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意与芳霏踏入铺子,打算先把凉皮蒸好,再搁在一旁晾凉。这时,后院传来姜老爹的呼喊:“芳霏啊,小双她们来啦。”

芳霏对如意说道:“姐,你先在这儿忙活着,我去把小双和小喜带过来。”说罢,她便快步朝着后院奔去。刚一进后院,就瞧见小双正站在姜老爹身旁,一脸谦逊地询问:“姜阿爷,能不能麻烦您教教我,这些猪下水该怎么清洗呀?”

姜老爹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缓缓说道:“你们先稍等片刻,等芳霏这小老板来了,让她给咱们分派活儿。”

话音尚未落下,芳霏已至眼前,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说道:“不着急,小双姐、小喜,你们应该还没吃早食吧。咱们先回铺子,把凉皮蒸上,做好早食吃了,这样才有力气干活。”说完,芳霏顿了口气,又接着道:“咱们铺子主要经营午食和晚食这两餐,上午的时间呢,咱们就用来卤制猪下水,把配菜清洗干净并切好,放进小竹筐里,方便顾客挑选。”

芳霏将铺子的大致经营流程讲述完毕,继而又开口说道:“咱们先去铺子里,帮大姐一把,顺便把铺子里各种物品的放置位置熟悉起来。”

小双聪慧过人,听完芳霏的介绍,便对铺子的运营有了个大概的印象。

寥寥数语间,三人已走进铺子。只见芳霏在厨房中犹如陀螺般忙碌不停,一只手快速地在蒸锅中刷着面皮,眼睛还得时刻留意灶火,同时还不能忽视另一个灶眼上煮着的粥。

芳霏迅速对两人安排起来:“小喜,你帮忙照看下灶火。我去协助大姐做凉皮。小双姐,你会不会和面?估计一下六人吃的包子需要多少面皮,你来准备一下。”

小双连忙回应:“我会的,在家时我也经常下厨。”

芳霏闻言点头,说道:“那就赶紧行动,六人份包子的面皮就麻烦你估量着弄了。”说罢,抬手示意了一下旁边的面粉口袋。

四位姑娘围绕灶台迅速忙碌开来。

就在此时,后院的门再度被敲响,原来是老姜头拉着满满一车菜,已然赶到了县城。

姜老爹高声招呼着老姜头,让其把牛车赶进院子里,这样便能将菜卸在水井旁,利于清洗。

前铺与后院皆是一番忙碌景象,直至早餐端上桌,才宣告这一阵忙碌暂时停歇。

几人围坐在一起,喝着浓稠清香的小米粥,再咬上几口茄子猪肉馅的包子,那滋味别提多美了,胃里瞬间被填满,一阵满足感油然而生。

尤其是老姜头、小双和小喜,他们从善良淳朴的姜家人身上汲取到了浓浓的温暖,脸上也不自觉地洋溢出笑容。

待众人吃完早饭,姜老爹送老姜头出门,嘴里不忘叮嘱:“老哥,劳烦您给我儿子带个话,让他在村里收鸡蛋,两文钱三颗,到时候还得麻烦老哥您和蔬菜一起运过来。”

老姜头听后,立刻连连点头保证:“老弟放心,下次过来,鸡蛋肯定给你拉来。”

厨房里,如意与芳霏等人又开启了忙碌模式,着手将早上姜老爹和姜长盛一同清洗好的猪下水进行卤制。

说起来呀,如意和芳霏心里对姜老爹和姜长盛二人着实有些愧疚。原本想着不让阿爷再辛苦奔波、为铺子操劳了,可阿爷依旧放心不下,操心着铺子里的事儿;至于大伯呢,他本是个读书人,理应整日与书本相伴才是,现在虽说来铺子当掌柜,却还是没能避开去洗那猪下水的活儿。

这愧疚的情绪也就是转瞬即逝,嗨,当下也只能先薅自家人的羊毛,往后还是得想办法改进经营策略,多招些人手才行呀。

等到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接下来就是开门营业了。铺门刚一打开,姜长盛就惊讶得愣在那儿好一会儿。

