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子一把抱住姬昌,展开双翅飞冲天而去,消失在天际。
飞到安全的地方落了下来,雷震子看着姬昌说道:“可是西伯侯姬昌”
姬昌被雷震子的模样吓到了,听到他的询问,愣了一会才点头示意,雷震子见状跪在地上对其说道。
“父亲,孩儿乃是您的百子,您给我取名雷震子”
姬昌听他的话,即刻就知道了是谁,连忙来到他的面前,将他扶起,雷震子在将姬昌带回西周的地域后,就跟姬昌辞行。
虽然是到了西岐的区域,但是离西岐城中还有百里的距离,姬昌也只能徒步前往,不过由于力不支,还是晕倒在了半路上。
一位年轻人上山打劫看到了晕倒的姬昌,将他唤醒,在听到姬昌要回西岐的城中,就决定将他送回去。
姬昌在经过多年的时间终于回到了西岐,而就姬昌的那位年轻人在城中却犯了过失杀人之罪,最后拜为了姜子牙为师。
姬昌在一天晚上突然梦到了一只长着翅膀的老虎,从梦中惊醒,在第二日便跟自己的臣子诉说了此事。
“各位爱卿,我昨晚梦到一长着臂膀的老虎,扑向我”
姬昌的臣子散宜生听到之后,当即就大喜对着姬昌说道:“侯爷,这长着翅膀的老虎乃是飞熊”
“飞熊入梦为吉,预示着有一位贤臣将出现,帮助侯爷治理西岐”
“……”
此时的一位年轻人正从山上砍柴下来,碰到了姬昌和散宜生等人,年轻人看到是他们连忙转头就就想逃离这里。
而那散宜生也发现了年轻人的身影,连忙派人将他抓了回来,看着跪在地上的年轻人,姬昌和散宜生有些不解。
对其开口问道:“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又出现在这里?”
而年轻人听到他的询问,直接开口说道自己是受一位高人指点才才解脱,避免了刑罚。
姬昌就让年轻人带着他去寻找这位高人,可无论是高人的家中,还是渭水河畔,都没有看到姜子牙的身影。
年轻人只能对他们说道可能是有事外出还未归家,散宜生却对着姬昌说道:“侯爷要想求得高人的辅佐,还需诚心,不可急于一时”
姬昌听到他的话细细的思虑了一番,然后便回归了西岐,让城中的所有官员斋戒沐浴三日,以表自己的诚心。
在第四日之后继续带着散宜生和年轻人去往了渭水河畔,果然,这天他终于在渭水河畔之上发现了正在钓鱼的姜子牙。
姜子牙也是发现了姬昌等人的身影,明知故问的说道:“武吉,他们是何人?”
原来这个年轻人就是姜子牙的徒弟,武吉。
听到姜子牙开口询问还没等武吉开口,姬昌就上前出声:“先生,姬昌此行前来是请求您出山辅佐西岐”
“如今纣王荒淫无道,听信妖妃谗言,奸臣当道滥杀大臣,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
“姬昌想请求先生一起反商伐纣”
姜子牙听到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只顾自的说了一声:“今日天色已晚, 该是回家的时候”
便越过他们往着家中返去,可机昌却连忙追在他的后面,最后跪地求拜姜子牙说道:“还请为了天下万民造福于百姓,请求先上出山辅佐姬昌”
姜子牙停下了脚步,没有正面回应他而是说道:“今天钓鱼时间太长,久坐在此,腿脚酸痛不已”
还没等他说完武吉就急忙上前说道师傅还是由我背着你回去吧。
而姬昌听到他飞话去接了过去:“既然先生腿脚酸痛,就由姬昌背着您回去”
然后姬昌背着姜子牙就往家中返去,可是在回去的时候却发现了渭水涨潮来时之路已不能通行。
便背着姜子牙绕路前行,但姬昌已经是年迈之龄,在背着姜子牙走了八百步零八步之后,终于是停了下来。
而姜子牙也在此时答应了姬昌的请求。
姬昌直接拜姜子牙为西周丞相,助他讨伐商纣王。
“大王西伯侯姬昌已反商,国号为周,还册封姜子牙为丞相”比干对着纣王禀报。
纣王在听到姬昌反伤的消息后大怒起来,“什么?姬昌竟敢反商”当即就要派出兵马讨伐姬昌。
可飞虎天王黄飞虎却急忙开口劝阻纣王:“大王,如今,灾祸连年,民生苦不堪言,不适合及时发兵”
“不久之后,太师闻仲即将归商,班师回朝,何等太师回来之后,长长的商议此事”
而费仲却在此时说道:“大王,那区区姜子牙有何可畏惧,姬昌更是井底之蛙一般”
此时崇黑虎来禀报纣王,“大王,微臣崇黑虎特来禀报大王露台,已经建造完毕”
纣王听到鹿台建好,将所有事情都抛在脑后,便向着妲己询问道:“爱妃,既然鹿台已经建好,那些仙人何时才会来此赐予孤王长生之道?”
“后天就是十五的日子,天上挂着圆月,能否在那日宴请众位仙人?”
“我想在那日会一会各位神仙”
妲己早就策划好了这番事情,嗯,一口答应了纣王的请求,等日子一到,便邀请众仙家来鹿台赴宴。
妲己在晚上就来到了自己的老巢,还没有进到山洞就呼喊出声:“兄弟姐妹们,姐姐来看你们了”
然后就在洞外等着。
听到妲己的声音,顿时就从山洞中传出“吱吱喳喳”的声音。
一群大小不一的狐狸就跑了出来,要是有人在这里一定会被吓死,此地骚气冲天,遍地白骨。
“妲己姐姐,你怎么回来了”
“你不是在朝歌享福吗?”
“……”
那群狐狸口吐人言来到妲己的面前围着她来回的转圈开口询问她。
妲己有些得意洋洋的对它们说道:“今日来此是想让你们一起去宫中享福一番”
“那纣王已经建好了鹿台,我答应他在后日十五请来众仙”
“他已经准备好要宴请众仙,今日来此,一是看看你们过的如何”
“然后就是告诉你们后日去往鹿台,饮酒作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