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无限穿越时空 > 第124章 下堂妇二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瑶带着姗姗忙着采红薯藤,只想着快点将人送走,却忽略了世子妃看她的眼神越来越冷。

李乘风带着世子妃离开时,带走了满满一车的草莓和一筐的红薯藤。

马车上,世子妃柳清清看着心情很好的李乘风柔声问,“相公,您是怎么认识这位陆姑娘的?”

李乘风皱了皱眉,“不是说了她不是什么姑娘吗?她是和离的妇人,因为发现了红苕与红莓这两样新物种,对父王的大业有帮助,我才将她带回来的。

只要这红苕种好了,全面推广开,就能令百姓吃饱饭,这可是政绩,能助父王更进一步。

你别听丫头胡说,那香雪是因为对我的命令阳奉阴违,私下里截留了我赏赐出去的东西,又觊觎我身边的位置,这才被打发了。”

“原来是这样,那是妾身误会了。”

柳清清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李乘风难道有耐心解释这么多,自以为讲的很清楚,妻子也点头了,定然已经放下疑虑,便将此事撂在一边不再提,而是和妻子商量起了红莓的归处,应该送哪些人家,送多少的问题。

柳清清也是热烈的与他讨论着,无论他说什么都笑着应和,一副夫唱妇随的样子。

等回到王府,却私下里叫来丫鬟,“小秋,你回去一趟,让我爹派人去那个贱人家附近盯着,看看她每日都干些什么?与什么人见面?”

小秋有些不解,“姑娘,世子不是说了和那妇人没什么事吗?您怎么…”

柳清清冷哼一声,“相公也许真的没什么,但那个女人就不一定了,她个乡下妇人,从没见过好东西,相公又是如此雅俊端方的一个人,相处久了,她能不动心思吗?”

“这…万一世子爷知道了生气怎么办?”

小秋还是有些担心。

“让那些盯梢的人小心些,千万别被人发现了,先盯着她。

听相公的意思,她发现的那红苕和红莓有大用,那就先不动手,让她多活一段时间,等那两样东西发挥出了大用处,再动手也不迟。”

看着她阴沉的面孔,小秋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即使跟在小姐身边这么多年,她依然很怕小姐。

她家小姐可不是个好相予、好脾气的主,惯会做表面功夫,私下里,手上却有不少人命。

小秋有些替姓陆的妇人惋惜,惹谁不好?偏惹上她家小姐,怕是多久好活了?

“磨蹭什么呢?快去。”

柳清清说完,见小秋还站在原地,一副神思不蜀的样子,厉声训斥,脸色更是阴沉的可怕。

“是,奴婢告退。”

小秋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忙告退离开。

出了屋,她回头看了一眼,随后快步往院子外走。

算了,反正不关她的事,她只管好自己就行。

与大多数人一样,她也有同情心,只是少的可怜,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少管闲事才能活的久。

陆瑶的日子就这么风平浪静的过着。

每过几天,李乘风便会带人过来采草莓,而草莓的种植与养护,也早就被庄子上的老农摸索出来。

陆瑶因此得了李乘风的不少赏赐,既有金银也有华美的布料。

她将大部分东西都收进了空间,只留了些平日用的放在外面。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草莓渐渐的不结果了,但藤却越长越多。

庄头便吩咐人将那些藤上的新芽剪下来,重新种了一块地,看看是否能一年四季都种植。

陆瑶去庄子上看过,那些草莓藤长势喜人,但就是不开花。

后来庄头来寻陆瑶,说是红莓的叶子都卷起来了。

陆瑶以前也不种地,根本不知道这种情况,很是抓瞎。

好在她有异能,通过叶片,将能量输入到那些叶子中,感受着其中的气息。

她能明显感觉到草莓藤是生病了,但具体是什么病,却不知道。

她便让庄头去询问那些果园的老农,一般的果树都会生什么病。

后来找到一个种了几十年果树的老农,请他出手,细细查探、摸索,终于得出结论,红莓藤得了白粉病,所以才会不开花。

根据他对果树白粉病的防治手段,用硫磺和白石粉倒入水中和匀,然后喷洒在草莓藤周围,再将那些病了的藤苗全部拔掉重新种植。

忙忙碌碌,等重新种下,夏天都已经过去。

而红薯,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对于红薯的种植方法与食用方法,李乘风基本都已经掌握,现在主要就是看它的产量以及保存方法。

收获的前几天,庄头就往晋安王府递了消息。

李乘风一接到消息,就去找了晋安王,“儿臣参见父王。”

“风儿来了,有什么事吗?”

晋安王四十多岁的模样,一张脸端正刚强、英气逼人,看似平静的眼波下暗藏着锐利如鹰般的眼神,显气势逼人,充满危险性。

“父王,儿子外出时,碰到一名妇人,从她那意外得知了一种稀罕物,经过王老的鉴定,是从没有过的物种。

儿子便将她带回了京,让她在庄子上研究那物种的种植方法,之前家里吃的那个绿叶藤菜,就是那物种的叶子。

庄头来报,那植物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儿子想请父王一同去庄子上查看收获的结果。”

“哦~果真是新物种?”

晋安王颇感兴趣的询问。

“是,就连您近几月吃的红莓果,也是她发现并栽种出来的。”

李乘风毫不隐瞒的将事情说了一遍。

“既然如此,本王倒要去看看,是什么样的新物种。”

见他答应,李乘风忙禀报,“那儿子这便让人去通知王老,明日一同前去。”

“好,让人多准备两辆马车。”

“是。”

李乘风告退之后便立刻带人去安排。

翌日上午,几辆马车便浩浩荡荡到了庄子。

庄头先将这段时间来,他们是如何种植,如何养护的,记录成册呈给晋安王看,随后在晋安王的令下,开始挖红苕。

看着那一串串个头又大又多的红苕,晋安王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产量竟如此之高?那需要的肥料是不是特别多?”

庄头忙上前,“回禀王爷,并没有多施肥,老奴觉得,这红苕特别适合在这沙土地上种植。”

“哦~为何?”

晋安王很有兴致的询问。

“老奴以为,这沙土地的透气性好,土壤疏松,适合红苕的生长,看这个头,又大又红,比当初拿来的种子大多了。”

“是啊~父王,那妇人当初买到这红苕时,儿子看了,那个头小的很。”

“既然如此,那让人将戥子拿过来,等全部挖完,现场称重,让本王瞧瞧它的产量。”

“是。”

庄头答应一声,很快将戥子取来,而一亩的的红薯也很快挖了出来。

陆瑶一直站在边上没有说话,只看着下人们干活。

看着那一堆堆的红薯,不仅下人们高兴,王老也很高兴,忙命人准备筐子开始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