之前他听到门口有说话的声音,可隔着门,听得不太清楚,还以为只是过路人在闲聊呢,哪知道一打开门,就瞧见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大略看过去,起码有二三十人。

原来呀,经过昨天来铺子吃过饭的那些人的一番宣扬,再有这昨日半晌加上一整夜时间的传播发酵,小食铺菜品的美味独特之处,已经在县城里传开了。

小食铺里的菜品不仅味道好,价格还亲民,普通老百姓都消费得起,所以呀,好多人一大早就赶来排队,就盼着能第一个品尝到这美味呢。

稍稍愣神之后的姜长盛,马上脸上堆满了喜悦之色,赶忙拿出昨天赶制好的木牌,开始分发给众人。

可紧接着,姜长盛就发现木牌都发完了,而队伍却变得越来越长了。

姜长盛迅速投入工作,有条不紊地招呼着那些拿到木牌的客人点餐。随着他的一声声询问与记录,小食铺正式开启了营业模式,店内众人瞬间忙碌起来。

众人如同被按了快进键,芳霏与如意手脚麻利地准备着各种食材,锅碗瓢盆碰撞声不绝于耳,小双在前堂和后厨之间穿梭不停。

当穿着清平学院院服的姜家三兄弟来到后厨,帮忙做起打杂和跑堂的活儿后,几人这才总算能稍微缓口气。

然而,门口突然传来的一阵喧闹声,又把几人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

芳霏快速的装盘手头上的这份套餐,准备端到前堂送给客人,顺便去瞧瞧门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只见两位学子正与排队的汉子面对面僵持着。

芳霏赶忙向排队的客人打听了一番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是这么回事:其中一位学子对着队伍里的一位大叔请求道:“大叔,我们担心午后进学迟到,能不能行个方便,让我们排在前面呀。”

那位大叔昨天过来就没吃上,今天特意早早赶来排队,而且在码头又忙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所以,面对学子的这个请求,大叔只是面无表情地回了句:“不可。”

这时,另一个性子比较暴躁的学子紧接着说道:“我们多给你些银两就是了,就当是花钱买你的时间,这样对你来说也挺划算的呀。”

那大叔本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听到这话,哪还忍得住呀,当即就作势要拎起这小子,打算好好给他个教训。

亏得一同来的其他码头工人眼疾手快,赶忙将大叔拦住了,这才避免了一场武力冲突,不然的话,肯定是学子这一方被揍得鼻青脸肿的下场了。

就在此时,芳霏来到了他们跟前,欲从中调解。却听那挑起事端的学子瞪了一眼那汉子后说道:“你可知道这位是何人?”言罢,指向先前请求插队的少年。

汉子满不在乎地回应:“我管他是谁,我不愿让便是不让。”

那位少年拉了拉脾气火爆的同窗,示意他莫要再言语,奈何那学子嘴快,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位可是我们县令公子。”

那汉子一听,顿时气焰全无。寻常百姓,哪有不怕县官的?只是方才话已至此,男子汉吐口唾沫是个钉子,自己又怎能轻易自打嘴巴,一时之间,便尴尬地僵在了原地。

芳霏作为现代人,心中思想并没有古人般觉得县令是了不起的大官,再说,在自己铺子吃饭,维护顾客的基本权益,是她这个老板本就应该做的。

于是,芳霏开口说道:“即便是县令公子,也需按规矩排队。在我们店里,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是平等的,并无食客高低贵贱之分。”

众人听闻芳霏这番话,神态各异。如码头汉子般的普通百姓则对芳霏投来了敬佩的眼神。

而那位跟随在县令公子旁的学子,未曾料到会得到这样的回应,一时噎在那里。县令公子则好奇的打量着芳霏,对她能说出那一番话,似惊讶又似有欣赏之意。

于是,朝着芳霏一揖后,又转头对汉子表达了歉意,继而拉着同窗排到了队伍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