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 第67章 马嵬坡之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旁的孔颖达看着李世民说道:“陛下,夫子曾言‘子不语怪力乱神’……”

听到孔颖达这么说,魏征好像一下子打开了思路。

他立刻附和道:“陛下,天幕能给我们一个指示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他的还是要靠自己啊!”

李世民听着他们二人的话,深深地吸了口气。

然后看向众人,语重心长地说:“朕都快被这不孝子孙给气死了,既然如此,那就看看能不能从后朝找到一些制度来参考一下吧!”

众臣一听,纷纷点头称是,表示赞同。

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李隆基前行时遇到一个叫郭从谨的老人。郭从谨进言道:“安禄山心怀叵测,密谋叛乱已久。有人告发其阴谋,陛下却将这些人处死,致其奸计得逞,被迫出逃。古代帝王会寻求忠诚正直之士广泛听取意见。宋璟为相时敢于直言,天下得以安宁。但此后大臣们忌讳直言进谏,一味谄媚奉承,致陛下对宫廷外事情一无所知。远离朝廷的臣民早知道会有今天局面,因门禁森严,忠心耿耿却无法表达。若不是安禄山叛乱,事情发展至此,我又怎能有幸见到陛下并当面向您倾诉呢”】

三国,曹营

大帐内一片繁忙景象。众多谋士们正忙着各自手头的事务。

偶尔抬头看看那神秘的天幕,天幕现在播放的事情和他们关系不大。

就在这时,大帐的门帘被轻轻掀开,贾诩缓步而入。

只不过,走路有些摇摇晃晃。

一旁的荀攸见状,关切地问道:“文和,你这是怎么了?昨晚丞相召集会议,你为何没来?今日又如此迟来?”

贾诩说:“丞相在何处,某特来请罪。昨夜我的侍卫饮酒过度,未及时叫醒我。今日晨起已晚,故而来迟。”

几位谋士对视了一眼。

荀攸说:“丞相已经离开,不在营帐内。只不过文和啊,你这……”

贾诩没有说话。

刘晔接着说道:“丞相短时间内估计回不来,我们还是一同处理公务吧。”

贾诩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光芒,然后静静地走到案前坐下,开始投入到工作之中。

【李隆基叹了口气说道:“这都是朕的过错啊!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接着他安慰了郭从谨一番,便让他离开了】

唐朝

李隆基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心中暗自懊恼,感觉自己像是被天幕狠狠地曝光了一样。

就在这时,大殿之下传来了一个声音:“陛下,寿王和寿王妃在殿外求见!”

听到这个消息,李隆基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谁这么有才?居然把寿王妃给弄过来了!

这不是社死的节奏吗?

万一寿王妃进来后,对自己态度一无所知,乱说一通,那可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可是,如果不让她进来,又显得太过刻意,难免引起众人猜疑。

思前想后,李隆基只好强装镇定地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李隆基扫视了一眼四周,试图找出那个“人才”。

他心想,等找到这个人,一定要将他发配到边疆去。

李林甫站在一旁,同样面色阴沉。

他心里暗暗咒骂着,到底是谁干的好事?

还有杨国忠这个人。

此时此刻,他已经大致猜到了李隆基的心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怒。

此刻,无论是李隆基还是李林甫脑海中都涌现出无数念头。

众位大臣们都不敢抬头。

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宁静之中。

【十四日这天,李隆基一行人到达了马嵬驿】

【由于一路奔波劳累、饥肠辘辘,随行的将士们情绪十分低落,心中充满了怨恨和愤怒】

【他们认为天下大乱完全是杨国忠一手造成的,因此对他恨之入骨,决定立刻将其除掉】

【杨国忠见势不妙,连忙逃跑,结果逃到马嵬驿西门内时,还是被士兵追上并杀害了】

【这时,其他士兵们则纷纷包围了驿站】

【李隆基听见外面的喧哗之声,心中一惊,连忙问身旁的侍从发生了什么事】

【侍从一脸惶恐地回答道:“回陛下,外面的人都说杨国忠谋反了”】

【玄宗脸色一变,急忙走出驿门,想要了解情况】

【他看到众多士兵手持武器,情绪激动地围着驿站】

【李隆基试图安慰这些士兵,并命令他们散开】

【然而,士兵们却毫不理会,仍然紧紧围住驿站不肯离去】

唐朝

朝堂之上,杨玉环与寿王一同走了进来。

当李隆基看到杨玉环时,他的眼神开始变得有些迷离,似乎难以将视线从她身上移开。

直到高力士轻声提醒,他才回过神来。

“起来吧!”李隆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自然。

“谢父皇!”两人齐声说道。

李隆基的目光再次扫视着高力士,而高力士则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然而,这一幕并没有逃过在场大臣们的眼睛。原本对天幕持怀疑态度的大臣们,基本上都信了。

李琩也看在眼里,他心里打鼓,家人们,:居然自己的老婆让被老爸看上了,这都是什么事情啊!如果不是天幕,自己还不知道。

他灵机一动说:“父皇,儿臣请求前往边疆,为国家效力。”

旁边的李林甫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心中暗自盘算:“寿王前往边疆,那么杨贵妃必然会留在京城。一旦她得到机会崛起,杨国忠也就随之而起,到那时……”

正当李林甫准备开口反对时,却被李隆基突然打断。

“好!朕批准你的请求,并允许寿王妃随你一同前往边疆。”李隆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此时天幕播着杨国忠的死,使得场面变得异常诡异。

【面对这种局面,李隆基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

【他转身问身边的将领陈玄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玄礼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杨国忠谋反被诛杀,杨贵妃不应该再侍奉陛下,请您能够割舍这份感情,将她处死”】

【李隆基听后大惊失色,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他立刻反驳道:“杨贵妃一直居住在戒备森严的宫中,从不与外界有任何联系,怎么可能知道杨国忠谋反呢?你们不能这样冤枉她啊”】

【一旁的高力士见此情景,连忙上前劝说:“陛下,杨贵妃确实没有罪过,但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如果杨贵妃还留在陛下的身边,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希望陛下慎重考虑此事”】

【玄宗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点头应允,表示同意处死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