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歌一曲神仙道 > 第75章 唯才是举、攻心为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唯才是举、攻心为上

此话一出,诸位将军眼睛骤亮,贼亮贼亮的那种,目光中满是期待与兴奋。众人心中暗自思忖:还是小姐善解人意啊,已然为我等谋划好了赏赐与产业,体贴自家人,此乃自己人也!他们望向程邑伯的眼神瞬间充满敌意,仿佛程邑伯是他们获取利益的最大阻碍。程邑伯被这眼神吓得踉跄后退,险些跌倒,哪里还敢多言半句,生怕被激动的将军们群起而攻之,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吴昊见此情形,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深知妹妹善于洞察人心,懂得发动人心,可程邑伯毕竟是自己的老丈人,他只得哈哈一笑,出面打个圆场,将此事暂且揭过。

清灵接着说道:“其二,我之所以说莫要将通州城看得过重,不必急于攻克,乃是因为越国如今所能集结的兵力已然有限,大部分已经被我们围在了城内。只要我正规军驻扎于此,双方皆动弹不得,如此便可减少诸多变数。我军只需静候各地返乡之民传来捷报即可。届时,慌乱之人将是越国贵族,他们视财如命,我军便让他们破财。再者,越国背后的仙师与我军背后的仙师之间尚有诸多纠葛,还有的扯皮,此刻我军当务之急是稳住军心民心,切不可损耗声望与民望,仙师亦是要颜面之人。只要我等是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依我之见,不妨免税数年,兄长,意下如何?”

吴昊微微点头,他已经亲身感受到自身气运暴涨的好处,而气运就是人心所向,开口道:“妹妹所言极是,声望与民望对我等至关重要。各军务必严肃军纪,关键时刻不得滋事生非,否则严惩不贷,提头来见!”

诸位将军齐声应诺,声音洪亮,震得营帐微微颤动。

清灵继续娓娓道来:“其三,攻心为上。我军并非要将所有贵族赶尽杀绝,而是要诛杀那些为富不仁、残暴无德的贵族。天下贵族旁支,寒门贤才众多,他们世代为世家效力,此等人才方是我等要竭力争取之人。常言道,打天下需勇武之士与兵戈之力,而治理天下则需智慧才干与笔墨文章。当下我军所缺者,正是这治理天下的贤才。”

吴昊面露难色,叹道:“我亦深知此理,然名士贤才投奔我者寥寥无几,来的多是出身白身或末位小吏,尚需历练,实乃我吴家底蕴不足。不知妹妹可有良策招揽贤才?我吴昊愿许以高位厚禄,即便亲往求贤,亦在所不惜。”

清灵微微摇头,说道:“兄长有所不知,真有才能的寒门子弟,所求并非仅仅是高位与富贵,此等身外之物,他们凭借自身才华便可谋取。”

吴昊略一思索,觉得妹妹所言在理,有真才实学之人往往心高气傲,不会轻易效忠于他人。他不禁问道:“那依妹妹之见,他们最渴望者为何?”

清灵朱唇轻吐二字:“公平!”

吴昊微微一怔,疑惑道:“在我军中,向来有功必赏,绝无区别对待贤才之事。”

清灵神色凝重,注视着吴昊道:“兄长莫急,且听我一言。我说的公平,乃是世间之公平,而非仅得主公赏识之公平。”

吴昊见妹妹似有良策,急忙追问道:“妹妹快细细道来。”

清灵目光缓缓扫过诸位将军,说道:“兄长当唯才是举,不问出身。吴公应通告天下,凡来我吴国求官之人,不论家世出身,皆需分科考试。考试之后,采用糊名判卷之法,分出优劣。待名次确定后,再揭开姓名,名次前列者授予高官,名次中等者任下官,名次低等者不予录用。为官者每三年评比政绩,评比依据皆为职责范围内的政务,与其他一概无关。政绩优秀者升迁,中等者平调,下等者贬官。”

吴昊与诸位将军听闻,皆面露诧异之色。在他们看来,如今求贤若渴,人家不来投奔已是难题,如今竟还要考试,还不录用、还要三年评比、干不好还要贬官,如此苛刻怎能让人归附?

