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如此当官带着民众奔小康 > 第134章 热火朝天的南溪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局长的行动非常快速,经过财务的一番计算之后,所属建筑局入股的份额1600万,直接打到了公司的户头上。

镇政府也毫不犹豫的将800万打到了建筑材料公司的户头上,由于建筑材料公司的财务制度,与其他大企业不同,都是每三个月分一次账,无论是村委会也好,镇政府也罢,或者是建筑局那边,每三个月就可以将所赚取的利润分掉。

由于目前正处在免税阶段,财务只需做好财务的支出,在税务局那边备案,无需缴纳任何一分税收。

这些钱一到位,整个南溪村管理区辖下的九个自然村,立马就开始热火朝天的进入到建设当中。

由于许乔龙和三叔公,早已经提前准备好,每一片地方的建设,早都已经分配完毕,该修路的修路,该上山开拓木材通道的就去上山,该建木材初加工基地的就去建木材初加工基地。

所有的工作,全部都已经安排妥当,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一片地方,首先开始建设的就是归属建筑材料公司的各种资源。

每家每户所得到的报酬,就跟当初北溪村管理区的报酬是同等的,可以说是整个模式,全部照搬北溪村管理区。

有了经验之后,项目开展起来也非常的顺利,比北溪村管理区当初还要快上好几天,所有在北溪村管理区工作的南溪村村民,全部被召回了南溪村。

同时,北溪村管理区和南溪村管理区,向整个镇上进行招工,因为北溪村管理区的南溪村村民被调走,有了岗位空缺。

南溪村管理区将建筑材料公司的项目做完之后,立马也会进入到种植和养殖这一个项目的开发。

所以到时候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光靠整个南溪村的劳动力,根本不足以覆盖所有的工作岗位。

有了北溪村管理区村民的收益,村民们全部都心中有数,招聘的公告刚刚贴出去,在一天之内就满员。

有很多应聘的村民,他们的村子与北溪村和南溪村,有20多公里的路程,但是他们照样过来应聘,这一点路程对他们来讲,半个小时的摩托车就到了,倒也不算非常的远。

最主要是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总比去外面大城市打工,多赚那几百块钱要强。

去工厂打工的工资大概是在4000到4500,但是在北溪村和南溪村上班,工资也能拿到3500到4200左右,保底都有3500了。

随着全国各地在大力搞经济发展,通货膨胀也紧随其后,所以村委会这边,经过商讨之后,村民们的工资,也慢慢的往上提了一点。

很多村民们,对于北溪村管理区的发展,只是听说而已,没有亲自来到这里看过,当他们来到北溪村管理区的时候,才知道北溪村管理区究竟是如何发展的。

整个北溪村管理区的所有土地,除了村民居住的房子和道路以外,任何一寸地方,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连道路的两旁都种满了砂仁,金银花,石橄榄,鸡骨草等等药材,可以说是寸土寸金,每一寸土地,都在发挥着他们的价值。

不说地里面种的这些东西,能够收成多少,就光能看到的这些东西,如果能够全部卖出去的话,就能值不少钱。

更何况他们还听说北溪村管理区的蔬菜,那是一茬接一茬不停的种,有的一年要种好几茬。

看着在道路两边的菜园子,一个又一个倒扣的瓦罐水缸,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一看就知道里面种的全部都是韭黄。

在夜里看到山窝里面,一大片一大片的亮光,那些全部都是村民种植的火龙果,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是一片连着一片。

再看看养殖鸡鸭鹅牛羊猪等等牲畜的地方,它们所住圈子,比自己家还干净,所有的粪便,全部被引到一个又一个的沼气池里面,这些沼气池经过转换之后,又延伸到火龙果园,为火龙果园的电灯提供亮光。

然后又有一个又一个被撬开的沼气池,里面放着很多各种各样的秸秆,玉米杆什么的在怄肥,可以说是整个北溪村管理区的种植和养殖,进入到了一个良好的循环,降低了很多的成本。

有一些村民心里面开始酸溜溜的,听说隔壁管理区,也已经开始进入开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的管理区,才能像北溪村管理区这样子开发。

关于南溪村管理区的开发,许乔龙一点都不吝啬,继续将那八个农业技术人才找了回来,照样每人20万。

当许乔龙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他们八个人,还有有点不敢相信,他们所能做的,基本上村民们都已经上手了,这20万请他们回去,那不是白给。

但是村民们没有一个人有意见,刚开始北溪村管理区的村民还唠叨两句,许乔龙直接几句话,就给他们顶了回去。

“你们这些人就是目光短浅,让你们多学习,你们不去好好的多学习,多开阔眼界,祖宗们都告诉我们,喝水不忘挖井人,更何况花这些钱给他们,为南溪村的发展,寻求一个保障,难道不值吗?”

“你们就能确定南溪村的所有地方,都跟北溪村所有地方一模一样,无需这些农业人才的指导,万一要是没弄好,后面再重新来过,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人家听到我们这样子薄情寡义,再反过去请他们的时候,人家都不知道还来不来呢?”

听到许乔龙的话,说风凉话的村民们,都讪讪的不敢开口,许乔龙非常清楚,绝对不可以助长这样的歪风,如果他不及时制止的话,就会有更多人,在背后说这些风凉话。

传到最后,都不知道要变成什么味,有可能传到最后,说是许乔龙拿了这160万,跟这些技术人员一起分了,不要怀疑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农村,这样的事情发生才算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