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383章 医疗保障构建与金融监管强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3章 医疗保障构建与金融监管强化

>>> 美国医疗与金融领域的变革风暴

在华盛顿的政治舞台上,一场关于医疗与金融领域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报纸上满是相关的重磅新闻:

>[国民医疗保险法在美议会审议中。罗斯福第三届政府的华丽飞跃。参众两院的烫手山芋。]

>[卫生福利常务委员会成立。随着对新常务委员会需求的凸显,以共和党议员为主轴组建。]

>[根据此前通过的联邦游说活动规制法,说客们的活动量减少。]

>[医疗相关协会和制药相关协会的说客们也被束缚了手脚。]

>[随着国民医疗法案通过的可能性增大,民众的欢呼声和支持率不断提高。]

>[试图踏入不可侵犯领域的罗斯福总统第三届政府。]

——《华盛顿邮报》(wp)

“据说议会常务委员会已召集了制药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医疗协会,似乎是打算先听取他们的意见,若有合适内容便考虑采纳。”美国财政部内,纽约金融服务局局长詹姆斯,正站在杜鲁门的办公桌前,神情专注地汇报着议会的最新动态。当下,美国议会的诸多情况,大多是经由詹姆斯传递给杜鲁门的。

詹姆斯身为金融监管机构的负责人,与各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曾在杜鲁门的秘书处任职,故而在议会中也积累了广泛的人脉。

“常务委员会的委员长是洛特兹议员。从他牵头的那一刻起,国民医疗保险法不通过的概率就已经不存在了。”杜鲁门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笃定。

“是的,据说常务委员会已明确朝着推动法案通过的方向展开工作。”詹姆斯附和道。

如今,说客们的活动变得愈发透明化。

医疗相关协会、制药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说客们,其活动也不得不受到严格限制。

“这些协会向来有不少偷偷摸摸的避税行为。要是让国税局好好整治一下他们,会怎么样呢?我可是做好了为国民医疗保险法全力以赴的准备。”杜鲁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略带玩味的笑容。

这也是无奈之举,既然美国财政部公然期望通过国民医疗保险法案,那么说客们便不能再像以往那般偷偷摸摸地进行游说活动。

一旦活动透明化,美国财政部便能精准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

“保险行业其实不正是您负责的领域吗?您要是施压,应该能起到一定作用吧?”詹姆斯试探性地问道。

“那些家伙反抗起来也很棘手。一旦医疗保险公司法案通过,商业保险公司就将走向衰落。”杜鲁门微微皱眉,语气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清醒认知。

“确实如此。”詹姆斯表示认同。

“虽然最后肯定会走向整合,但商业保险公司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先去看看吧。”杜鲁门说着,起身朝会议室走去。

商业保险公司老板们聚集的会议室门前,已有几名秘书在低声交谈。

杜鲁门一出现,他们瞬间安静下来,眼神中带着敬畏与紧张。

商业保险相关人员都在会议室门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杜鲁门的脸色。

“我是财务部长杜鲁门,很高兴见到大家。”杜鲁门简单打过招呼后,便大步走进会议室入座。

此刻,在商业保险公司老板们眼中,杜鲁门大概就像死神一样,令人畏惧。

他们虽然不敢对他大发脾气,但也绝不可能乖乖就范。

繁琐的程序都被杜鲁门省略了,他直截了当地说道:“有什么不满就说吧,我听着。”

“您是打算搞垮商业保险行业吗?”一位老板率先发难,一开口就充满了火药味。

毕竟不少保险公司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光是接到业务整改命令,就足以让一些保险公司陷入困境,他们自然会感到恐慌。

但这难道不是他们自己的错吗?杜鲁门心中暗自思忖,虽说不会让他们全部倒闭,但这些人也没资格在这里大吵大闹。

“我可没打算搞垮你们。”杜鲁门平静地回应道。

“啊?”老板们面露疑惑。

其实杜鲁门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听他们的抱怨,他今天召集商业保险公司老板们,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清算他们长久以来享受的“免费午餐”。

“我们财政部统计局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统计。通过对商业保险公司员工的调查以及民意调查,收集了相关数据。”杜鲁门举起一份文件,里面是关于商业保险公司种种恶行的x报告,详细记录了他们在商业保险行业如何横行霸道、违规运营。

极度繁荣必然滋生腐败,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狂欢中往往容易迷失自我。

对杜鲁门来说,这些情况再清楚不过了。

“各位所在的商业保险行业,联合起来收取的保险费越来越高。由于经济持续繁荣,市民们虽然不满,但也只能咬牙缴纳保险费。”杜鲁门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众人,“这就是你们的‘免费午餐’。即便你们联合起来把保险费抬得离谱,经济繁荣让国民钱包鼓起来,大家也没心思去抱怨。”

