚步。

“老摩根,你刚才说这个国际机构是以建立新秩序为目标,对吧?”

“没错。”

“嗯。”

洛克菲勒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在模糊的迷雾中,他终于开始隐约看到大致的场景和即将重新构建的世界地图。

“那这可不是一般的国际机构啊。”

洛克菲勒喃喃自语。

这根本不是能用“国际机构”这个框架来定义的东西,而是一个庞然大物。

这可不是普通的“国际机构”。

现在,罗斯福总统幕僚们几乎全员参加这次访问的原因终于明晰了。

“目标是世界政府啊。”

以美国为总统的世界政府。

他们的目标是在“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统治下,将世界重新整合成一个秩序,建立一个世界总统。

“美国统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其真面目终于开始显现。

这让人不寒而栗。

洛克菲勒用手抹去手臂上冒起的鸡皮疙瘩,继续向前走去。

这次访问将成为20世纪的转折点。

>>> 秘密进行的会议

这是一场秘密进行的会议。

显然,在瑞士巴塞尔会有大事发生,但就连媒体也完全不知道今天的会议会发生什么。

各国首脑也只是大致听说要创建一个用于国际协作的国际机构,对于具体的权力范围和路线图,他们一无所知。

“那么,今天的会议现在开始。”

瑞士巴塞尔,原德国投资公司欧洲总部。

在会议室举行的这次秘密会议,以美国为核心拉开了帷幕。

毫无疑问,杜鲁门担任了今天会议的主席。

与以往会议不同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国际机构的核心人物也出席了会议。

罗斯福政府的核心幕僚们自然也全部到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杜鲁门身上。

罗斯福向来支持财政部的意向,各国领导们察觉到了美国近期政策的这一趋势,因此都将目光投向了杜鲁门。

法国总理德尔卡塞、英国首相罗伯特、俄罗斯总理谢尔盖·维特、负责托管战败国的盟军总司令官乔治·潘兴、纽约大型银行行长们、各国结算银行的行长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石油输出国组织副总裁,还有其他众多有影响力的人物纷纷到场。

“今天的议程是关于创建全球性国际协作机构——联合国(UN),以及对其运营章程《联合国宪章》进行表决的会议。”

《联合国宪章》,当杜鲁门说出“创建联合国”这句话时,会议室瞬间一阵骚乱。

各国随员们都有所耳闻,但副官们大多只是模糊知晓,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这背后有美国的强硬推动。

罗斯福总统对消息泄露一事态度坚决,在这头“泰迪熊”的威慑下,没人敢在此时反抗。

大家都有些慌乱,但没人敢贸然提问。

“今天我们将讨论关于联合国的创建以及三个关键议题。第一个是军事协作,第二个是经济协作。”

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第三个是常任理事国的表决体系。”

常任理事国,这是最为关键的。

因为联合国这个国际机构的权威,直接来源于常任理事国的影响力。

只有常任理事国认为联合国有作为重要政策机构的利用价值,联合国才能作为国际机构存续下去。

常任理事国,是那些拥有实质权力,即便面对其他全世界国家的反对,也能用否决权压制的国家所占据的“王冠”。

否则,一旦其他超级大国崛起并推翻现有秩序,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将与国际机构的存在意义一同化为泡影。

“顺便说一句,这是非正式发言……”

经过验证的世界强国,只有那些通过大战胜利,有能力成为世界秩序支柱的国家,才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四个战胜国即将成为构建全世界的核心力量。

“各位被选为联合国(UN)的常任理事国。”

“咔哒”一声,英国首相罗伯特紧紧抓住了椅子扶手,仿佛要把它捏碎。

他感受到了难以言表的喜悦。

一直被法国压制的英国,在这决定性的时刻,凭借英联邦的领导权,以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受到邀请。

联合国,对罗伯特首相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对英国来说不会再有第二次。”

必须坚决支持。

绝不能错过这个天赐良机。

即便对英国有不利条款也没关系。

只有联合国成立,英国才能与法国站在常任理事国这同一阵线。

“联合国才是关键。”

显然,未来大部分国际协作都将通过联合国进行。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很可能也会被视为联合国的下属机构,其影响范围将极其广泛。

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同,联合国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全世界国家共同协作的全球性协作体系。

“首先,关于联合国创建一事,现在听取各位的意见。今天仅邀请了以常任理事国身份参会的国家,只有全体赞成,联合国的创建才能成立。”

常任理事国,毕竟这是一个若常任理事国退出就无法成立的国际协作机构。

常任理事国的凝聚力和抑制力,将成为构建联合国的实质力量。

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

归根结底,常任理事国的实际影响力才是维持否决权地位的关键因素。

“这就是国际外交。”

适者生存。

如果没有实力,即便在联合国拥有否决权也无济于事。

要是其他国家撇开这个国家,构建另一个国际协作体系,那就完了。

“如果有反对意见,也请自由提出。”

“我们英国赞成。”

英国率先举手。

随后,法国和俄罗斯也纷纷表态。

“赞成。”

“俄罗斯也赞成。”

联合国的创建顺利通过表决。

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国际机构虽无表决权,但表示支持。

实际上,联合国的创建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毕竟这只是个框架。

“那么,现在开始对《联合国宪章》的条款进行表决。”

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开始。

决定联合国运营的基本原则、理事会构成以及表决体系,真正创建联合国的关键,不在于创建本身,而在于《联合国宪章》的表决。

《联合国宪章》,没有它,联合国就只是个空壳。

“哗啦”一声,各国首脑的眼中燃起了斗志。会议室瞬间热烈起来,真正关于创建联合国的表决就此开始。

“首先是关于军事协作机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的条款。”

军事协作机构,对于大战结束后的战胜国来说,这是一个必须激烈讨论的议题,各方立刻纷纷提出意见。

“先宣读美国提出的草案,建议赋予联合国安理会包括常任理事国在内的成员国,对安理会决议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决议权。”

“咚、咚、咚”,杜鲁门敲了三下木槌。

“那么,请大家自由发表意见。”

联合国(UN),这场为创建全球性世界政府而召开的真正会议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