而封无休与几名有幸在帐内旁听、记录的令尹、文书们,却是听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封无休猛地起身,离开书案,疾步上前,撩衣跪地,大礼参拜,高声道:“吴公,小姐所言甚是!想我封无休,空有一身笔墨,却无出头之地,只得在战场上拼死搏杀。只因战场上才有我等白身寒门的上升机会,官场上我等根本无路可走,只能委身大族,充当门客,阿谀奉承,谄媚侍人。即便做出成绩,亦被贵人忽视,封赏所得官位,尚比不得世家刚出生的婴孩,何其不公!”

其他几个文书见状,亦纷纷跑过来,跪地恳请吴公采纳清灵的献策。

吴昊见此情形,心中大为动容,问道:“尔等难道不惧分科考试?不怕考评贬官?”

几位文人答道:“不惧!若本领不及他人,自当心悦诚服,甘愿为贤能之人下官,他人有才,我等绝不嫉妒,愿虚心请教治国之能。”

吴昊面露欣慰之色,赞叹道:“诸君真乃贤良之士,此策大善!”

次日,吴公大帐内一片忙碌,起草了四份政令,昭告天下。

其一:军功分田令,昨夜随军之民夫皆可在其乡野获得十亩良田,伍长二十亩,什长四十亩,营官八十亩,今后立下军功,每计一功加十亩,集体军功全部加田,个人勇武另加田。

其二:三年免税令,吴国治下农夫三年免征赋税,轻徭薄役,三年后,农夫赋税永不超十分之一,徭役永不超越国一半。当然这赋和税是分开的,合起来最高不超过百分之二十,总比原来官吏和贵人一起收十之八九要好太多。

其三:乃开科取士之令也。吴公设立文经、策论、军略、明算、医药、农耕、工器、历史、杂学凡九科,于吴国之官职遴选,秉持唯才是举之原则,全然不问出身门第,皆须分科参与考试。其考试之法,采用糊名以判卷,如此方能公正区分优劣高下。待名次既定之后,方始揭开考生姓名。名次居前者,授予高职显位;名次居中者,委以中低之官职;名次靠后者,则不予录用。凡为官者,每三年一比政绩,其评比之依据,俱为职责所系之政务,其余诸事皆不相干。政绩卓异者予以升迁,中等者平级调任,下等者则贬谪官职。

其四:军功赐爵令,军中将校之官,以功勋大小,册封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有德者为贵人,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者,夺爵降等。杜绝残暴贵族,另立道德新贵。

随后,吴公派人在军营、民夫营中大声宣读,更派遣内力高强之人在城内高声诵读。此等举措,仿若巨石入水,震惊天下。

未等城内老贵族有新反应。

清灵差人精心铸造黄铜官印,同时打造刻有阿拉伯数字的铜烙铁。

于竹片之上,指导数百人以烙印阿拉伯数字序号替代书写名姓,只因书写名姓过于耗时。让吴军军卒、民夫、山民按照家乡编号分发,众人再自行选取自身的编号数字,后续将逐步完善登记造册事宜。

吴国随军官员每计一功,便会在竹片上用铜烙铁烙下一个小五角星,且于官府书册之上加盖一次官印,以此作为分田的凭证。

已经成为营官的二牛生性憨直,因惧怕竹片遗失,竟哭闹着恳请官员在自己身上用烧红的烙铁烙印数字编号。

幸得巡视的清灵察觉,遂派人仔细探问民夫意见。回报称民夫多不识字,竹片又极易丢失或遭盗窃,众人虽对分田一事欣喜不已,然而仍心存疑虑。

清灵沉思良久,正值天气转暖之际,下令全军沐浴。刹那间,运河之水变得浑浊,甚至有鱼被呛翻,众人得以加餐。

随后,清灵调集消毒药液,并派人调和刺青颜料。采用青铜制作了一批阿拉伯数字刺青针头,以及诸多刻有 “吴” 字的刺青针头,仿若活字印刷般组合运用,一排排针头紧密排列浇筑成型,呈现出拇指大小的数字模样,针头并不长,仅能刺入真皮层。

