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古代奇事录 > 第112章 牛头马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古老华夏那神秘莫测的文化长河中,阴曹地府的存在始终是一抹引人遐想的神秘色彩。而在这地府的阴森角落里,有两位独特的鬼差——牛头与马面,他们的故事,犹如岁月长河中沉淀的神秘乐章,缓缓奏响。

牛头,原名阿傍,回溯他的前世,为人时的他犯下大错,对父母极不孝顺。那时候的他,整日游手好闲,对家中年迈的双亲不闻不问,父母的声声叹息与哀求,都被他当作耳旁风。终于,命运的审判降临,他死后堕入阴间,被罚变为牛头人身的模样。那巨大的牛头,一对牛角锋利而尖锐,泛着冷冽的光,仿佛在诉说着他前世的罪孽。他的双手是人形,可手掌厚实有力,手指粗壮。双脚却是牛蹄,踏在阴间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手持一把钢叉,那钢叉通体黝黑,叉尖寒光闪烁,力能排山,从此成为了阴间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马面,又称马面罗刹,来自遥远的佛家传说。他身形高大,马头人身,马脸上的双眼透着一股灵动与狡黠,却又在这灵动之中,藏着地府鬼差特有的阴森之气。他的头发如马鬃般飘逸,随着阴间的冷风肆意飞舞。马面性格机警,行动敏捷,与牛头成为了绝佳的搭档。

他们一同在鬼城酆都任职,这里是阴间的重要枢纽,阴森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鬼城的建筑古老而破旧,墙壁上闪烁着诡异的幽光。街道上,鬼魂们的身影若隐若现,发出凄惨的呜咽声。酆都的城门高大而阴森,城门上刻满了各种诡异的符文,仿佛在守护着这阴间的秘密。牛头马面就穿梭在这鬼城之中,执行着他们作为鬼差的职责。除了酆都,各地的城隍庙也是他们时常出没的地方。城隍庙中,供奉着城隍老爷,而牛头马面则作为城隍老爷的下属,协助维护着阴阳两界的秩序。城隍庙内,香烟缭绕,神像庄严肃穆,牛头马面的雕像分立两旁,他们的面容狰狞,仿佛在警示着世人要敬畏神灵,遵守世间的道德准则。

当世间有人作恶多端,生命走到尽头之时,牛头马面便会接到任务。他们会根据生死簿上详细的记录,前往死者所在之地。生死簿,那是一本神秘而古老的典籍,由地府的判官精心保管,上面记载着世间所有人的生死轮回、善恶功过,每一个人的命运轨迹都在这薄薄的书页中清晰呈现。有一次,他们接到指令,前往一个偏远的村庄捉拿一个恶贯满盈的强盗的鬼魂。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村庄被黑暗笼罩,寂静得有些可怕。牛头马面身形一闪,便出现在了强盗的房间外。房间里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显然这个强盗生前的生活极其邋遢。他们推开房门,只见强盗的鬼魂正试图逃跑。牛头大喝一声,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寂静的夜晚中格外刺耳:“大胆鬼魂,还想往哪里逃!”说罢,他挥动手中的钢叉,一道寒光闪过,拦住了鬼魂的去路。马面则迅速解开手中的锁链,那锁链发出清脆的声响,在黑暗中犹如死神的召唤。他一个箭步上前,将锁链套在了鬼魂的脖子上,鬼魂拼命挣扎,发出阵阵惨叫,但在牛头马面的强大力量面前,一切都是徒劳。他们将鬼魂牢牢锁住,然后带着他踏上了返回阴曹地府的路。

回到阴曹地府后,他们紧接着要将捉拿的鬼魂押解到阎罗法庭。阎罗法庭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充满了神秘的气息。法庭的建筑高大而阴森,墙壁上刻满了各种刑罚的图案,让人不寒而栗。法庭的上方,阎罗王高坐于巨大的宝座之上,他的面容威严,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两旁的判官们手持生死簿和笔,神情严肃。牛头马面将鬼魂推到法庭中央,鬼魂吓得瘫倒在地。判官翻开生死簿,开始宣读鬼魂生前的种种恶行:“此人生前杀人越货,抢劫村庄,强奸民女,无恶不作……”每念一条,鬼魂的身体就颤抖一下,脸上满是恐惧。阎罗王听后,怒目圆睁,大声喝道:“如此恶行,天理难容!”随后,他根据鬼魂的罪行,做出了公正的审判。

按照宣判结果,牛头马面要将鬼魂送到应该去服刑的地方。若是鬼魂被判入无间地狱,那将是一段极其恐怖的旅程。无间地狱是地府中最为恐怖的地方,那里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他们带着被判入无间地狱的鬼魂,沿着一条黑暗的通道前行。通道两旁,是熊熊燃烧的烈火,火焰中传来鬼魂们凄惨的叫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烧焦的味道,让人作呕。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渊,深渊中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牛头马面毫不留情地将鬼魂推了下去,鬼魂在坠落的过程中,发出绝望的呼喊。深渊中,各种刑罚工具在等待着他,锋利的刀刃、滚烫的油锅、尖锐的竹签……他将在这无间地狱中,承受无尽的痛苦,为他生前的恶行赎罪。