“但一旦经济萧条来临,市民们就会找保险行业算账。他们会一直揪着保险行业不放。”杜鲁门继续说道,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这样发展起来的保险行业,一旦经济萧条,民众开始反抗,他们就会用之前积累的大量资金进行游说,拉拢政客,试图掌控议会,通过四处搭建的人脉网络,一点点侵蚀民众的权益。

“另一方面,你们支付的保险金赔付比例却极低。甚至连本应赔付的保险金,都要一拖再拖,这种行径实在恶劣。”杜鲁门的声音愈发严厉。

“但那只是部分商业保险公司的恶行……”一位老板试图辩解。

“你是想打断我说话吗?”杜鲁门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他,会议室瞬间陷入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

杜鲁门记住他的名字了,“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你们商业保险行业的所有保险公司,无一例外,都参与了极其恶劣的卡特尔行为。”

没有一家能幸免,为什么呢?

因为那些本分的保险公司都被他们挤垮了,这也是必须通过国民医疗保险法案的根本原因。

有钱的公司搞垮没钱的公司,哄骗保险投保人,让他们乖乖掏钱,恶性循环不断加剧,健康的保险公司被搞垮,存活下来的不良保险公司却日益壮大。

“保险费高得离谱,保险金赔付比例却低得可怜。虽然需要查看合同才能确定,但大部分应该都是合法的吧。”

杜鲁门冷哼一声,保险公司又不傻,虽然可能存在一些违法行为,但大部分产品都是钻法律灰色地带的,而这些都将在本次随国民医疗法案一同推出的相关法案中受到严格规制。

“今年,与保险金赔付相关的诉讼案件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就因为你们不想赔付保险金,导致诉讼案件堆积如山。”

杜鲁门的话让在场的老板们心中一紧,这一点也让杜鲁门大为震惊,与保险金赔付相关的诉讼案件数量,远远超过了实际赔付的案件数量,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就是通过打官司来拖延本应赔付的保险金。

那么,那些受害者都是些什么人呢?

“几天前,我发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诉讼案件。简直难以置信,随便挑几个案例来说,这样的情况还不少。”

杜鲁门缓缓说道,商业保险公司通常不只是单一业务,而是会组成综合性保险集团,有些甚至还涉及人寿保险。

在这次调查医疗保险的过程中,竟然还挖出了人寿保险的丑恶一面。

“有案例显示,本该领取父母身故保险金的孩子,却被保险公司安排了所谓推荐的律师,对簿公堂,就是为了拖延甚至侵吞保险金的赔付。这……算人干的事?”

杜鲁门的声音中带着愤怒,这是孩子失去双亲后独自生活的依靠,一个孩子懂什么,怎么会去聘请律师?

这分明就是不想赔付保险金的保险公司,欺负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想吞掉保险金。

要是国内新闻媒体知道了这个事,肯定会疯狂报道,这可是极具爆炸性的新闻。

“还有跑到殡仪馆去闹的情况,这又算什么?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我把统计局收集的数据报告给白宫的话,你们都得完蛋。”杜鲁门的语气不容置疑。

“……!!!”老板们脸色煞白,无言以对。

“我还没把这些报告给白宫,但如果你们不配合,我也没办法。既然有这么多问题,我凭什么坐视不管?”杜鲁门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但话说回来,反过来说,杜鲁门坐视不管也是有原因的,大型商业保险公司的老板们听出了话外之音,眼睛亮了起来。

然而……不好意思,你们想错方向了。

“杜鲁门部长。”一位老板小心翼翼地开口。

“嗯。”

“我们该怎么做?”商业保险公司的老板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杜鲁门靠在椅背上,环视了一圈会议室,歪着头,“这次政府要推进一个项目。”

“项目?”老板们疑惑地问道。

“是的。即便要推行国民医疗保险,也需要相关人力和机构,不是吗?”杜鲁门的话让老板们身体一震,肩膀颤抖起来,他们终于明白了。

今天召集这个会议,既不是给他们机会,也不是给他们出路。

他们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杜鲁门向前探身,“政府打算选定一些经营不善的商业保险公司,将其国有化。”杜鲁门嘴角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顺便说一下,几天前被公开拆解的美国最大保险公司,在破产清算后,各业务部门已被联邦政府基金全部收购合并。”

“……这……这太过分了。”一位老板忍不住说道。

“各位。”杜鲁门猛地用手掌猛拍桌子,“砰”的一声巨响,被吓得一哆嗦的老板们,惊恐地看着他。

一旦罗斯福政府正式成立调查委员会,将某保险公司认定为经营不善,金融机构的制裁就会让这家保险公司破产。

“几年前我就明确警告过保险公司。”