清灵下令于军卒、民夫、山民的胸膛刺下 “吴” 字并附带十位数编号,前三位数字代表家乡编号,后几位数字则依家乡在此地的众人自行按顺序编排。

众人于是依次排队刺字:先是消毒,接着涂抹颜料,盖上刺青针头数字,军卒与民夫虽疼得龇牙咧嘴,却仍面带傻笑。刺字完毕再度消毒,领取一颗大蒜后离去,且被叮嘱可常用大蒜汁液涂抹伤口,一时间全营弥漫着大蒜气味。

众人身上刺青唯有编号,手中竹片则兼具编号与五角星,二者相互对照即为凭证。即便竹片不慎遗失,也可寻随军文吏官员查看书册记录,身上刺青编号同样具备凭证效力。

此般安排堪称完美,众人皆觉如此一来,那田地便真正归属于己,再无人能够巧取豪夺。吴昊与清灵亦感满意,众人身上刺有 “吴” 字,便意味着至死皆为吴家之人,自是忠心耿耿。

继而发动民夫营与山民营,持续挖掘壕沟,将通州城牢牢围困。

吴公宣称仅围城而不攻城,以免众人枉送性命。一时间,赞誉之声不绝于耳,民夫们深感跟对了明主。

此外,还进行民意统计,欲知有多少人愿继续留在通州围城,又有多少人欲即刻返乡。最终发现有二十万光棍汉甘愿继续从军,追随吴公围城。其余众人或归返乡里,或前往大泽新开垦的田园。

第四日,清灵派封无休对带头归乡的民夫营营官、队官以及随军文官加以教导,告知其如何成就事业。

吴公言明,若能攻克家乡暴虐贵人的庄园,便可成为乡官;若拿下不主动归顺的邑城,即为邑官;攻占不主动归顺的县城,则为县官。众人依功劳大小依次分封职位,务必保持团结,全力拉拢一切可团结的力量。随军老兵应悉心教导军队战术,教导攻城战法,筹备妥当后展开攻城之战,要善于发动百姓,积极拉拢寒门贤才。若贵人庄园粮食充裕,可运至通州,换取额外赏赐并记录功劳。

至于治理地方之法,清灵对吴昊道,众人皆由大头兵成长而来,不可期望过高,仅三条而已。

其一,军队若有杀良民之举,需偿命;偷盗者施以鞭刑一百。

其二,废除越国贵人一切加诸在良民身上的规矩,官府仅镇压暴虐、缉捕杀人抢劫罪犯,其余诸事各家自行打理,官府与贵人决不能肆意干涉乡民。

其三,抵达地方后先问询治下百姓,若皆称某位贵人品德高尚,便不可攻击,仅诛杀残暴贵族,将田地分予协助吴军的有功之人,若田地有剩余则收归官府,分予田地稀少的农夫耕种,赋税皆按十分之一征收。

总而言之,吴公出身道门,欲以道德治理天下贵族,对乡民施行无为而治。

一队队民夫营背负部分军资粮饷,手持刀枪利刃,结队走出大营,最前方带路的是树立吴字大旗的战车,坐着领军将领,后面牛车坐着随军的文官;还有部分骑兵当做哨探与传令兵。他们向着四方而去,这是离家远的民夫首先开始归乡了。

他们边行军边唱歌,还有鼓乐手在敲打节拍,让众人走的步调一致,军容整齐。他们唱的是:

向前、向前、吾民起刀兵,

向前、向前、吾民真威风,

吾民生来灾难最深重,没有吃来没有穿,世代受苦穷

星月破苍穹,吾民起刀兵,诛灭罪恶和暴虐,吾民得太平

跟着赤军旗,团结向前冲

吾命自有吾来成,天下要太平

向前、向前、吾民起刀兵

向前、向前、吾民真威风,真威风!

鼓乐手是清灵在丹原时就培养的,他们都是乱世孤儿,没有力气当兵,也没有能力赚钱养活自己,于是清灵找人组织起来孤儿,传给他们彩戏、快板、花鼓一类简单说唱技艺,不求学的技艺多么精湛,但表情演艺配合说唱的故事,一定要该哭时让人哭,该笑时让人笑这就足够了,后面技艺提升只看个人天赋与造化,最高者应当令观众感同身受,同悲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