奈何桥是阴间的一座神秘之桥,它连接着阴阳两界。桥身狭窄而破旧,桥下是波涛汹涌的忘川河,河中满是毒蛇和怪兽。这些毒蛇和怪兽张着血盆大口,仿佛在等待着犯错的鬼魂。牛头马面就站在奈何桥边,监察着每一个经过的鬼魂。他们的目光如炬,仔细查看每一个鬼魂生前的罪孽。有一天,一个生前犯了盗窃罪的鬼魂来到了奈何桥边。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脚步也变得十分沉重。牛头马面察觉到了他的异样,走上前去,怒声问道:“你生前可曾犯下罪孽?”鬼魂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偷了别人的东西……”牛头马面听后,毫不留情地将他推落桥下。桥下的毒蛇和怪兽瞬间围了上去,将鬼魂撕咬得粉碎,鬼魂的惨叫声回荡在忘川河上空。

在漫长的地府生涯中,牛头马面的形象并非单一的刻板无情。他们有时也会被描绘成阎王、判官的爪牙,做出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比如,他们会爱占小便宜。有一次,一个鬼魂为了减轻自己的刑罚,偷偷给牛头马面送来了一些珍贵的宝物。牛头马面经不住诱惑,收下了这些宝物,在执行任务时,对这个鬼魂稍微宽容了一些。他们还会干点违法乱纪的事。有一回,他们在巡逻时,发现了一个迷路的鬼魂。这个鬼魂身上带着一些人间的财物,牛头马面见财起意,将鬼魂的财物抢走,还将他扔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任由他自生自灭。然而,他们有时也会表现出同情心。有一个年轻女子的鬼魂被带到他们面前,她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悔恨。原来,她生前因家境贫寒,无奈之下偷了一些食物给病重的母亲,却不幸被人发现,含冤而死。牛头马面看着她,心中泛起一丝怜悯。在押送她的过程中,他们的语气变得温和了许多,还轻声安慰她:“姑娘,莫要害怕,只要你诚心悔过,或许还有转机。”女子听后,眼中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在民间,关于牛头马面的传说数不胜数。有个老倌,含辛茹苦地养大了五个儿子。可这五个儿子却个个好吃懒做,整天东游西逛,还干着偷鸡摸狗的勾当。村子里的人对他们恨之入骨,老倌也被他们气得整天唉声叹气。有一天,老倌实在忍无可忍,把他们每人打了几巴掌,骂道:“你们这些丢人鬼,今后再丢我的脸,我就打死你们!”老大却满不在乎地说:“爹,要脸换不来肉吃!”老三也跟着起哄:“爹,我也不要脸了,这样才不会害羞!”老四更是厚颜无耻地说:“我也不要脸了,不要脸省得洗。”他们弟兄五人尽说混账话,把老倌给生生气死了。老倌死后,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从偷鸡摸狗发展到拉牛拉马,甚至杀人放火、劫村夺寨,最后成了占山为王的贼头。一天,贼人在大摆“五牲”宴,酒足饭饱之际,突然闯进一个破衣褴褛、脚跛眼瞎的老倌。老倌看着贼头们,冷冷地说:“听说你家五兄弟不要脸,就刮下来卖给我吧!”贼头们一听,先是一愣,随后刚要动怒杀人,但又想先趁酒兴耍他玩玩,就说:“要卖,但要五个一齐卖,价钱是一千两金子一张脸皮,你拿出五千两金子就卖给你,拿不出就挖你的心肝来下酒!”老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他要求先剐脸皮后付钱。贼头不答应,于是双方争吵起来。贼头被彻底惹怒了,大声吩咐左右:“把这自找死路的老鬼杀了,挖出心肝来下酒!”眨眼的工夫,老倌就被按翻在案板上,被剥了破棉衣,洗净了身子。刚要杀,老倌又说:“慢,你们看,那不是金子吗!”众贼人一看,只见老倌的破棉衣里滚出了无数的金子。贼头见了又吼道:“快,杀了老鬼分金子!”小贼们又举起牛耳朵刀。就在这时,只听老倌咳声嗽,小贼们的刀反倒飞去割下老大的头,老倌又连咳四声嗽,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的头都被割了下来,接着案板上的牛头、马面、猪头、狗头、羊头又一一飞去,安在五弟兄的脖子上。老倌又一声吆喝,畜头人身子的怪物起来走路了。这时,老倌才脚踏一朵彩云飞到天上去。原来老倌是天上放下来收拾五贼的神仙。过了许久,这五个畜头人身的怪物死了,到阴间变成了牛头马面的怪鬼。由于他们生前罪孽深重,没人敢要他们去投胎,他们就只能永远在地狱受苦了。这个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了人们教育子女要善良正直的警示故事,也让牛头马面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