杜鲁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很久以前杜鲁门就发过公文提醒,事到如今,就算他们摆出一副委屈的表情,杜鲁门也不会同情。

很抱歉,现在美国的国力还不至于因为几家大型保险公司破产就陷入恐慌。

“大型保险公司的业绩报告,很快就会以调查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从现在开始,你们最好老实交代。”

杜鲁门目光如电,扫视着众人,最先倒闭的会是那些经营最差的企业,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会尽最大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政府打算将这些保险公司全部国有化,以此构建全国性的国民医疗保险体系。”

杜鲁门郑重宣布,结构调整的时刻已经到来,为了美国以及全球健康的金融体系,在毒瘤发展成癌症之前,政府主导的“手术”时间已经来临。

“你们也别想有免费午餐了。”

杜鲁门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他早就把这些商业保险公司的老板们看透了。

罗斯福这头“大熊”,作为威慑对手的存在,没有比这更好的“大棒”了。

很快,《华盛顿邮报》再次刊发相关报道:

>[商业保险特别调查委员会成立。在白宫的强力推动下,对商业保险公司实施制裁。首个议题就是联合哄抬价格的争议。]

>[本次调查委员会成员多为法官出身,还有商务部企业局出身以及纽约南区检察官出身的人员。]

>[“死神”们的集会。]

>[金融特别调查精英们组成的调查委员会极具权威。]

>[专家们都为之咋舌。]

>[调查委员会成立仅10天,就如准备好了一般,公布了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名单,并正式发布首批需进行经营改善的企业名单。]

白宫挥动了一次“大棒”,这是带有浓厚罗斯福意愿的“大棒”,但对杜鲁门来说也至关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曾在华尔街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明白,没有监管的繁荣必然会催生泡沫,导致经济体系的不健康。

“金融体系的不健康在繁荣时期往往不容易显现。”白宫里,杜鲁门正与罗斯福单独交谈,“因为丰厚的收益可以支撑起那些摇摇欲坠的‘柱子’。若不是您,恐怕没有哪位总统会进行监管。”

“确实如此。”罗斯福微微点头,他现在需要的是巩固自己的政绩,他不再仅仅以政治家的身份看待工作,而是为了自己的荣誉,更加认真地对待工作。

史无前例的高支持率,让总统的地位更加稳固,因为总统背后站着全体国民。

“但这种不健康状态必然会引发经济危机。就拿英国的担保债务凭证(cdo)来说,如果我们当时没有进行监管,美国也会遭遇那场经济危机。”杜鲁门神情严肃地说道。

“……那可太可怕了。”

罗斯福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那场危机几乎让英国元气大伤,虽然世界大战的影响巨大,但cdo引发的连锁反应,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因为这场危机,英国的威斯敏斯特体系分崩离析。

“美国南北战争才过去不久,难道又要面临国家分裂的危机吗?还有最近经历的信托危机,也是信托公司毫无节制的投机行为导致的体系不健康,从而引发了危机。”杜鲁门继续说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更确定了。”罗斯福摸了摸下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你是想借这次机会,清除金融体系中的不健康因素,让华尔街再次实现飞跃,对吧?”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杜鲁门抿紧嘴唇,微微皱眉。

罗斯福像发现了有趣的事情一样,露出笑容,“你不会无缘无故攻击金融界人士,这样做对你没有任何好处。贸然把保险公司都搞垮,只会在金融界树敌无数。”

“确实如此。”杜鲁门承认道。

“我了解你,你不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我大概猜到你在谋划什么了。”罗斯福露出狡黠的笑容,“你在关注全球金融市场。”

“是吗?”杜鲁门反问道。

“别装了。和你一起研究金融市场,我的见识也增长了不少。”罗斯福自信地开口,“你是不是想借这次机会,让美国金融机构强身健体,然后以这种稳定性为武器,对海外银行制定严格标准,掌控他们的命脉?”

掌控国际银行市场,制定严格标准并实施统治,就像国际清算银行(bIS)通过《巴塞尔协议I》,限制了处于泡沫经济中的倭国银行一样,要求银行持有8%的存款准备金,从结果来看,这给当时的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你是想借此完善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罗斯福一针见血地指出。

杜鲁门也露出狡黠的笑容,到底会怎样呢?

有一点可以确定,此时的世界还没有国际清算银行,它是为了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赔款而设立的银行,之后,它成为全球金融网络的核心支柱之一。

“如果总统您这么认为,那或许就是这样吧。”杜鲁门笑着回应道。

“以建立健康金融体系为名,这个理由很不错。”罗斯福赞许地说道。

国际清算银行(bIS),罗斯福说得没错,它确实是完善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而杜鲁门正一步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在医疗与金融领域掀起的这场变革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