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 第18章 开国太子的诅咒-赵德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章 开国太子的诅咒-赵德昭

秦始皇噗嗤一笑说,“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只要做下来了就一定有痕迹,此等行径,即便做得再隐蔽,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汉武帝刘彻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灵光,仿佛有所领悟:“原来还可以如此行事。”

朱元璋则感慨万分:“历史啊,终究是胜利者笔下的产物。”

【第六位-宋朝赵德昭】

【赵德昭严格来说不是太子,赵匡胤打下江山后,没有设立太子,但是赵德昭一直确实是按照太子来培养的,处理政务】

【最后反而是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当上皇帝】

【具体怎么回事?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视频】

宋朝

赵光义一看到这里,慌忙跪地谦称:“臣弟才疏学浅,何德何能君临天下?”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惶恐和不安,上面的赵匡胤赶紧上前亲自扶了起来,宽慰道,“天意如此。”

两个兄弟表现出一副和睦之意。

旁边,一位大臣虔诚跪地,称赞道,“官家与晋王陛下这份兄弟情深、共商国事的情形,实乃我大宋之福啊!”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纷纷附和,兄弟二人亦是大喜过望。

秦朝

秦始皇一看到这里,就知道了一个大概,又是一个皇帝争夺战。

他在这片天幕下已屡见不鲜,被开国皇后控制的,外戚干政的,甚至于杀太子的,今天又多了一个兄弟之争的,也见怪不怪了。

关于李世民,他的评价是非寻常之人,行非凡之事。

再看看自己的傻儿子,秦始皇不禁一阵叹息。

不行,朕还得练,秦始皇好像做出了什么决定。

扶苏在陪着秦始皇看天幕,莫名其妙地看着秦始皇,心里不知道为什么一阵发凉。

【赵德昭是赵匡胤的二子,宋朝开国时年仅九岁,赵匡胤心里也不着急,逐渐让其参与政事,一切很平稳,直到-公元976年】

【那一天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退避左右,其他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人远处看见宫内烛影摇动,赵光义有离席避让之状,又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

【赵匡胤身亡以后,赵匡胤的皇后派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

【没想到王继恩早就被赵光义收买了,王继恩出宫直接通知赵光义,赵光义随即入宫】

【宋皇后一看是赵光义进宫,只能向赵光义乞求“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

明朝

朱元璋陪着马皇后,旁边跪着朱标和朱棣。

只不过有些不同的是,朱棣在时不时地抖动,再一看,朱棣的屁股肿得老高。

朱元璋若无其事地看着天幕说,“朕知道,这不就是史书上那个烛影什么的。”

朱棣忍不住说了一句“烛影斧声”。

朱元璋大怒,“要你多嘴,拉下去!”转身问朱标,“问这是什么?”

一旁的马皇后和朱标在愣中,朱棣被拉走了。

朱标原本想追出去,但是现在朱元璋在问他,他小心翼翼地说,“这个不是烛影斧声吗?”

朱元璋很开心地说,“标儿真聪明。”

在场的其余人一脸问号。

【这时候赵德昭的位置就尴尬起来了,不管事情是怎么样的,赵光义为了安抚众人,首先提出来了金匮之盟】

【也就是赵匡胤死后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死后传位给赵廷美,赵廷美死后传位给赵德昭,赵廷美是赵德昭的叔叔】

【赵廷美,被封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在宋朝的时候这样官位就是太子的象征】

【赵德昭也接受了,这样对他来说也有了个结果,按照金匮之盟,他也有了希望】

汉朝

汉武帝对左右说,“这后世的皇帝真敢想啊,当初汉祖开国时,分封诸王,诸王做大,后来爆发了战乱,这都是教训。没有给称皇权利就成了这样,现在这样传,是嫌弃乱子不够大吗?”

似乎是印证汉武帝的话,天幕继续播着。

【赵光义继位后,消灭了北汉,然后却在对辽战争中失败,自己也不知所踪】

【有人谋议由赵德昭继位,可是后来赵光义回来了,这就没有后续了】

【赵光义回京后,就开始处罚了,连之前的功劳也免了】

【赵德昭说道:“当先行太原之赏,再行幽州失律之罚”】

【宋太宗当时大怒,想起有人在找不到自己时曾有意立他为帝,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

【赵德昭被逼无以自明,退回私舍之后拔剑自刎】

【赵光义听见此事非常惊悔,跑去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痴儿何必这样呢”】

宋朝

某个界面,一处尸横遍野的战场,牛皋一身血污,从角落里艰难地走出,手中紧握的斧子上血迹斑斑。

他抬头凝视着天幕,愤怒地低语:“这皇帝老儿真是虚伪……”

话未说完,一声厉喝如惊雷般打断了他。

牛皋回头一看,是岳飞。

他知道岳飞的性格,赶紧说:“大哥,俺还有事,先走了。”

牛皋一路小跑地离开了。

岳飞站在那里看着牛皋离去的背影,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这话语中,似乎包含了深深的无奈与哀伤,也不知道他是在说自己,还是在说其他。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秦桧正向赵构汇报岳飞的战况。

还没有等秦桧说完,赵构就问:“还没有查明天上的布是怎么回事吗?”

秦桧说:“官家,还没有。”

赵构沉默不语。

秦桧接着说:“官家,那岳飞呢?”

赵构说:“下达命令,召回。”

秦桧嘴角一勾:“是,官家。”

一场悲剧似乎即将重演?

【历史是这么记载的,但事实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只知道结果是,赵匡胤去世前的两个儿子都不得善终,皇位传到了赵光义一代】

【这就给这件事情笼罩了一层阴谋的气息】

宋朝,一时间落针可闻。

赵匡胤,这位从柴氏家族中崛起的政治巨擘,对于政治的阴谋与诡谲早已司空见惯。他总是难以避免地往最坏的方面去揣测。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那颗疑忌的种子却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

但赵匡胤却以其睿智打破了这片死寂,他坚定地说道:“朕看见未来的王朝是元朝,他们的统治者似乎是异族,这不过是他们企图玷污我们民族名誉的卑劣手段,我们不能轻信。”

赵光义等人仿佛也被点醒,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纷纷表示不会轻信这些谣言。

随后,他们匆匆离去,宫廷中再次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